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家暴受害者
40歲的奧利安娜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當她被送上救護車時,醫(yī)護人員發(fā)現(xiàn)了她身上的傷痕,然而她并不想起訴這個虐待她的男人。像奧利安娜這樣遭受家庭暴力折磨的女性在意大利約占93%,然而她們大都選擇了放棄起訴。耳光、推搡、禁閉、抽打、怒吼——這些暴力都被掩藏在家門之內,表面看來仍是一切風平浪靜。
最近幾年,意大利兩項法律的頒布為警察和法官制止家庭暴力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方法。在嚴格執(zhí)行這些法規(guī)的地區(qū),產生了超出預期的效果:每個月都有上百名家暴受害者來到反暴力中心尋求幫助,很多施暴者也因此得到了法律的制裁。家暴案件的起訴大幅增多,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為什么婦女會選擇拒絕講述自己被毆打、辱罵和虐待的經歷?一項題為《如果遭遇家暴的婦女尋求法律保護》的調查,對此進行了解釋。不僅僅因為害怕,也不僅僅因為要起訴的人是自己的伴侶、前任或熟人,盡管這是大部分分析家庭暴力的文章作出的解釋。事實上,這種沉默離不開受害婦女對救助機構的不信任。因此,盡管意大利殺人案件的總數(shù)逐年減少(僅為20年前的四分之一),但殺害婦女的案件總數(shù)卻一直持平。2012年共有160名婦女被殺,幾乎每兩天就有一名婦女因為家庭暴力而喪生。
被忽略的家暴受害者
家暴受害者受困于冗長的司法程序,在審訊過程中還要盡量表現(xiàn)出自己可信。“如果一名受害婦女頭腦清晰,有明確的目的性,比如要求獲得賠償,法官就會認為她可能是一名投機者。如果她表現(xiàn)得猶豫不定或疲于講述自身經歷,這種審訊又是無效的?!闭{查員朱迪塔·克萊阿左說,“法官腦中存在一個理想受害人,而她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p>
在意大利,家暴訴訟很少得到受理。所有訴訟程序的開展都建立在受害者堅持訴訟的基礎之上。如果她放棄起訴,案件就會停止辦理,而受害者通常都會在起訴中途放棄訴訟,這樣施暴者就不能得到制裁。
一位受害者講述了這樣的經歷:“我自顧自講述遭遇家暴的經歷,警察嘴里嚼著一塊泡泡糖,漫不經心地說:‘請等一下,女士?!缓蠼悠痣娫挘塘客砩先ツ睦锿?。接著他又問我‘您喜歡被虐待嗎?’”
系統(tǒng)的解決方案
意大利布雷西亞市前法官谷易多·帕帕利亞和家庭暴力中心教授瑪麗娜·巴奇科尼通過醫(yī)院、法院和警局,搜集了近一萬名家暴受害者的信息。據(jù)此,政府官員和警察開始明白,必須提供一種系統(tǒng)而不是臨時應急的解決方案。急救醫(yī)生應問詢病人身上傷痕的產生過程,傾聽她們的經歷,讓病人意識到,有人愿意深入了解她們的遭遇,而不會取笑她們。巴奇科尼女士補充道:“醫(yī)生也應牢記自己的公共職責——他們需要向法院反映受害者的情況?!本瓦@樣,七年內意大利家暴案件的起訴量翻了一番。針對家庭暴力成立的工作小組不多。在米蘭,曼嘉嘉力醫(yī)院設有專門的家庭暴力急救中心;在格羅塞托,紅十字協(xié)會為整個托斯卡納地區(qū)的家暴受害者提供了庇護所。
“我希望有人能助我得到平靜。”47歲的弗朗切斯卡是兩個女孩的媽媽,在警察面前,她只提出了一個要求:阻止丈夫的虐待。家暴受害者確實希望施暴者受到法律制裁,但首先是想保證自身的安全。她們不希望孩子再看到毆打、爭吵和眼淚,也不想繼續(xù)被虐待。
2001年,意大利出臺了《驅逐法令》,強制施暴者通過離開家來承擔相應的民事和刑事責任。自2009年起,意政府對施暴者采取黃牌“警告”,若屢教不改,則被拘捕。2012年,上千名男性得到警告,兩千多名男性被禁止接近自己的伴侶。但是警告措施也是有風險的。受害者經常提出疑問:我起訴他之后,情況會不會變得更糟?
“和受害者建立信任關系尤為重要”,米蘭第四警隊負責人帕特里奇亞·裴羅尼解釋道,“這樣她們在受到威脅或發(fā)生爭吵時,能夠即時向我們反映。”為了建立這種信任關系,米蘭警局和很多社會機構建立了常年的合作關系。出現(xiàn)緊急情況時,受害者能迅速找到自己的避難地點。警員都接受了專業(yè)培訓,主動要求留在家中的女性必須通過嚴格的風險評估。如果有受害女性或其鄰居報警,巡邏隊將緊急出動,并將該事件錄入數(shù)據(jù)庫?!巴ㄟ^這種方法,我們建立了歷史檔案,跟蹤了解該家庭的情況。”裴羅尼繼續(xù)說,“我們用最佳方式識別是否需要進行法律制裁,一旦查明為經常性發(fā)生的家暴,我們會跳過起訴直接受理案件?!?012年,意大利警局直接受理了9900起家暴案件,比2008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
增強反對家暴的意識
根據(jù)博洛尼亞市司法機構提供的記錄,在近500起家暴案件中,10%的起訴來自醫(yī)生或警方。專家表示,民眾需要增強反對家庭暴力的意識。
在法院和醫(yī)院之外,還存在一種新的保護婦女的方式。古奇公司為意大利帶來了法國開云集團的經驗:他們與意大利反對家庭暴力機構D.i.Re合作(該機構擁有65個反家暴中心),為3000名職工組織了培訓課程。在法國,已經有3萬名職工參加了該課程。D.i.Re機構主席提提·卡拉諾表示:“家暴受害者處在一種孤立的狀態(tài)中。她們不與人交流,也不為外界了解。工作場合是推動她們做出反抗的最佳環(huán)境?!?/p>
此外,讓男人做出改變也是必要的,特別是要防止他們在離婚或出獄后進行報復,從而對女性造成更加嚴重的傷害。
在英國和美國,80%的家暴男性在經過反家暴機構的完整治療后,停止了家暴行為。四年前成立的佛羅倫薩反暴力中心是意大利第一家這種性質的機構。2009年這里共接收了22名男性,去年則接收了212名。這種機構正在意大利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
[譯自意大利《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