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選區(qū)劃分,有兩個手段,一個叫 “packing”,就是打包的意思:把傾向對立面的人盡量都劃分到自己不可能得勝的區(qū)里。還有個陰招叫 “cracking”,就是打碎的意思,即把對立面的支持者打散分到幾個其他區(qū)里面去。這樣,在任何一個區(qū)里他們都不可能得到多數(shù)。
每次看見各種痛斥美國政治的文章,我都急得團團轉,替我們的這些寫手著急。所有的文章都戳不到美帝的痛處。真的讓我干著急。
在揭穿美帝假民主的文章中,雄文作者們從來沒有提到過Gerrymandering 。這個詞不好翻譯,待我先把故事講出來。在美國,Gerrymandering已經有200年歷史,是執(zhí)政黨在選舉中作弊的通用手段。美國沒有普選,不是一人一票。美國有一個選舉委員會,所以美國人民的票是被這個選舉委員會所代表的。選總統(tǒng)是這個選舉委員會根據(jù)自己選區(qū)的投票來票選總統(tǒng)。
而Gerrymandering 正是選區(qū)劃分的學問,也就是說,根據(jù)對選區(qū)的劃分,使某一個黨派得到優(yōu)勢。做這種事情有兩個手段,一個叫 “packing”,就是打包的意思:把傾向對立面的人盡量都劃分到自己不可能得勝的區(qū)里。這樣這些反對票就沒有影響力了,都打包在一個區(qū),反正只有一票。如果不打包,這些票在另一個區(qū)域有可能有殺傷力的。還有個陰招叫 “cracking”,就是打碎的意思,即把對立面的支持者打散分到幾個其他區(qū)里面去。這樣,在任何一個區(qū)里他們都不可能得到多數(shù)。
Gerrymandering 這個詞已經存在很久了,是1812年就被推出的概念。一個波士頓的記者認為當時麻省的州長 Elbridge Gerry 在劃分選區(qū)的時候做了一系列手腳,搞七搞八,居然有些區(qū)都成了娃娃魚的形狀。當時,《波士頓日報》的文章中就把這種在選區(qū)上搞鬼的手段起名為 Gerrymandering。這個詞用了當時麻省州長的姓——Gerry, 以及娃娃魚——salamander 后面的兩個音。至今,這種手段仍然是美國政治的家常便飯,以至于美國歷史上有兩次在全民投票中獲得多數(shù)票的候選人并沒有當上總統(tǒng)。而且2012年,這招還在用。
美帝另外一個假民主真權貴的現(xiàn)象是2010年出現(xiàn)的 Super PAC。PAC 是 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 也是政治行動委員會。那么 Super PAC 就是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根據(jù)1947年的美國法律,公司和工會是不允許直接參政的,也就是說,這些有商業(yè)目的的機構不能直接捐款給任何政客。所以就迫使這些機構組織了一系列所謂的PAC——政治行動委員會。當然這些委員會的目的還是為自己支持的政客募捐。1974年,美國聯(lián)邦政府又頒發(fā)了一系列規(guī)定,限制PAC對美國選舉的干預或參與,比如,規(guī)定這些PAC所募捐來的資金只能用于PAC的行政費用,不得用于其他項目。
但是,2010年,美國最高法院否決了2002年關于競選改革的法規(guī),開始允許公司和工會自由組織以政治為目的的獨立聯(lián)合體。之前,公司和工會是不許直接以公司的名義進行任何與政治有關的消費的,但是2012年以后這條法律被撤銷了。雖然公司和工會仍然不能直接給總統(tǒng)候選人捐款,但是它們可以自由組織一個團體,并且直接用公司的錢投入這個PAC,為自己支持的政客去做事,比如提供募捐費用,投放大量電視廣告。以至于2012年美國大選的總消費為600億美元,以至于美國政治徹底墮落為一個權貴階層的游戲。
我實在看不下去一些文章,什么都戳不到點上,讓人家笑話。我想過挨字挨句地去糾正一下,但是實在麻煩,因為不能光說人家數(shù)據(jù)不準,還有正確的數(shù)據(jù),但是它們所拋出來的數(shù)字真的無厘頭,什么奧巴馬一頓飯的花銷之類的。要想認真推翻還真的得做點調查研究。
所以實在看不下去,干脆寫篇范文吧,反正美帝自己也拍了《紙牌屋》什么的電視劇,把自己的短早就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