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亞楠
一篇聯(lián)想老員工《公司不是家》的文章讓馮永生讀后萬分感慨:“四十歲了,現(xiàn)在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繼續(xù)‘溫水煮青蛙下去,以后有可能想做都沒激情做了”
2013年10月,40歲的北京博士馮永生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他辭去了月薪數(shù)萬的大型通訊企業(yè)通訊基站測試所副所長的工作,在北京海淀區(qū)雙榆樹北路東口開起了一家十平米左右的汽修店。
從“金領”到“藍領”,馮永生的做法很難讓人理解,但馮永生告訴《方圓》記者,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念頭由來已久,經(jīng)過了自己一番深思熟慮。
馮永生的前半生,基本就是成功學的模板。他出生于1973年,老家在江西省南昌市,很小的時候,他就喜歡上了電器、機械這些東西。1991年,馮永生考入南昌大學,學的是自己一直以來熱愛的無線電專業(yè)。大學畢業(yè)工作一段時間后,2000年,馮永生考入北京郵電大學,并在那里連續(xù)攻讀了碩士、博士學位。讀博士期間,馮永生結婚生子。2007年,博士畢業(yè)的馮永生進入一家大型通訊公司工作,因為公司做的是3G基站設備,他又是公司里唯一一位有資歷的技術人員,所以馮永生成為通訊公司對外的技術總監(jiān)。后來,他組建起技術團隊,成為公司通訊基站測試所的副所長。
在通訊基站測試所工作的7年里,馮永生收獲了很多。馮永生和朋友們喜歡自駕游。每次到了外面,經(jīng)常就有家長們的車子出現(xiàn)大大小小的問題,幸好有馮永生,車子出個什么問題還能隨時解決。
馮永生由此發(fā)現(xiàn),如今車輛已成為家庭生活的日常用品,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車主基本是不懂車的?!叭绻鋈ネ?,車輛的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我能否可以組建一個平臺,保證大家的車輛維修服務呢?”馮永生想,可以自己開一個汽修店。
2013年,馮永生辭職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更加強烈起來。8月17日,聯(lián)想集團大裁員的消息傳出,一篇聯(lián)想老員工《公司不是家》的文章讓馮永生讀后萬分感慨:“四十歲了,現(xiàn)在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繼續(xù)‘溫水煮青蛙下去,以后有可能想做都沒激情做了?!?/p>
就這樣,馮永生辭去“金領”的工作,開起了汽修店。
一個人創(chuàng)業(yè)是艱難的,馮永生需要解決很多現(xiàn)實的問題。最大的困難是資金投入方面的壓力。馮永生清楚,轉行需要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因為很多行業(yè)規(guī)則還摸不清楚,不能一下子投入太大,汽修行業(yè)靠口碑,那就先從口碑做起。
于是,馮永生花了不到10萬元租下了海淀區(qū)雙榆樹北路東口一間不到十平米的小店,每月交給房東5000塊,就這樣開始了汽修經(jīng)營的生活。店面雖小,但“五臟俱全”,屋子東北角的架子上擺放著修車使用的各種配件和工具,西南角的電腦桌上擺放著更加專業(yè)、精準的修車器材,有汽車鑰匙匹配儀、AD—90芯片讀寫儀等。這里與其說是家汽修店,不如說是馮永生的個人工作室。馮永生還告訴《方圓》記者,他的維修工具可以表明,他從事的汽修服務同其他傳統(tǒng)汽修店從技術層面來講,就是截然不同的。
從去年開店以來,馮永生的生意并不是很好,有時一天也沒一單生意,半年多的“熱身運動”結束,馮永生開始考慮做大一點的店面,“畢竟店面的外觀也是吸引修車者前來修車的元素之一”。
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陸續(xù)給馮永生打來電話,表示愿意跟著他學習、給他幫忙。常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常先生在北京東四十條附近做餐飲工作,他原來不認識馮永生,看了一則對馮永生的報道后找過來的。常先生告訴《方圓》記者,除了自己也喜愛擺弄機器,馮永生的專業(yè)、誠信是吸引他來幫忙的最主要原因,“他修車就像看病一樣,看得精準、仔細”。
“博士”、“電子”、“學院派”成了這家“其貌不揚”的汽修小店的標簽。馮永生對現(xiàn)狀依然樂觀,他的生活依然充實,沒有顧客的時候,他就在電腦前整理自己平時工作的維修記錄,他還有家自己的淘寶店,主要業(yè)務是給汽車添加或改裝電器,有時候還去“汽車之家”、“越野e族”等知名論壇發(fā)“技術帖”作為網(wǎng)上推廣的方式。
馮永生說,他最近關于切諾基改裝和維修的帖子被“汽車之家”論壇置頂,“這都是我?guī)啄昵鞍l(fā)的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