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亞明 吳敬艷
1 整地施基肥
在播種前要做好選地、騰茬、整地、施基肥及打垅等工作。最好實行2~3年的輪作。用曬茬地栽培大白菜的,要事先搞好除草、施肥、整地、打垅等工作。但秋白菜生產(chǎn)多用倒茬地,這就要求在前茬作物栽培結(jié)束后,及時搶時間整地施肥。大白菜生長期長,生長量大,需施用大量的有機肥作底肥,畝施有機肥5 000千克,最好分次施用。并摻施過石30~40千克或磷酸二銨20~30千克。最好作垅,一般為60厘米寬的大壟。
2 選擇適宜品種
大白菜品種多,應(yīng)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品種。早熟栽培國慶前上市或播種期晚的應(yīng)選長春快菜(65天)等生育期短的品種。一般冬貯菜倒茬及時或曬茬地多選擇生育期較長的中晚熟品種,如吉研2號、九白一號、白幫河頭生育期85天;吉林大矬、秋雜2號生育期85~90天;通雜1號生育期90~95天,四平矬生育期80~85天。
3 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3.1 播期
大白菜對播種期要求比較嚴格,播種過早,易得病,后期易脫幫,播種晚了又包心不實,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我省秋白菜的播種均在7月中下旬,一般中部地區(qū)的豐產(chǎn)播期在7月20~28日。中晚熟品種最好在7月25日前播種。生育期長的品種如通雜1號,可適當早播。一些早熟栽培的要在7月20日前播完;騰茬晚的,可栽培長春快菜等早熟品種,在8月初播種;氣候低溫可早播;沙土地可晚播;肥力足的晚播,病蟲害重的晚播;10月中旬收獲。
3.2 密度
播種密度也影響產(chǎn)量。要根據(jù)品種特點和地力來確定播種密度。一般早熟品種30厘米×60厘米,中晚熟品種40厘米×60厘米,生育期長的可45厘米×60厘米。如果地力差可栽培一些棵較小的品種,同一品種適當稀些,大白菜的播種量一般每畝約150~250克。
3.3 播種方法
大白菜的播種方法有穴播和條播,以穴播為主。一般采用刨埯,每埯約10余粒,然后覆土。覆土厚度不可過深,一般為1~1.5厘米,稍壓。土壤較濕時,更應(yīng)淺覆土。土干時可坐水種。
4 田間管理
4.1 苗期管理
實際生產(chǎn)中,苗期管理指幼苗出土到團棵這段時間的管理。
秋白菜的苗期是災(zāi)害性天氣的多發(fā)期。此時正值高溫季節(jié),又旱澇不定,幼苗的抗災(zāi)能力又不強,所以對幼苗的生長極為不利。蚜蟲、跳鉀、菜螟等害蟲也經(jīng)常危害幼苗。所以管理上要精心。
4.1.1 肥水管理
播種時如遇高溫干旱,需要在播前播后澆水,促其發(fā)芽出苗。出苗后在及時進行間苗、中耕、除草的同時,為防止干旱及造成病毒病,要澆水增濕降溫保苗。如遇多雨,必需及時排除水澇。幼苗如發(fā)生不整齊時,可對小苗點澆肥水(200倍尿素)。為了壯苗,可在3~4葉時少量追施一次化肥,稱為“提苗肥”(5千克/畝)。
4.1.2 間苗、定苗、保全苗
苗期間苗、定苗及抓全苗是苗期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在定苗前至少要間2次,最好間3次苗,然后定苗。“兩間一定”的在露真葉時間第一次、留4~5株;3~4葉時間第二次,留2~3株;5~6葉時打單株——定苗。“三間一定”者,在子葉展開時間第一次,拉十字時間第二次,3~4葉時間第三次,5~6葉時定苗。在出苗、間苗、定苗后,一定要澆水防跑風(fēng)。
間苗和定苗時應(yīng)有意識地按株距選留生長健壯、位置較正的苗,去除弱、小、病、畸、殘的幼苗及壟幫苗。在拉“十”字時如發(fā)現(xiàn)缺苗,應(yīng)及時補栽。此時補栽易活,對根系影響小。補栽苗一定要連澆幾次水。
4.1.3 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
要及時鏟趟、除草、打藥防治病蟲害
4.2 蓮座期管理
蓮座期的管理原則是:擴大葉面積,平衡根葉生長,促進迅速形成心葉,為結(jié)球期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進入蓮座期以后,需要大量追肥灌水,應(yīng)及時地追一次蓮座肥(發(fā)棵肥),以促進外葉的生長,心葉的分化和根系的增大。到了蓮座期,包心前7~10天左右,應(yīng)適當進行蹲苗,暫停澆水,只進行中耕松土,使根、葉生長更為均衡,也有利于心葉抱合。但是,如果作為早熟栽培,隨時收獲上市的,或有的“連心壯”的品種,以及播種過晚,或缺肥缺水的田塊,都不宜蹲苗。
4.3 結(jié)球期管理
結(jié)球期葉球生長迅速,重量增加快,是肥水需要量最多的時期。在蹲苗后進入結(jié)球初期,要進行一次大追肥,俗稱“關(guān)鍵肥”或“創(chuàng)筒肥”,以促進心葉猛長。追肥后要連澆2次大水。以后應(yīng)一直保持土壤濕潤,不可忽干忽濕,以免傷根,一般隔5~7天澆一次水。到結(jié)球中期又需追一次“灌心肥”。收獲前7~10天,需停止?jié)菜员Y|(zhì)量。
總之,秋白菜的田間管理在苗期、蓮座期、結(jié)球期都要加強管理,才能獲得高產(chǎn),但各期也各有重點。
苗期重點做到“間苗及時,定苗莫早,中耕緊跟,必保全苗”。
灌水上掌握住:干旱時保全苗,三水勿少;幼苗期降地溫,小水勤澆;蹲苗時深中耕,控水不澆;蹲苗完追肥后,兩水緊澆;結(jié)球期勿干地,勤澆勻澆;收獲前控水分,少澆停澆。
施肥上要保證“四肥”——提苗肥、蓮座肥、創(chuàng)筒肥、灌心肥。且掌握住苗期少施(5千克/畝),蓮座與創(chuàng)筒期重施(15~20千
克/畝),灌心期中施(10千克/畝)。
5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及鈣的缺乏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干燒心等,蟲害主要有蚜蟲、跳鉀、菜青蟲、地蛆、甘藍夜盜等。
6 收獲
大白菜在葉球充分長成時收獲。一般秋季盡可能晚收。白菜能耐輕霜,在已發(fā)生輕霜時尚可在田間繼續(xù)生長,充實葉球。但在嚴霜時溫度降至-3℃以下,會發(fā)生凍害,需特別注意。有的采取束葉措施。收獲以拔菜更利于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