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喬
《笑傲江湖》2000年4月正式開拍,是張紀中金庸系列的第一只“螃蟹”。 陣容豪華,投資巨大,全實景拍攝,開拓了內(nèi)地武俠劇的創(chuàng)作思路,也奠定了突破港臺模式,追求渾然大氣、高格調(diào)的新武俠風。一部《笑傲江湖》不僅令李亞鵬、許晴、巍子等演員演藝事業(yè)再攀高峰,也使從《水滸傳》、《三國》等歷史正劇中成長起來的張紀中,成為內(nèi)地最優(yōu)秀的制片人之一,并被譽為當之無愧的“武林盟主”、“造星大師”。
眾說《笑傲江湖》
柳眉色:這個世界上不會再有人這么拍片子了,不會再有人這么拍武俠劇了。即使張紀中,他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也拋棄了《笑傲江湖》的拍法。我們只能重溫央視版《笑傲江湖》才能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世界上還能這么拍武俠劇的。
一心:最近正在熱播新版《笑傲江湖》,被人罵得狗血淋頭,于是下載了央視舊版李亞鵬版的《笑傲江湖》,花了一天時間就看完了十幾集,感慨良多。就像開頭魔教曲洋長老說的那樣:“喝了這口酒,你就正邪不分,善惡不辨,黑白不明?!倍詈鼪_的江湖路就恰恰如這幾句所言。
無數(shù):我覺得這是張紀中翻拍的金庸里唯一沒挫的?!缎Π两纷鳛榻鹩棺顚懸獾囊槐拘≌f,這個版本拍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江湖的寫意。
各種體位:配角太耀眼了。岳不群、林平之、儀琳、岳靈珊、東方不敗的扮演者簡直就是為這個角色而存在一樣;對于余滄海的“特殊能力”的改編,就是神來之筆,這點連金老爺子都拍案叫絕;片尾曲真的是百聽不厭,你們這幫吐槽噫~~呀~~的真的都夠了!
張紀中:遠去的武林
美術師拿了一疊畫稿請張紀中看,是一些兵器的圖譜,他翻看了幾張后抱臂往沙發(fā)一靠,陷入沉思。
張紀中的對面坐著趙箭(動作導演)。片刻后,他對趙箭說:“我們有四五年沒做金庸戲了,我們做戲要跟過去的自己比,已經(jīng)拍了七部金庸,想想還有什么動作和兵器我們沒玩過。”
然后他說起前不久看過一個未放映的武俠片片斷,講得是民國刺客柳白猿的故事。邊講邊與趙箭比劃起來,兩人近身推了幾招太極,張紀中的動作盡管有些笨拙,但意在強調(diào)他想看到一種動作感覺:由繁化簡。趙箭的熱情很快被調(diào)動起來,美術師和執(zhí)行制片也加入討論,氣氛熱烈。
采訪就在討論間隙進行。張紀中說在籌拍《俠客行》之前去拜望了金庸先生。老爺子已近90歲,但精神很不錯,看到他十分高興,告別時還叮囑他明天再來。從2000年金庸以1元版權把《笑傲江湖》賣給張紀中開始,在林林總總的改編和翻拍的眾多金庸武俠影視作品中,張紀中制作的作品是金庸最滿意的。
他說最早接觸金庸作品在1993年,他已步入中年,正在參加拍攝央視版的《三國演義》。同樣是講英雄的故事,卻不能讓他過足英雄癮,因為他認為這些大英雄的行為都有一種“大業(yè)”的追求,帶有絕對的政治目的,不是他心目中盼望的“布衣英雄”式的俠膽雄心,直到他看到《笑傲江湖》。
“朋友們以為是我對事業(yè)的追求,沒有人知道實質(zhì)是我在心里與我的英雄會合了。我當時就想買來金先生的全部武俠小說?!?/p>
這個想法直到六年后才跨出第一步。2000年,內(nèi)地熱播TVB版《笑傲江湖》的同時,同年三月,張紀中決定投拍這部戲。他以中央電視臺的名義給金庸先生寫了一封信,意外的是馬上得到金庸先生的回復,讓他去杭州簽約?!?元版權”也成為當時金庸與張紀中之間的一段佳話。
版權有了,但怎么實現(xiàn)呢?
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原著控,張紀中對比了已有的徐克電影版和TVB版《笑傲江湖》。他認為港臺創(chuàng)作注重講故事,但布景假,動作假,服飾美術等根本不講究,人物造型更是看起來怪異?!皩τ谖覀儊碚f,真實第一,這是中央臺歷來的做法,同時我們也想嘗試開辟一個‘武俠新品種。一部好的電視劇應該讓老百姓看到考究,哪怕是一把茶壺,有個宜興的老百姓曾親口告訴我他會認真看這些東西。”張紀中當年接受采訪時,著重強調(diào)他對細節(jié)和歷史場景還原的重視。
他還認為,港臺片有一種亂飛的感覺。比如把“神奇”演繹為“神化”,武打沒有度也就沒有絲毫可信度?!拔覀円屓宋镉幸罁?jù)地在天上飛,演員在打斗時有理論支點,是真實的,也是藝術的?!睆埣o中說。因此《笑傲江湖》的武術指導,他請來“袁家班”的元彬,他曾參與拍攝徐克的多部武俠經(jīng)典,有《黃飛鴻》、《新龍門客?!返?。他的加入使《笑傲江湖》進入一個全新的武俠世界,讓從未導過武俠片的導演黃健中覺得心里更有譜,之后出來的打斗場面既有觀賞性,又有可信度,確保了 “武”的貨真價實。
黃健中當年接受采訪時說:“每次拍重場戲之前,我都要重溫一下原著,重新感覺一下自己的分鏡頭本,如果感覺有偏差,就要立即修改。我身邊經(jīng)常放著印刷精良的畫冊,對我尋找《笑傲江湖》的意境有極大的幫助?!?/p>
“金庸先生書里寫了很多大場面,比如說三百人就要三百人,上山下海就要真的山和海?!缎Π两凡删皶r大水大水都走遍了。所以你們也能看到,咱們拍出來的金庸戲都是風景如畫,有文化品位和東方韻味,這就是《笑傲江湖》的風格?!睆埣o中強調(diào)道。因此,《笑傲江湖》這種制作級別,在當時演員片酬較低時已達到80多萬一集,加上贊助商和搭景單集接近一百萬,算是那個年代的天價制作。
“《笑傲江湖》的問世,說明了一個商業(yè)化生存的基本現(xiàn)象之外,對于英雄的塑造愿望,遠不是我一個人,我當時期望這部戲能引發(fā)更多人有英雄情懷?!?/p>
但是,對于當年的大批金迷來說,多數(shù)人因習慣了港臺制作模式,加上港臺明星廣受追捧,這版《笑傲江湖》最初飽受爭議,詬病最多的是張紀中的選角眼光。李亞鵬的令狐沖被批不夠瀟灑,許晴的任盈盈又嫌太老,而該劇在拍攝時的換角等風波,使得張紀中儼然是當年深諳炒作之道的高手。直到《天龍八部》出來,對他的罵聲才漸漸停止,有評論界人士說,“張紀中這一把算是咸魚翻身了”。
“我都不知道我什么時候咸魚過,就突然翻身了。當然,這些人不管怎么批評,出發(fā)點是熱愛金庸。但這版《笑傲江湖》始終抓住了原著的精髓,金庸先生在書里講中國人的派別思想,書里有各種隱喻,我們表現(xiàn)出來了五大門派中的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我認為思想才是最重要的,現(xiàn)在你回頭再看,比比現(xiàn)在的,是不是覺得好。”
之后,張紀中與不同的制作方合作,陸續(xù)完成了六部金庸重要作品?!斑@些版權都是我作為代表去跟金庸先生談,他賣版權的條件是要張紀中拍?!彼f。
作為一個制片人,衡量作品的標準是市場。七部金庸大戲,奠定了張紀中“武林宗師”地位,享有了“中國第一制片人”美譽,也推動了“制片人中心制”的制作理念。
Q:影視圈
A:張紀中
Q:金庸先生的書您最喜歡哪一部?
A:都挺喜歡的。金庸是才子,他有思想、有追求、有情懷。所以我們來做他的戲,希望能不斷超越自己。其實現(xiàn)在拍戲是輕車熟路了,技巧性的東西沒有障礙了,怎么拍的震撼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Q:今年于正的新《笑傲江湖》出來,你是持批評意見的?
A:老有記者問我,我是忍不住說幾句真話?,F(xiàn)在有些媒體老喜歡拿我跟于正比,這有什么可比的,跟他比我都覺得丟人,就像大學生跟幼兒園的比。
Q:你總是提到英雄、血性這樣的字眼。
A:我前幾天跟施瓦辛格聊天時講到,英雄的本質(zhì)是一種血性,是個人的一種情懷。如果能去呼喚這種精神,就算喚不來,但我們要做這個事。所以任何的武俠片,包括《笑傲江湖》,我們要表達的就是這個情懷。比如令狐沖最終他平復了斗爭,天下第一都沒有任何意義,他跟任盈盈去笑傲江湖了,這是人性最終的重合。
Q:所以《笑傲江湖》被稱為新武俠。
A:新武俠倒不是我拍出來的東西,是針對梁羽生和金庸的小說的一個說法,但是我們拍出來的東西確實創(chuàng)立了“內(nèi)地風格”的武俠劇。我覺得這是我起到的一個作用,在風格和氣勢上,在思想內(nèi)涵上都遠遠超過港臺,港臺更注重的是人物個性和愛恨情仇的糾葛。但到了于正這里就太兒戲了,他根本不理解金庸,金學的評論家們也都不屑于評論他。
Q:當時人們說張紀中不僅是一個金牌制作人,也是一個造星能手?
A:像黃曉明、胡軍比較典型。重要的是我們這個團隊很敬業(yè),還有創(chuàng)造精神。每一部武俠片我都力求新的突破,我不是想跟誰比,跟臺灣或香港比,我只想跟自己比。
Q:你怎么看俠義精神。
A:俠義精神是一種懲惡揚善。但我們現(xiàn)在的影視作品呈現(xiàn)出來不是這樣的,現(xiàn)在受歡迎的是勾心斗角。很多古裝劇,通篇都在講陰謀,沒有一處是光明的,讓人感覺壓抑。我們的作品為什么不去張揚正義光明的東西?很多搞藝術的說討厭美國片,但美國片至少都在展現(xiàn)一種光明,我們必須得承認這個。我認為藝術家的使命是要教化和鞭策人們,讓人活得更有希望。我們應該好好想一想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