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小檔案:
朱光潛(1897-1986),字孟實,筆名孟實、孟石。安徽省桐城縣人,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中國現(xiàn)代美學奠基人。
一個在學業(yè)上成績斐然的人,一定時時處處都有知識的源頭活水,這些源頭活水從何而來?從他童年時心靈深處積蓄的一池清水里淙淙流出。而這一池清水,誰為之蓄呢?每個人皆不相同,朱光潛先生的那一泓清水,則是父親為他積蓄的。
當私塾先生的父親朱子香非常注重對孩子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朱光潛剛6歲,就被父親帶進自己的私塾館讀書,成了學館中年齡最小的學生。在父親的嚴厲督促下,朱光潛熟讀了四書五經(jīng)、《唐宋八大家文選》、《古唐選》、《古文觀止》等國學經(jīng)典,翻閱了《國語》、《左傳》、《史記》、《戰(zhàn)國策》等傳統(tǒng)典籍,并能背誦其中許多章節(jié)。
與此同時,父親讓朱光潛進行了大量而嚴格的基本寫作能力訓練。受到西學教育新思潮影響的父親并不古板教條,在指導年幼的兒子寫作時,經(jīng)常鼓勵他寫日記。他告訴兒子一天之中什么事值得記,怎樣記,等朱光潛記好后,隨看隨改隨講。在父親耐心的指導下,朱光潛不僅寫作水平提高很快,而且積累了大量的寫作方法,為他后來寫作和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引導朱光潛學習典籍時,朱父還注重從古詩文中挖掘出德育因素,教他學做人,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他經(jīng)常教朱光潛誦讀:“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痹诟赣H抑揚頓挫的吟誦中,朱光潛深深愛上了這首古詩,并把它當作做人、做學問的座右銘,時時加以吟詠,以此激勵自己不斷探索,不斷向書本學習,向別人請教。童年時父親對朱光潛的道德教化,促使他后來在治學方面不斷求新,在做人方面也兩袖清風,正直坦蕩。
除此之外,朱父還注意創(chuàng)設具有文化氣息的家庭環(huán)境。朱家老屋客廳里,不僅有一方端硯、一尊筆架、一架書櫥、一條長幾,還有一幅油畫、一條掛毯、一個地球儀、一座山石盆景,處處流淌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尤其是懸掛在廳堂里那幅他親自手書的對聯(lián)——“綠水青山任老夫逍遙歲月,歐風亞雨聽諸兒擴展胸襟”,啟迪了朱光潛的心智,構建了他一生追求的原始起點。
朱光潛從6歲到14歲,一直追隨父親學習,沉浸其中,15歲那年他升入桐城中學。在桐城中學,朱光潛成績優(yōu)異,一些教師甚至都指望他來擔當起桐城派傳承之責。然而,朱光潛思索著父親所寫的對聯(lián)中的“歐風亞雨”,思索著從父親及其朋友處聽說的有關社會改良的新鮮事,并未接過“桐城文學”的衣缽,而是考取了去香港學習的公費生,勤研苦讀,深入鉆研美學,成為中國美學界泰斗。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為之蓄積的一池文化清水,不僅可以滋養(yǎng)孩子的心靈,滌凈蒙蔽在孩子心靈上的塵垢,促使孩子健康全面發(fā)展,而且可以使溫馨的家庭時時處處彌漫著陽光和書香。
題圖由CFP提供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