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平
1 品種選擇
品種有:黃皮種、紅皮種、紫皮種、白皮種等。
2 整地施基肥
一般每畝施優(yōu)質(zhì)腐熟有機肥1 300~3 300千克,過磷酸鈣20~30千克和硫酸鉀復合肥10千克。
3 底墑充足,精耕細作
結合施基肥及時進行春耕,深翻細耙,整平種植地塊。在耕翻后,澆足底墑水,待土壤適耕時,整地作畦,然后起壟鋪膜。
4 播種
一般在4月中下旬直播(或定植),按15~18厘米行距開溝,溝深5厘米,機播或點播,株距13~15厘米,播種量每畝1~1.5千克,每畝可栽植30 000~
35 000株,一般早熟品種宜密植,紅皮品種宜稀植。定植的一般深度以2~3厘米,埋沒小鱗莖部位為準,具體栽植深度還與土壤質(zhì)地,栽植時期有關,一般粘土宜淺,沙土宜深,春栽宜淺。
5 田間管理
5.1 澆水
洋蔥直播后,中途地表干裂,可以再澆水直至苗出來為止。在二葉期按株距13~15厘米間苗,然后中耕蹲苗,蹲苗期約1個月,當洋蔥的成熟管狀葉轉(zhuǎn)為深綠色,葉肉肥厚,葉面的蠟質(zhì)增多,心葉顏色加深,是此期結束蹲苗的標志。以后鱗莖迅速膨大,從洋蔥鱗莖開始膨大以后,澆水要勤,一般每隔8~9天澆水一次,收獲前10天停止?jié)菜?/p>
5.2 施肥
洋蔥出苗后(定植)一般不追肥,在莖葉生長量增大,鱗莖開始膨大時澆水追肥,每畝施硫酸鉀復合肥(或沖施肥)30~40千克。在鱗莖膨大盛期宜追肥3~4次,每次施硫酸鉀復合肥30千克。
5.3 中耕松土
疏松土壤對洋蔥根系的發(fā)育和鱗莖的膨大都有利,一般苗期進行32次,莖葉生長期進行2~3次,植株封壟時要停止中耕,中耕深度以3厘米左右為宜,近植株處要淺,遠植株的地方要深。
6 適時收獲
洋蔥成熟的標志為蔥葉逐漸變黃,假莖松軟倒伏,鱗莖外層鱗片變干,此時應及時收獲。
7 病蟲害防治
洋蔥生育期有地蛆、洋蔥霜霉病、細菌性病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