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 尹穎堯
清華大學退學研究生楊瀟所工作的“美麗中國”,是“美麗世界”(Teach for All)在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qū)設立的分支機構之一,“美麗世界”的開創(chuàng)者是“美麗美國”(Teach for America)的創(chuàng)始人溫迪·科普(Wendy Kopp)女士。
本科論文中溫迪提出創(chuàng)立“美麗美國”的想法,她認為真正的領導者是不斷尋求給世界帶來真正價值的人,她想到聘用這些領導者,讓他們帶著一身闖勁去貧困地區(qū)教學兩年。
1989年,溫迪·科普畢業(yè)于普林斯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她在畢業(yè)論文中提出了成立“美麗美國”的構想。
20多年來,“美麗美國”堅持為美國城鄉(xiāng)低收入(貧困)地區(qū)輸送老師,積極改善美國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在美國大學生中,“美麗美國”已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名字。據(jù)報道,全美2009年共有3.5萬名大學畢業(yè)生申請“美麗美國”的4000名教師崗位,其中哈佛、普林斯頓等常青藤大學的學生占到申請總人數(shù)的11%。有媒體戲稱“美麗美國”為“精英組織”——非名校學生不收。全球咨詢公司Universum(優(yōu)信)2013年發(fā)布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美麗美國”位列人文社科專業(yè)學生最喜愛的雇主前10名。
溫迪·科普也成為美國大學生心目中的知名人物。她在其書《改寫未來——美麗美國如何創(chuàng)造教育平等的世界》中文版出版之際,接受了本刊的專訪。
《大學生》:“美麗美國”的概念源自于您的畢業(yè)論文,請簡要介紹一下。
溫迪·科普: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并沒意識到美國要致力于成為一個機會均等的國度。因為,孩子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所接受的教育,而教育又決定了人生。上大學時,一位室友來自一所低收入地區(qū)公立學校。通過她,我了解到美國1/5的孩子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其中,只有8%的人能獲得大學學歷。相比之下,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們,80%的人能獲得大學學歷。這是長期以來因經(jīng)濟水平的差異而導致的差距。
事實上,我發(fā)現(xiàn)這是全球現(xiàn)象。
在本科畢業(yè)論文中,我提出了創(chuàng)立“美麗美國”的想法。因為,當時我所處的那一代人被稱為me generation(自我中心),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就為了賺錢。我不贊同這一觀點。實際上,真正的領導者是不斷尋求給世界帶來真正價值的那些人。有一天,我就想到了“美麗美國”——為什么不聘用這些“領導者”,他們帶著一身闖勁去貧困地區(qū)教學兩年?我立刻被自己的想法迷住了。
《大學生》:為什么是兩年支教時間?
溫迪·科普:這是最短的時間。因為,這項工作非常有挑戰(zhàn)性。成為一名老師,幫助孩子們獲得成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只有當教學時間接近兩年,才能真正有所收獲,才能做出顯著的貢獻。
《大學生》:為什么“美麗美國”鎖定剛畢業(yè)的大學生?
溫迪·科普:還是大四時,我就開始創(chuàng)立“美麗美國”。有人說在“美麗美國”教學,與職場工作并無不同。我說:不對。我的靈感來自于一個事實:非常優(yōu)秀的大學畢業(yè)生愿意付出全部精力,通過教育真正改變一些東西。
2013年9月,美國教育部研究機構教育科學院的一份研究結果顯示,“美麗美國”項目教授的學生比其他傳統(tǒng)型老師的學生領先約2.6個月(學得更好)。“美麗美國”的老師們雖沒教師資格證,但他們與學生們合作得更成功。這是他們在短期內做出的影響。從長期來看,他們也創(chuàng)造了巨大改變。在華盛頓地區(qū),20%的學校校長和非營利組織領導者都曾參加過“美麗美國”。所以,“美麗美國”不僅幫助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們,還運用這種領導力,改善整個教育體系。
《大學生》:在您看來領導力意味什么?
溫迪·科普:在貧困地區(qū)的“美麗美國”的老師們,他們設定一個宏大的目標,激勵孩子們用功學習來接近目標,通過各種手段幫助孩子們實現(xiàn)目標。
在新書中,我提到了Megan Brousseau(梅甘·布魯索)。她加入“美麗美國”后,被派往位于南布朗克斯一帶的莫里桑尼亞教九年級(相當于中國的高一)生物課。那里曾被美國前總統(tǒng)吉米·卡特稱作“美國最糟糕的貧民區(qū)”,學生們對學習沒有興趣。梅甘第一次踏進班級,就向學生宣布了她的目標——讓所有人都參加并通過嚴格的紐約州會考,同時梅甘也對自己說:這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機會。這個目標看起來根本無法完成,因為在那個地區(qū),很少有學生參加會考,更甭說通過。但是,梅甘不斷地給學生們增強通過會考的信心,并強化他們的信念:“上大學是唯一的選擇!”
為了達到目標,梅甘修改課程、探索新方式……經(jīng)過9個月的不懈努力,112名學生中109人一次性通過了考試,平均成績81分,遠高于紐約市72分的平均水平。落榜的3名學生也在梅甘的悉心輔導下順利通過了第二次考試。
回想梅甘所做的,會發(fā)現(xiàn)她是一位了不起的領導者。讓所有的學生通過會考,很多人會認為不可能,但梅甘認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目標。于是,她鼓勵學生們努力學習達到這一目標。當遇到困難時,她會想各種辦法,如同一位杰出的領導者。我認為教學就是領導力——設立目標、激勵他人實現(xiàn)目標和克服困難與障礙,這種領導力適用于各行各業(yè)。
《大學生》: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改變未來、創(chuàng)造世界的動力是什么?
溫迪·科普:我們往往認為經(jīng)驗是力量。但是,經(jīng)驗不足或缺乏經(jīng)驗也是一種力量。25年前剛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yè)時,我如此天真地創(chuàng)立“美麗美國”。謝天謝地,要不是我的天真也許不會有今天的“美麗美國”。有時,尤其是面臨重大難題或身處艱難時,理想主義年輕人提些不切實際的問題非常重要。
要讓所有的學生都通過會考,很多老師都認為梅甘瘋了。但是,天真、理想主義的年輕人梅甘做到了。當然,我們需要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作為“美麗美國”的合作伙伴,同樣重要的是,“美麗美國”需要年輕人特有的活力和樂觀主義。
對于大學生而言,在所能承擔的社會責任里,沒什么責任比剛畢業(yè)就教書更大。因為,你擁有無限潛力,來影響孩子們選擇人生。你也會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國家,乃至世界的意義有多大。領導者們致力于改善他人的生活,并為他人開拓機遇。未來的領導者們獲得第一手經(jīng)歷和體驗,對于解決最迫切的問題非常重要。
《大學生》:針對“美麗美國”有兩種聲音,一種聲音是有人認為這群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沒有經(jīng)驗、沒有充分地準備;另一種聲音卻把他們稱為最有革命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老師。
溫迪·科普:要是美國貧困地區(qū)已有很多合格、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也許就不需要“美麗美國”了。但是,情況并非如此。所以,“美麗美國”招募了大學畢業(yè)生。他們教書并不是逼不得已,而是有著強烈?guī)椭毨У貐^(qū)孩子們的意愿。貧困地區(qū)及其學校的校長們非常歡迎“美麗美國”和它的老師們,批評“美麗美國”的聲音絕不是來自這些貧困地區(qū)及其學校。批評的原因在于“美麗美國”挑戰(zhàn)了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
為什么“美麗美國”招募的都是原本不計劃當老師的大學生?為什么他們在最具挑戰(zhàn)性的環(huán)境下卻教得更好?這些都是哲學層面的爭論。
事實上,“美麗美國”的老師們正在做出真正的改變。美國有這么多孩子不能進入高中,即便進入了高中又有許多孩子缺乏資金支持,這是一個危機?!懊利惷绹彼龅木褪钦心汲汕先f最有才能的大學畢業(yè)生,解決這個危機。從短期看,他們只是老師。長期而言,在貧困地區(qū)的教學經(jīng)驗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這群大學生,改變他們的職業(yè)方向……以后,他們將成為學校領導者、教育體系領導者、政治領導者、商業(yè)領導者、民間領導者……他們將共同努力,從根本上做出改變,以確保美國真正成為一個機會更均等的國度。
《大學生》:“美麗美國”和“美麗中國”之間是什么關系?
溫迪·科普:它們是“美麗世界”項目的兩個合作伙伴。從本質上來說,“美麗世界”項目各合作伙伴都采用了“美麗美國”的模式,即招募最優(yōu)秀的大學畢業(yè)生,讓他們奉獻兩年時光前往貧困地區(qū)參與教學。
“美麗美國”的貧困地區(qū)指低收入地區(qū)(low-income communities,有的坐落于繁華的大都市),而“美麗中國”的老師都前往中國的偏遠農(nóng)村,每個環(huán)境都有自身的挑戰(zhàn)。
《大學生》:“美麗美國”的口號是:“上大學是唯一的選擇!”對于“美麗中國”的老師,他們的目標是什么?
溫迪·科普:不同的環(huán)境,目標應不一樣。美國已擁有堅實的經(jīng)濟基礎,不錯的教育體系。真想讓美國的孩子們擺脫貧窮,就給他們接受教育的機會。這就是“美麗美國”創(chuàng)立的原因。中國是否也是如此,我不確定。我來中國的一個任務就是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懊利愔袊钡膭?chuàng)建者和老師們,都應好好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