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
腦電波探索不斷
用腦電波進行交互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早在2009年,神念科技便已經(jīng)推出了使用腦電波進行操作的實體玩具。而在今年夏天,為巴西世界杯開球的少年所使用的機械骨骼,也是通過腦電波進行控制的。但腦電波的用途可不止于此,如何讓它與移動穿戴設備進行交互,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是不少科技巨頭與創(chuàng)業(yè)者們都孜孜以求的目標。盡管從理論上來說可行,也涌現(xiàn)了不少佼佼者。但從各公司目前公布的樣品來看,腦電波穿戴設備,都不盡如人意。
用意念取勝的MindRDR
在今年谷歌舉辦的I/O開發(fā)者大會上,有一款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應用引起了不少專業(yè)人士的注意。這款應用名為“MindRDR”,它通過一個內(nèi)置腦電波生物傳感器的外設硬件與谷歌眼鏡相連接,讀取腦電波來實現(xiàn)控制谷歌眼鏡。
MindRDR的使用其實很簡單,將生物傳感器Neurosky裝在谷歌眼鏡上,Neurosky就能通過搭載其上的傳感器與特殊的算法讀取與用戶當前注意力相關的腦電波,并將這些收集到的腦電波轉換為數(shù)值,顯示在谷歌眼鏡的攝像頭視野當中。隨著用戶的注意力逐漸集中,這個讀數(shù)會同步升高。當該讀數(shù)到達預設的臨界點時,谷歌眼鏡就會完成一次先前預設好的操作。
雖然MindRDR看上去功能比較單一,但結合IFTTT(一種連鎖反應的信息串聯(lián)模式)之后,開發(fā)者們就能做到一些有意思的操作。比如,用戶集中注意力,使之到達臨界點,這時谷歌眼鏡就會自動拍下照片,然后再次集中注意力,剛剛拍下來的照片就會自動分享到用戶的Twitter或是Facebook上,實在是有趣得很。
思維的力量,前途漫長
在腦電波交互這個領域中,曾出現(xiàn)過不少才華橫溢的團隊。比如加拿大的InteraXon公司,都曾讓谷歌動了收購的念頭。MindRDR不是第一個,也一定不會是最后一個。盡管這種“思維的力量”在各個領域都有著無可爭議的應用前景,但目前使用腦電波與智能設備進行交互仍然處于一個非常業(yè)余的水準,很難實現(xiàn)精準的操作。而聰明的MindRDR,卻用另一種方式,讓腦電波交互變得可信起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盡管腦電波交互在目前還只是“看上去”很美,但明天,或許我們就能夠確實掌握到它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