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guī)論調(diào)
如今,電視業(yè)界的4K是指3840×2160分辨率(像素點),也就是829萬個像素點,該數(shù)值是已大量普及的1920×1080(207萬像素點)的4倍。這似乎意味著,4K電視具備相當于1080p電視4倍的清晰度。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技術事實
對于消費者來說,無論是1080p還是4K,電視都是擺放在客廳或臥室中進行觀看的,而超高清晰度的視覺體驗是由兩方面的條件綜合決定的:其一是屏幕的尺寸;其二是觀看的距離。這里暫且不討論4K片源較少的客觀因素。
為什么這么說呢?這是電視的實際應用方式?jīng)Q定的。恰如蘋果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中所宣稱的PPI概念(Retina)那樣,指的是每英寸面積中的像素數(shù)量超過300個,即300PPI。此時,人眼已不能看清屏幕中像素的晶格,因而形成連續(xù)無間斷的影像,即高清晰度的觀感。套用蘋果的PPI計算公式可知,不同屏幕尺寸的1080p電視PPI各有不同:32英寸為69PPI,40英寸為55PPI,46英寸為47PPI,55寸則為40PPI,這明顯低于300PPI的標準??!但是為什么我們看1080p電視時,又察覺不到像素點了呢?這就又牽扯出另一個更加易于理解的因素——觀看距離。
在應用中,蘋果的300PPI標準是以0.3m的實際觀看距離為先決條件的,而電視的觀看距離則以10多倍的幅度遞增。依據(jù)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CCIR)對電視屏幕尺寸與觀看距離的定義:最佳觀看距離應是電視屏幕高度的3倍。由此可知,不同屏幕尺寸的電視,其觀賞距離略有不同:觀看距離在2.3m~3m的,選擇32~40英寸;3.5m左右的距離,選購42~46英寸;而4m的觀看距離,則適合選擇55英寸;4.5m左右的觀看距離,適合選擇60英寸。更為重要的是,這也提供了一個液晶電視的獨特數(shù)值——40PPI,這個數(shù)值更像是參照蘋果0.3m距離約10倍的反比而計算出的PPI數(shù)值。按照目前1080p分辨率進行推導,55英寸液晶電視的像素密度為40PPI。這非常明晰地說明了4K的應用環(huán)境:當觀看距離大于等于4.5m且屏幕尺寸必須大于55英寸時,4K的超高清才有用武之地。否則,用戶的視覺體驗與在1080p的清晰度下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此外,想要獲得4K的超高清視覺體驗,僅僅具備3840×2160的分辨率還是不夠的,4K電視還受到影像處理器(各廠商的具體名稱不同)的制約。4K影像處理器擔負著信號分析、降噪、細節(jié)增強、修復細節(jié)、光線控制以及3D轉(zhuǎn)換等處理任務,其算法及性能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觀感。
可以這樣說,排除片源的因素,只有當消費者“兜中有米”,觀看距離在4.5m以上且需要大尺寸(大于55英寸)顯示面積時,才具備“嘗鮮”4K的條件。
是否超高清的前提
4K超高清電視與1080p相比,分辨率高出4倍,點距也更為精細,不易看出像素點。但由于存在不同的屏幕尺寸,點距和像素大小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須借助于PPI(Retina)的概念來加以闡述。而且,還需要考慮到用戶在觀看距離方面的因素。
應用注意事項
其實,無論是1080p高清電視還是4K超高清電視,用戶還需按照觀看時的條件進行安裝。一般地,對于坐在常見高度的沙發(fā)上觀看的用戶來說,電視的安裝位置應遵循下列原則:從電視屏幕中心位置直至地面的高度應保持在1m~1.3m左右,這樣才能保證觀看者的視線處于較自然的平視或稍向下的角度,杜絕眼部和脖子等的疲勞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