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豁
為吃貨而生的美食APP
“民以食為天”,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吃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不僅讓餐飲業(yè)越來越發(fā)達,也催生了一大批將自己標(biāo)榜為“吃貨”的人。
作為一名吃貨,吃遍全球美食肯定是一生的夙愿。但是,越是地道的美食,越會藏身在市井之中,或是在某位媽媽的廚刀之下。以前,想要知道美食的在哪里,通常需要朋友之間的口口相傳?,F(xiàn)在,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人們通過手機分享交流越來越方便。于是,一大批美食APP出現(xiàn)了。顧名思義,美食APP主要服務(wù)的對象就是廣大吃貨們,并以推薦和介紹美食為己任。
出于推薦和介紹的目的,現(xiàn)在的美食APP主要分為了兩大類,一類是社交分享類美食APP。這類美食APP將分享和社交作為主要功能,讓吃貨可以在其中分享自己吃到的美食,交流吃的經(jīng)驗。另一類是菜譜類APP,通常吃貨都有一把好手藝,不能做一手好菜的吃貨是不正宗的。于是,菜譜APP就將教大家做菜作為了出發(fā)點,讓吃貨們可以親手做出各種菜品,收獲滿滿的成就感。
分享,一飽眼福也過癮
作為一名吃貨,吃就是本職工作。既然是本職工作,那這個“吃”字就不能太簡單,至少應(yīng)該是好吃的,或是有特色的美食才能配上這一個“吃”字。那么,這些好吃的,有特色的到哪里去找呢?社交分享類美食APP就解決了吃貨們這方面的煩惱。想吃的時候,打開APP,看看各地吃貨的推薦,什么值得去吃就一目了然了。目前,社交分享類美食APP數(shù)量不少,最近比較熱門的是一款叫《食色》的APP。
打開《食色》,首先給人感覺就是:這是一個饕客版的Instagram(一款著名圖片社交APP)。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清晰的時間線,記錄了全國各地的吃貨實時貼出的美食,同時顯示美食所在位置以及與你的距離。另外,點擊圖片還可以“直達”美食地點,還有大家都很喜歡的“點贊”。
進入主界面之后,沒有彈出煩人的注冊和登錄界面,作為吃貨的你直接就可以用加入《食色》這個由吃貨組成的大家庭。打開相機,拍下你面前的美食,或是從照片庫里挑出念念不忘的那張,加上一個增光添彩的濾鏡?!妒成吩跒V鏡數(shù)量的提供上顯得很“吝嗇”,不過,據(jù)說這不多的幾款濾鏡是開發(fā)者在分析了數(shù)千張質(zhì)量上乘的美食照片之后總結(jié)出來的,所以濾鏡的效果相當(dāng)不錯,可以很好搭配對應(yīng)的場景。選好濾鏡之后,添加美食名稱、食肆招牌,再把它們做成文藝的雜志封面,打上自己的水印,接著就可以發(fā)表到《食色》上。然后,你就可以等待全國吃貨們的“贊”和滔滔不絕的哈喇子了。
下廚,走在“做”的康莊大道上
在資深吃貨們眼里,《食色》只是一款吃貨社交APP,它只能滿足“吃”的享受,卻不能提供“做”的快感。不過還好,《食色》推出了《下廚房》的功能,如果你愛上《食色》里的菜,完全可以立馬自己動手做一做。
說到《下廚房》,想必各位吃貨們就不會陌生了。作為國內(nèi)比較知名的菜譜類APP,《下廚房》早已攻占了不少吃貨的手機。
和《食色》類似,《下廚房》采用的也是小清新的整體格調(diào),配合上“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fù)”的口號,仿佛不盡情享用美食就是辜負(fù)了它存在的價值。既然是菜譜類APP,《下廚房》在食材分類方面顯得很用心。根據(jù)不同的熱門程度,《下廚房》將食材和菜系分門別類,方便吃貨們進行查找。幾乎只要是能入口的食物,在這里都能找的到。
在分類的詳細頁面中,各種菜品以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向吃貨們進行展示,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這道菜是不是自己感興趣的。每道菜的下方還顯示出了這道菜有多少人做過,吃貨們可以根據(jù)這個數(shù)據(jù)判斷這道菜的熱門程度。
隨便點開一道菜譜看看詳細內(nèi)容。頂部是這道菜的成品展示圖,下方跟隨一段很有意思而又不俗的簡介。瞬間就會讓人對這道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想要去對它進行更多的了解。接下來就是詳細的用料以及每一個步驟的操作圖片,按照這些步驟一步步進行操作,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許多。相信即便是手藝不精的吃貨,也可以做出一道道好菜來。
寫在最后
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播,人們對于美食的需求也不斷高漲,在家里下廚,需要對比嘗試。到餐館用餐,點菜也是一門學(xué)問。從各種可供挑選的菜肴中吃出特色,大飽口福的同時,還保證營養(yǎng)健康,確實值得細細琢磨。而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興起,美食類APP也開始贏得吃貨一族的喜愛,并且迅速獲得了廣泛認(rèn)同,將美味裝進手機里無疑是如今最為時尚的美食消費方式。
不過,“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美食APP遠遠不止今天我們提到的這兩款,其他的也是各有特色,其中也不乏一些相當(dāng)優(yōu)秀的產(chǎn)品。作為一名吃貨,決不能太過拘泥,“吃”出自己的格調(diào),“做”出自己的風(fēng)格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如果你發(fā)現(xiàn)其他好的美食APP也不妨試用一下,或許就能在其中收獲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