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樵,字九光,抗日志士,1889年出生于安徽合肥。民國時期上海斧頭幫幫主,曾參與策劃刺蔣等一系列暗殺。1936年,被蔣介石下命暗殺于廣西梧州。
郭昭昭,王亞樵曾外孫,1982年生。南京大學博士、江蘇科技大學教師,民國史研究學者。
1935年11月1日,南京發(fā)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刺殺案。國民黨第四屆六中全會舉行期間,與會代表曾走出會議室合影留念,汪精衛(wèi)被兩名殺手射中三槍,倒在血泊之中。大公報記者記載:“先生滿面鮮血,仰臥地上”,情形一片混亂。幾日后,南京國民政府首都警察廳登出了《刺汪案要犯——王亞樵生平》的通緝公告:“刺汪案中之王亞樵,為安徽合肥人,年歲已將五十,體格不甚修偉,而兩肩特闊……王行九,故亦稱王老九,黨羽頗眾,遍落各地,凡重大暗殺案,王輒與其役,蓋專以暗殺為生源者也?!?/p>
策劃了這一驚天刺殺案的王亞樵,另一個身份是斧頭幫幫主。他手持利斧帶領(lǐng)弟兄行走江湖,威震上海灘。據(jù)說當時各軍閥幫派談到王亞樵即色變:蔣介石一提到這個人,假牙就發(fā)酸;戴笠若是聽說這個人又露面了,第一個反應(yīng)就是檢查門窗是否關(guān)好;上海灘的黃金榮、杜月笙警告各自的部下,遇上王亞樵,趕緊繞著道兒走。
無論世人怎么評價,王亞樵曾外孫郭昭昭接受環(huán)球人物雜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王亞樵策劃了一系列暗殺,暗殺對象有侵華日軍高級將領(lǐng),有魚肉人民的官吏,有出賣民族利益的漢奸,他們的死傷,人人拍手稱快?!泵珴蓶|評價他是“殺敵無罪,抗日有功。小節(jié)欠檢點,大事不糊涂”,全國政協(xié)委員、原國民黨軍統(tǒng)骨干沈醉先生也曾說,這位連蔣介石、戴笠都害怕的人是該記入史冊的。
三代人研究王亞樵
王亞樵是郭昭昭祖父郭均世的舅舅。郭均世從小喪父,跟著王亞樵在上海長大,被當作兒子一樣養(yǎng)育,對王亞樵的行動也多有見聞。郭均世師從訓詁學家胡樸安、東京審判大法官梅汝璈,是位對近現(xiàn)代歷史有深刻體會的知識分子。他晚年博覽群書,筆耕不輟,用30萬字記錄了王亞樵一生的經(jīng)歷。
另一位歷史的親歷者是王亞樵的胞弟王述樵。王述樵畢業(yè)于上海法學院,師從著名法學家沈鈞儒。他早年跟隨王亞樵參與各種政治活動,包括大型暗殺事件,解放后在安徽政協(xié)文史館工作,直到1995年去世。
1982年出生的郭昭昭曾與王述樵一起生活。當時,電視里正放著以王亞樵為主題的電視劇《江淮大俠》。每次看到刺殺成功的鏡頭,王述樵都會發(fā)表一番感慨,回憶當年與哥哥一起策劃的大案件,情不自禁地向當時還是孩子的郭昭昭說起鏡頭背后的故事。談到爺爺郭均世,郭昭昭翻出一摞泛黃的稿紙,他說:“爺爺在臨終前,親自將這30萬字的研究手稿交給我,囑咐我要繼續(xù)完善研究,將王亞樵的事跡傳播開來?!?/p>
在兩位老人的影響下,郭昭昭從小喜歡歷史。2011年,他從南京大學歷史學系畢業(yè),取得博士學位,現(xiàn)于江蘇科技大學任教。記者走進他位于江蘇鎮(zhèn)江的辦公室,看到各種老照片、手稿、舊報紙鋪了滿滿一桌子。郭昭昭說:“這里有全中國最齊全的王亞樵研究資料。關(guān)于他的一生,網(wǎng)上有各種杜撰,我想以兩位老人的親身經(jīng)歷,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為基礎(chǔ),為大家呈現(xiàn)最真實的民國殺手王亞樵?!?/p>
曾是斯文的秀才
“王亞樵曾是一名青衣秀才,戴著黑框水晶眼鏡,甚至透著幾分斯文?!惫颜逊鲆粡埨险掌蛴浾呓榻B王亞樵早期的人生經(jīng)歷。
1889年,王亞樵在安徽合肥磨店鄉(xiāng)出生,父親王蔭堂與母親梅氏都是老實本分的鄉(xiāng)村百姓。王亞樵七歲時,被父親領(lǐng)到鄰村先生家里拜師。家中長輩都希望他能沿著科舉考試的階梯,從秀才、舉人到進士,做官發(fā)財,光宗耀祖。王亞樵天資聰明,不負家人重望,參加合肥城內(nèi)的縣試,高中頭十名。
按照當時大多數(shù)學子的人生軌跡,王亞樵應(yīng)乘勝前進,繼續(xù)往上考,但清政府在1905年9月下詔廢除了科舉,斷了他的及第登科路??v觀近代中國的發(fā)展,廢除科舉制度是社會改革很重要的一步。但在歷史的橫切面上來看,這群習八股的讀書人,精神支柱轟然倒塌。郭昭昭說:“在歷史的潮流前,個體顯得非常渺小,時代逼著你去面對,你也只能直面人生。為實現(xiàn)抱負,這群讀書人只能另尋出路?!?907年,報國無門的王亞樵投奔李鴻章的族人李元甫,到李元甫辦的團防局任職。參加這種自衛(wèi)性質(zhì)的武裝組織,對于18歲的王亞樵來說,很有投筆從戎的氣概。
“自李鴻章開始,近代安徽名人輩出,王亞樵的早期發(fā)展歷程,和這些安徽名人有著強烈的互動,而團防局就是互動的起點?!痹谶@里,王亞樵的朋友圈子逐步擴大,與之相伴的是,他對社會的認識也逐步加深。王亞樵開始在自己的社會活動中注入政治元素,和同窗老友組織“正義學社”, 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相勉勵。他還結(jié)識了吳旸谷、常恒芳、柏文蔚等安徽同盟會早期領(lǐng)導人,秘密入會,并追隨孫中山的口號參加武裝起義。
這段時期,王亞樵常以古語“鐵肩擔道義,棘手著文章”和自撰的“寶劍尋頭飲,毛錐得墨飛”對聯(lián)分贈給革命友人,其中“寶劍尋頭飲”一句,似乎也透露了他日后暗殺生涯的某些兆頭。
“亂七八糟的好漢”
“類似于山西人走西口,近代安徽人的發(fā)展也有一條黃金路線,從合肥、南京再到上海。至今安徽孩子考大學、找工作仍然喜歡去南京、上海這兩座城市。100年前,王亞樵的政治活動也沿著這條線路展開?!?912年,王亞樵被合肥地方軍政新貴設(shè)局陷害,僥幸逃脫后出走南京,1913年又來到上海闖世界,創(chuàng)建了頗具傳奇色彩的斧頭幫。
郭昭昭告訴記者,據(jù)祖父郭均世回憶,當時的上海灘幫派林立、風云迭起。其中很多都是以老鄉(xiāng)為中心組建,大家團結(jié)起來以求發(fā)展,比如寧波幫。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工商名人錄共記載了2000人,寧波人就占1/4。寧波幫中赫赫有名的虞洽卿、葉澄衷、劉鴻生等人,在上海商界呼風喚雨。蔣介石也是寧波人,他在奪取最高權(quán)力的時候,寧波幫給了他很多的財力支持。
王亞樵建立的斧頭幫,最初也是一個維護合肥來滬勞工的小組織。民國時期,上海西邊的曹家渡及長壽路一片,聚集了眾多從合肥過來的打工仔,初到上海的王亞樵也在這里當碼頭工謀生。當時階級矛盾很尖銳,外來勞工常常受到地方惡勢力和資本家的欺負,想要立足非常困難。王亞樵深知講理無門,“對待強權(quán)只有砍殺”。因此他和他的兄弟們?nèi)巳伺湟话验L柄閃亮的斧頭,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有一次,一名安徽勞工遭到大資本家惡意拖欠工資,工人前往索要,反遭一頓毒打。王亞樵知道后,率領(lǐng)100名大漢手提利斧,沖進資本家的大院中討要說法,嚇得資本家連連道歉,立馬賠付工人工資。斧頭幫聲名鵲起,受到勞工們歡迎。
與其他幫派相比,王亞樵對斧頭幫的統(tǒng)領(lǐng)比較特別。據(jù)說,杜月笙的青幫組織十分嚴密,用“大、通、悟、學”四個輩分來排位,等級思想嚴重。而斧頭幫沒有固定集會辦公場所,組織不嚴謹?!巴鮼嗛栽谀模匦木驮谀抢?,任何行動都出自王亞樵的命令,弟兄們都相信他。”可見,王亞樵在幫中威望很高,這種威望不依靠文件條例,是一種人格魅力。
江湖中人講“情義”,這也是王亞樵最重要的標簽。斧頭幫的靈魂人物華克之曾如此評價他:“有平等思想,同情勞動人民,否認一切權(quán)威。為了救人一難,不惜傾家蕩產(chǎn),萬金一擲;聽人家?guī)拙涔ЬS,也可拔刀相助,不計后果。他是一個精神曠達,亂七八糟的好漢……”
“暗殺大王”生涯
“暗殺”這股清末民初的社會思潮,對王亞樵影響很深。郭昭昭介紹,據(jù)說早年光復會領(lǐng)導人蔡元培就曾主張暗殺。在辛亥革命之前,暗殺事件屢屢發(fā)生。1907年,安徽巡警學堂監(jiān)督徐錫麟刺殺巡撫恩銘一案,鑒湖女俠秋瑾也被牽扯其中。1910年3日,汪精衛(wèi)等人在北京密謀炸死清攝政王載灃,朝野震驚。
1916年5月,王亞樵第一次見到孫中山先生。先生的一番教誨使他更深刻地認識到,不打倒軍閥,不掃清封建余孽,就不可能統(tǒng)一中國,不可能抵御外侮。孫中山認為,革命應(yīng)以武裝力量徹底推翻其組織。王亞樵追隨孫中山的思想,但他希望“用極端方法鏟除阻礙中國進步的攔路政客,通過暗殺震動社會、促使變革”。
據(jù)史料記載,王亞樵帶領(lǐng)斧頭幫參與策劃了數(shù)十起刺殺案件。1923年,王亞樵干掉淞滬警察廳長徐國梁。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王亞樵開始刺蔣行動。1931年6月,蔣介石在廬山遭槍擊,同年7月,國民黨財政部長宋子文在上?;疖囌居龃?,這都是王亞樵一手策劃的。1932年,日軍侵華最高司令長官白川義則大將在上海虹口公園被炸身亡,據(jù)王述樵口述,王亞樵是幕后總策劃。王亞樵的暗殺生涯從最初反封建、反蔣到反日,斧頭幫發(fā)展成為“反蔣抗日集團”。
郭昭昭告訴記者,王述樵曾回憶與王亞樵共同策劃的廬山槍擊案, “他很聰明,獲悉蔣介石要去廬山度假后,和幫中幾個兄弟買了兩只金華火腿,把當中的肉挖掉,然后將手槍藏進去。妹妹王亞瑛和表弟媳劉小蓮化裝成闊太太的模樣,兩個槍手裝扮成隨從,從容地通過上海碼頭嚴密的檢查,登上開往漢口的輪船。當她們到達九江后,雇了兩頂轎子,又大搖大擺地通過了沿途嚴密的盤查,把火腿送上了廬山?!?/p>
最終,這次刺蔣行動失敗了。因為派去的殺手取出武器后,將挖空的火腿隨手一扔,被巡邏侍衛(wèi)發(fā)現(xiàn),引起了蔣介石的懷疑。但據(jù)說當場有子彈從蔣介石頭頂飛過,把他嚇了個半死。
兄弟情義延續(xù)
幾次刺蔣行動后,蔣介石對王亞樵惱羞成怒、惶恐萬分。他懸賞百萬大洋購王亞樵人頭,而在其下達的“懸賞緝拿”名單中,對林彪、陳毅等紅軍高級將領(lǐng)的懸賞金額也不過10萬,可見蔣介石對他的“重視”程度之高。
1936年,47歲的王亞樵突然在江湖上銷聲匿跡。關(guān)于他的“失蹤”,傳言甚多。郭昭昭告訴記者,王亞樵是在廣西梧州遇刺身亡的。國民黨軍統(tǒng)熟知王亞樵“重義氣”,抓到了他老部下余立奎(此時被關(guān)押在南京監(jiān)獄)的妻子余婉君,一番威逼利誘,要余婉君引出王亞樵,并承諾事成就把她丈夫放了。于婉君便以生活困難為由,托人帶信約王亞樵會面。得知老部下的家屬想見自己,王亞樵覺得突然,也有猶豫,但為了“道義”二字還是赴約,被埋伏在周圍的國民黨特務(wù)刺殺。
郭昭昭告訴記者,當時陪同王亞樵在梧州的是其得力干將鄭抱真。王亞樵被刺殺后,他回到安徽,參加了新四軍,建國后擔任合肥市首任市長,親口將此事告訴王述樵,才揭開了這個歷史謎團。
“在很多人看來,王亞樵這位混跡江湖的‘黑幫’幫主、叱咤上海的‘民國第一殺手’,因得罪人太多,最終被仇家刺殺身亡。但在80年代全國政協(xié)的文史資料中,他被定義為民族英雄,是為革命而犧牲的。”郭昭昭說。
記者問到王亞樵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郭昭昭說,據(jù)王述樵和郭均世回憶,王亞樵是一位很重視教育的家長,他希望后人好好念書,或許這是他對未來和平年代人們生活的美好憧憬。
關(guān)于王亞樵的其他后人,現(xiàn)在多生活在上海、合肥一帶。郭昭昭經(jīng)常聽爺爺提起,“建國初土改期間,家中日子很不好過,被貼上了地主的標簽。每次遇到困難,家人就去找合肥市長鄭抱真。鄭抱真會在便簽上寫上一段:這一家子對革命貢獻很大,要給予照顧。正因為這樣,一家才渡過難關(guān)。我覺得,這里面也有很多‘情義’在,這是王亞樵為我們后人留下的福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