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榮 劉儉 朱亞卓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11-0218-01
黑龍江省位于我國最東部,北面與西伯利亞相近,氣溫由南向北降低。夏季氣溫高,光照時間較長,適宜農作物的生長。水稻作為主要糧食作物,人們對其產量和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
一、選擇優(yōu)良水稻品種
一切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實施都建立在選用優(yōu)良的水稻品種這一基礎之上。優(yōu)良的水稻品種,有較好的抗病抗倒性,能夠實現(xiàn)水稻的優(yōu)質高產。在確定了要培育的水稻品種以后,就需對該品種在正式播種前進行科學育苗以進一步提高其抗病抗倒能力。第一步,就是對精選過的水稻種子進行光照,種子通過暴曬,可提高其播種后的吸水能力,從而保證水稻在生長過程中的濕潤度。接下來就要用藥劑對水稻種子進行浸泡,種子通過浸泡,既能吸收水分為日后發(fā)芽提供便利,又能起到消毒防治的目的。具體藥劑試水稻種子的品種而定。第三步,浸泡步驟完成后,即可進行催芽程序。在催芽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溫度,以防因高溫而毀壞水稻種子。當水稻破胸后,需要對水稻進行翻種,從而使破胸整齊,確保水稻種子的健康。
二、科學安排播種
1.科學安排播種時間
根據(jù)我省寒溫帶季風氣候,春旱夏秋澇的特點,選準水稻播種時期。因為水稻發(fā)芽的最低溫度為10~12℃,所以,如果當?shù)貧鉁胤€(wěn)定在5~6℃時即可對水稻進行播種。對全省而言,四月是適合進行水稻播種的最佳時間段。另外,肥沃疏松的土壤,靠近水源,光照充足的種植環(huán)境也是水稻播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科學確定播種方式
水稻種子在被播種之前,一定要確保有足夠的營養(yǎng)生長期。同時,水稻種子播種的數(shù)量以及密度,會直接影響到日后水稻生長發(fā)育的水平。因此,在進行播種時,要力求種子分布均勻,自然入泥,以期營造最佳生長環(huán)境,防止水稻后期生長受阻及病蟲害的發(fā)生。還需要注意的是,播種完成后,需用細糞或薄膜對水稻種子進行均勻覆蓋從而保證適宜的溫度,有利于水稻出苗。
三、正確進行田間管理
水稻播種工作順利完成后,就需密切注意水稻生長發(fā)育情況,科學合理的水稻田間管理,有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水稻生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迅速解決,從而保證水稻的健康發(fā)育,有效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1.水稻出苗階段
從水稻種子入泥到出苗,這一階段最需注意的就是水稻所處環(huán)境的溫度及濕度。大棚種植的水稻,若棚內溫度高于水稻出苗所需正常溫度,須及時開棚,對棚內進行通風降溫。及時澆水,控制好溫度,是此階段的重點。另外,當大部分水稻出苗后,應及時撤走之前所覆蓋的細糞或薄膜,以免溫度過高,烤壞水稻幼苗影響后期生長。
2.水稻長葉階段
苗出齊后,水稻就開始長葉。在這一生長時期,水稻幼苗已經有了相對較強的抵抗能力,能夠抵抗低溫的環(huán)境,因此,此階段不必澆水過勤,以免影響水稻根部的生長。通常情況下,水稻長葉先是一葉一心,而這一時期正是對水稻進行除草殺菌防病的最佳時期,藥效能夠得到充分的吸收和發(fā)揮,從而最大限度的殺菌防病,有利于水稻的健康生長。
當水稻長出一片至三片葉子時,表明水稻已臨近發(fā)育成壯苗,因此,這一時期,我們可以對水稻進行壯苗培育的各項工作。
第一,澆水要適量適時。水稻在發(fā)育成壯苗這一階段內,雖然仍有較強的抗低溫能力,但對水分的敏感程度已大大降低,所以,如果水稻所處土壤不是十分干燥,一般情況下都不用澆水,否則,水稻根部會生長不健康,造成水稻后期生長受阻。
第二,控制好壯苗所需溫度。我省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暫涼爽,較大的南北溫差需要我們根據(jù)實際所處的地區(qū),因地制宜的控制溫度。一般可用大棚對水稻壯苗進行培育,從而可以更靈活的控制溫度。第三,加大病害監(jiān)測力度。水稻壯苗的培育時期也是如青枯病等水稻病害的高發(fā)期,這一時期,如果不能有效防控,那么水稻高效的栽培工作將前功盡棄。所以,一定要及時適量噴灑農藥,有效抑制病菌滋生蔓延。
3.水稻插秧階段
水稻壯苗培育成功并且健康生長以后,就可著手準備水稻插秧。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稻插秧前,仍需對壯苗施肥澆水,以保證水稻的整體質量。在這一階段,天氣逐漸變暖,氣溫的逐步回升加大了水稻的水分所需,所以需要及時給水稻澆水以便插秧,否則,水稻壯苗會逐漸干枯,難以插秧。同時,為全面預防各類病蟲害在插秧期間對水稻造成的影響,可在插秧前用化學藥劑對水稻壯苗進行噴灑。
4.水稻成長階段
插秧結束,水稻便開始進入生長階段,扎根、長葉、抽穗等都是建立在此前的環(huán)節(jié)之上。此時,更需精心管理稻田,促進壯苗的生長?!皽\水活苗”,插秧一段時期以后應將稻田中的存水排出,使土壤接受光照,而后的一段時期內,應適時灌水,保證稻田內水的新鮮流動,從而有效提高水稻根部的活力,促進水稻的茁壯成長。
四、水稻病蟲害的防治
水稻的病蟲害不容小覷,當下,優(yōu)質水稻患病的幾率逐漸加大,同時,對水稻造成危害的病菌種類也在不斷增多,水稻栽培制度逐漸在向著有利于病蟲害發(fā)生和危害的方向發(fā)展,這就更需要我們提高對水稻病蟲害的防范意識,加大防范力度。
1.稻瘟病
作為目前流行最廣同時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種真菌病害,稻瘟病的防治尤為重要。稻瘟病通過氣流傳播,主要危害水稻的地上部分,并且可以在患病植株上越冬,待來年天氣轉暖,再次侵染。我省夏季降水豐沛,濕度大,為稻瘟病的傳播流行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需提前做好預防工作。氮磷鉀的混合使用,有機肥與化肥的配合使用,可有效防治此種病害。
2.灰飛虱
灰飛虱在我省屬于常見的水稻蟲害,不僅能對水稻產生危害,還能傳播水稻條紋葉枯病等病毒病害,對水稻農業(yè)生產帶來極大影響。
粳稻種植面積的增加以及較不科學的栽培方式使得灰飛虱病毒覆蓋面積增大,有利于其生長繁殖。因此,我們需適當調整水稻品種布局,及時清除患病植株并改變水稻水稻種植方式,從而有力控制灰飛虱代帶來的危害。
五、總結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優(yōu)質稻米日益受到人們的追捧,因而對高產水稻的技術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視。我省作為水稻種植大省,對水稻高產的技術研究自然不能落后。我中心通過深入研究考察,總結出的水稻高效栽培技術,是依據(jù)黑龍江農業(yè)技術生產實況所得,希望在體現(xiàn)其價值的同時,對我國的水稻高效生產研究也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宋福金·寒地水稻兩段式育苗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12月
[2]孟慶峰·淺談水稻高產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3年12月
[3]薛亞光·水稻高產與養(yǎng)分高效利用栽培技術及其生理基礎的研究[J]·揚州大學,2013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