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納·韋伯(下文稱韋伯)是享有世界聲譽的法國作家之一,不但在歐美文壇是一塊響當當?shù)恼信?,甚至在韓國,他也占據(jù)了暢銷榜的第一名。1989年,韋伯出版了被國際書評界譽為“改變讀者世界觀的天才作品”《螞蟻帝國》三部曲。隨后該書被譯成30多種語言,行銷數(shù)千萬冊。在經(jīng)過25年的漫長等待后,這套書終于在中國出版。
韋伯1961年出生于法國的圖盧茲省。他小時候就喜歡蹲在自家院子里觀察螞蟻,還把螞蟻抓來放在罐子里養(yǎng)。雖然年紀幼小,他卻喜歡思考很宏大的問題:如果有一天外星人來到地球上,把人類關(guān)進罐子里,就像我們對待螞蟻那樣對待我們,那會發(fā)生什么呢?韋伯從8歲就開始寫螞蟻和其它昆蟲的故事,16歲時,發(fā)表了關(guān)于螞蟻的短篇小說。大學畢業(yè)后,他在一家科技報社當了10年記者,其間一直寫作。
《螞蟻帝國》三部曲是奇幻小說,講述了漫長的螞蟻族群戰(zhàn)爭中,褐蟻聯(lián)邦稱霸并建立了強大的螞蟻帝國。蟻族帝國與人類文明相互碰撞,發(fā)生戰(zhàn)爭,最終又和平相處的故事。雖然情節(jié)出于想象,但《螞蟻帝國》展示了大量真實而迷人的螞蟻生態(tài)學知識,令人大開眼界,嘆為觀止。
作家邱華棟評價:“韋伯的作品是我從未見過的法國文學。他的《螞蟻帝國》完全虛幻了另外一個空間,打通了成人小說和兒童文學的界線。他的寫作手法與小說元素比較復雜,與以往的法國文學不同。我們拿他跟巴爾扎克和雨果比,他不一樣,和新小說派的作家比,他也不一樣。”
韋伯自己也承認,他脫離了以往法國文學的傳統(tǒng),一直嘗試多種寫作風格。他認為,“寫作的風格就好像是音樂的風格一樣”。在寫作時,他習慣戴著耳機聽電影音樂,寫出的句子長短和節(jié)奏都和他當時所聽的那首樂曲相契合。
對于作家來說,最難的就是如何抓住讀者。韋伯說他的秘訣就是利用懸疑吸引讀者。“這是一場讀者和作家間的賽跑?!弊罾硐氲膶懽鳡顟B(tài)是,讀者看書時,“眼前呈現(xiàn)的不是句子,而是一個個畫面”。
《螞蟻帝國》問世以來,吸引了全世界數(shù)億讀者的關(guān)注,獲得了包括《紐約時報》暢銷書獎、《出版者周刊》讀者獎、《新觀察者》讀者獎等多項殊榮。但對韋伯來說,這些不算什么成就,內(nèi)心深處,他依然是那個有好奇心的孩子。每天早上起床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自己的夢記下來。“夢是在我精神深處所要激發(fā)的東西。”他對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和物種一直保持著強烈的興趣,喜歡走出家門,到世界各地旅行。曾有人問韋伯:“你創(chuàng)作的源泉是什么?”他只說了一句話:“對外界的觀察力。”
除了小說作品,韋伯還創(chuàng)作過電影和話劇劇本,是文壇的“多面手”。更難得的是,他的成就不僅在文壇,他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正因為有“通才”的知識結(jié)構(gòu),他的作品才能真的做到融心理學、生物學、未來學等于一體。
作家,同時又是博識的學者,這曾是法國知識界的傳統(tǒng)。但事實上,法國也很久沒出這樣能拿得出手的大家了。如今,這一優(yōu)良的基因終于在韋伯身上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