2月24日,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公布了一份裁軍計劃,倘此計劃得以推行,美國軍隊的規(guī)模將縮減到二戰(zhàn)結束以來的最小規(guī)模。
根據(jù)這份名為《2015財年國防預算減支建議》的裁軍計劃,美國陸軍編制人數(shù)將裁減至44—45萬人,海軍陸戰(zhàn)隊裁減至17.5萬人;空軍將停飛全部A—10對地攻擊機和U—2高空偵察機,海軍部分“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轉入預備役,新型驅(qū)逐艦和攻擊核潛艇的采購數(shù)量維持在每年各兩艘水平。
此計劃具體裁減多少人,目前說法不一。最少的說裁7萬人,最多的則稱要裁12萬人。個中原因有二:一是具體裁減的美軍建制單位尚未公布,無法統(tǒng)計;二是各軍種的建制部隊大多為現(xiàn)役和預備役混編,編制人數(shù)和現(xiàn)役人數(shù)并不一致。所以,即使成建制裁減部隊,在人員統(tǒng)計上也會存在不小的差異。
美國此次提出裁軍的動因,是奧巴馬政府削減赤字的要求。眾所周知,軍費開支是美國財政支出的大頭——美國的軍費開支不僅排名世界第一,而且相當于全球軍費開支排名第二位至第十三位國家的總和。今年3月初,國防部就要提交2015財年國防預算,此裁軍計劃可看做正式預算案的“預熱”。因為軍費開支是美國最難削減的“硬骨頭”,奧巴馬政府此前歷年拋出裁軍計劃,都會遭到軍隊、軍火商和國會兩黨不少重量級人物的反對和質(zhì)疑,最后結果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
就在不久前,美國政府推行的一項削減退伍軍人福利的計劃,盡管削減比例還不到1%,還是遭到了國會的否決。所以,此次哈格爾提出裁軍計劃的時候,接受了以往的“經(jīng)驗教訓”,給出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通過裁員,對軍隊資源進行結構調(diào)整,以達到優(yōu)化防務配置的目的。
用哈格爾本人的話說,就是當今世界動蕩加劇,新技術層出不窮,新權力中心不斷涌現(xiàn),美國在全球面臨更多、更復雜的威脅,必須建立規(guī)模更小但更靈活、技術更先進、能力更強大的美軍。所以,在軍費總額固定、裝備價格飆升的情況下,辦法只有一個,即通過削減人頭費、減少老舊裝備等方式,“把錢用在刀刃上”,裝備少而精銳的部隊。比如,此次意欲裁掉的A—10和U—2等軍機,都是著名的“老爺機”,節(jié)省下來的經(jīng)費將投向高低兩極,即價格更昂貴、數(shù)量稀少但用途更靈活的F—35和價格低廉、耗能較少的各種無人機等;地面部隊(陸軍)在歷次裁軍中都是被“瘦身”的大戶,但按照此次哈格爾的“計劃”,特種部隊非但不裁員,反倒可能從現(xiàn)有的6.7萬人增加到7萬多人的編制,因為要使精銳部隊高效運轉,必須要得到能“堵漏救火”的特種部隊及時和充分的配合,所以特種部隊需要再加強。
在制定新裁軍計劃時,還有一個“顧忌”是五角大樓不得不考慮的,那就是奧巴馬去年初提出的“戰(zhàn)略重心轉移到亞太”戰(zhàn)略。因此,這次裁軍,海軍和空軍不能“傷筋動骨”,尤其是亞太方向的兵力、裝備不僅要保持,甚至要有所更新和補充。
但眼下,奧巴馬最想要的應該是切實節(jié)省出真金白銀,以進一步減輕財政壓力。于是,奧巴馬還把裁軍的公關對象從國會轉到了外國領導人身上。2月25日,即在哈格爾公布裁軍計劃的第二天,奧巴馬以罕見的生硬語氣威脅阿富汗政府,稱如果阿富汗仍不肯和美國簽署雙邊安全協(xié)議,美國將在2014年年底之前“毫不含糊地”撤走阿富汗境內(nèi)全部美軍。許多分析家指出,這是美國首次談論“100%撤軍”,其中固然有威脅、要挾之意,但奧巴馬政府想借此脫身,從而減少軍費壓力和兵員編制,應該是最重要的因素。
每次美國裁軍,都會像在內(nèi)部打場戰(zhàn)爭,總統(tǒng)、國會、軍隊和軍火商等各方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次美國的裁軍“內(nèi)戰(zhàn)”結果怎樣,還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