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約有85家獸用疫苗生產企業(yè),大多數(shù)規(guī)模較小且競爭激烈。行業(yè)龍頭為具有國企背景的中牧股份,是招標苗業(yè)務比重最高的企業(yè)(85%),而市場苗占比最高的企業(yè)為瑞普生物(80%)。非上市公司在招標苗競標和市場苗銷售方面均對上市公司構成了威脅,如必威安泰、普萊柯生物、益康生物、中農威特、青島易邦等。
目前,多數(shù)上市疫苗生產企業(yè)仍以政府招標苗為主要收入來源,且以豬、禽類疫苗產品為主,其中競爭最為激烈的屬豬瘟疫苗產品(約31余家生產企業(yè)),集中度最高的為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產品(分別有6家和9家生產企業(yè))。5家上市公司中,天康生物和中牧股份的招標苗產品線最為豐富。
近幾年市場競爭尤為激烈,在競標過程中,各企業(yè)大打價格戰(zhàn),盲目追求低價中標,導致企業(yè)降低產品的質量、減少售后服務等途徑來壓低成本。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價低者得”的招標政策,企業(yè)只能靠壓低價格來維持市場份額。依據(jù)2013年福建和山東兩地進行的春防招標情況,高致病性豬藍耳活疫苗的價格較2012年的招標價格分別降低約30%和7%,進一步加劇競爭。
(摘編自:中商情報網 201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