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泰祥
現(xiàn)代物理學認為,空間和時間不僅跟物質不可分,而且空間和時間是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空。直到今天,人們對時間和空間本性的認識,還處在初級探索階段。
1. 時間的本性
對于時間的本性,當前科學界尚未形成一致的觀點。在對某個特定現(xiàn)象的觀察過程中,其外界周期性的現(xiàn)象(如日出或日落)自然成為一種觀察背景,這些背景的周期也自然成為測量所觀察現(xiàn)象的一種標尺。用這個標尺測量現(xiàn)象得到一個數(shù)值,這個數(shù)值的物理意義我們稱作時間。可見,時間是從周期運動導出的概念。
物體的運動是在空間中的運動,沒有空間就沒有運動,而時間又是從運動導出的,因此時間是從空間派生出的概念。換言之,時間是空間的一種性質。
如同質量是從萬有引力導出的概念、電荷(電量)是從庫侖力導出的概念一樣,時間是從運動導出的概念。 時間、質量、電荷都是一種物理量,是我們理解和描述事物的一種方法和工具,而不是事物本身。
正如對于一個有質量的物體,我們不能說成物體與質量是一種并列關系,而應理解為質量是物體的一種性質;對于具有時間的空間,我們也不能說成空間和時間是并列關系,而應理解為時間是空間的一種性質。
2. 空間的本性
愛因斯坦認為,物理客體不是在空間之中,而是這些客體有著空間的廣延[1];在這里空間本身只是實物存在的形式,沒有實物之間的共存關系,就不會形成位置、形狀、廣延等空間概念。
然而量子場論認為,量子場是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量子場系統(tǒng)的基態(tài)(即能量最低的狀態(tài))就是真空,即空間。這一基態(tài)形成了自然界的某種背景,一切物理測量都相對于這一背景進行。可見,在量子場論中空間是充滿物質的。
筆者認為,空間是對流體態(tài)物質(爽子流體)幾何屬性的表述方式,爽子流體是空間的本體,不含爽子流體的絕對虛空是不存在的。空間具有能量屬性(場)及與物體的依存性,因此用系統(tǒng)相對論的空間觀可以將愛因斯坦相對論和量子場論的空間觀統(tǒng)一起來。
3. 對四維時空的判定
我們知道,物質具有體積性質,沒有體積的物質是不存在的,體積性質表現(xiàn)在空間上就是空間具有三個維度。在三維空間系下,我們看到的宇宙是動態(tài)的,存在各種物體與天體的運動和演化過程。
既然時間是空間的一種性質,那么時間維度就不能作為獨立于三維空間之外的另一維空間。觀察者離不開時間,即觀察者無法獨立于四維時空系之外觀察一個物體的狀態(tài)。因此,對于一個觀察者來講,四維時空是不存在的。換言之,四維時空只是一種思維的產(chǎn)物,它沒有任何物理意義。
4. 對額外維空間的判定
在弦論的不同版本中有多種空間維度版本,除了三維的經(jīng)驗空間維度和一維的時間維度外,其余的維度都是蜷縮在內空間中。
在包括M理論在內的弦論各版本中,內空間是為解決當時所面臨的問題而特設的,空間維度的多少在于我們的選擇。既然四維時空都不存在,那么更高維度空間也就更不存在了。
令人欣慰的是,2010年3月13日《新科學家》祝賀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數(shù)學家彭羅斯八十華誕文章透露:“最近,弦論的創(chuàng)立者威藤已采用彭羅斯的扭量理論,試圖將弦論的11維時空減為較易對付的4維?!蓖贄?1維用4維時空,無疑是向正確的物理學道路靠近了一大步,但這還只是回歸到愛因斯坦的4維時空,距離正確的道路還有一步之遙。
總之,空間有且只有三維,時間是空間的一種性質。
參考文獻:
[1] 愛因斯坦,許良英,趙中立,張宣三.愛因斯坦文集[M],1卷.許良英,范岱年,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560, 204.
上一篇:光速方程與光子衰變
責編/龐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