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岱遠
常聽人說:“有愛孫猴子的就有愛豬八戒的。”這是因為孫猴子和豬八戒都有鮮明的個性,使得取經(jīng)路途妙趣橫生。而沙和尚給人留下的印象好像比較模糊,誰也說不清他到底干成了幾件事。
然而這實在是看錯了少言寡語的老沙。
沙和尚是什么人?當年他可是天界最高行政領(lǐng)導(dǎo)玉皇大帝身邊的貼身侍從,靈霄殿上什么場面沒見過?就是因為不留神沒端住杯子,倒霉的老沙就被貶到凡塵的流沙河里吃苦受罪。
但老沙倒也心寬,自從加入唐僧的取經(jīng)隊伍,對領(lǐng)導(dǎo)忠心耿耿,對二位師兄始終保持著淡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把“和為貴”放在第一位。既不與孫猴子爭名,也不和豬八戒爭利,甘當配角。
老沙為人坦蕩,盡管他深知唐僧與孫猴子有矛盾,但從不像豬八戒那樣在師傅面前煽風點火。對兩位師哥的糾葛,老沙也經(jīng)常調(diào)解。每當豬八戒吵嚷著要散伙,孫猴子舉棒要打時,老沙總說:“二哥,你和我一樣笨嘴拙腮,不要惹大哥生氣,我來替你挑擔子。”這話讓孫猴子、豬八戒都可接受。到西天取經(jīng)是艱苦的事業(yè),沒有團結(jié)是不成的,而維系這團結(jié)的不是孫猴子、不是豬八戒,也不是師傅唐僧,而恰恰是默默無聞的沙和尚。
取經(jīng)隊伍里,老沙行事低調(diào),不喜張揚。但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盡管話語不多,老沙卻總言必中的,表現(xiàn)出一種從容淡定的靈智。紅孩兒擋道那一難,開始時,孫猴子以為這小孩兒看在自己和他父親牛魔王的交情上,不會把唐僧怎樣。當時老沙就提醒:“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苯Y(jié)果被老沙言中。后來當孫猴子為降服紅孩兒一籌莫展時,還是老沙從旁點破,以“相生相克拿他,有甚難處”,一下子打開了孫猴子的思路。老沙的智慧就像沉悶的陰雨天突然的閃電,叫人眼前猛然一亮。
世界上不存在沒用的人,只有沒有用對地方的人。老沙沉靜而不求回報,甘居人下卻胸懷大局。他不但做好了本職工作,管好了白龍馬,而且能和孫悟空、豬八戒這樣極有個性的同事和睦相處,甚至連唐僧這樣固執(zhí)己見、人妖不分、一陣明白一陣糊涂的領(lǐng)導(dǎo)也被服侍得沒有半句微詞。盡管論爭斗的本事,老沙遠遠比不上孫猴子和豬八戒,但若論心智,這二位綁在一塊兒也比不上他沙悟凈?!段饔斡洝防镉芯湓捊小吧澈蜕姓媸莻€靈山大將”,能把自己看得很輕,那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