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霞 姚琳 馬英麗
摘要 桔梗是一種藥食兩用的臨床常用中藥。該文在廣泛查閱文獻基礎上,對桔梗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栽培等方面進行綜述,為桔梗的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科學資料。
關鍵詞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栽培
中圖分類號 S5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16-04976-02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 DC.]為桔??疲–ampanulaceae)桔梗屬(Platycodon)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根入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釋其名曰:“此草之根結實而梗直,故名桔?!?。桔梗性平,味苦、辛,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和排膿等功效,主要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喑啞和肺癰吐膿等癥[1]。桔梗是一種藥食兩用的臨床常用中藥,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以東北、華北產量較大,華東地區(qū)質量較好。筆者對桔梗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栽培等方面進行綜述,以期為桔梗的深入研究和深度開發(fā)提供參考。
1 化學成分
研究發(fā)現,桔梗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包括皂苷、黃酮、多糖、脂肪酸、甾體、聚炔、氨基酸以及揮發(fā)油等。
1.1 皂苷類 皂苷類成分是桔梗的主要活性成分和特征性成分。到目前為止,從桔梗根中共分離得到40余種皂苷,均為五環(huán)三萜齊墩果烷型衍生物。根據其皂苷元母核化學結構的變化規(guī)律,將其主要分為桔梗酸(platycodic acid)類、桔梗二酸(platcogenic acid)類和遠志酸(polygalacic acid)類[2]。C3-OH是這些皂苷糖苷化的主要位置,C28糖酯化所連接的糖的不同表現了桔梗皂苷化學結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而且,桔梗皂苷具有不穩(wěn)定性,容易水解成甲酯化形式的次級苷。
1.2 黃酮類 桔梗中黃酮類成分主要存在于桔梗的地上部分,主要為二氫黃酮、黃酮及黃酮苷類化合物。從日本產桔?;ㄖ蟹值?種花色素,為飛燕草素-二咖啡酰蘆丁醇糖苷(platyconin),是最早從桔梗中分離得到的黃酮類化合物。在桔梗種子中分離出5種酮類化合物,分別是黃衫素[(2R, 3R)-taxifolin]、(2R, 3R)-黃杉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flavor-platycoside)、槲皮素-7-O-葡萄糖苷(quercetin 7-O-glucoside)、槲皮素-7-O-蕓香糖苷(quercetin 7-O-rutinoside)以及木樨草素-7-O-葡萄糖苷(1uteo1in 7-O-glucoside)[3]。
1.3 酚類 研究者從韓國產桔梗根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離出2種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酚類化合物[4],從波蘭產桔梗的地上部分分離鑒別出12種酚酸類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1.4 多聚糖 桔梗中含大量由果糖組成的桔梗聚糖(platycodonin),已經鑒定結構的有桔梗聚糖GF2~GF9;此外還含有大量的菊糖。
1.5 甾醇類 桔梗根中含α-菠菜甾醇、菠菜甾醇及其葡萄糖苷、Δ7-豆甾烯醇、β-谷甾醇和白樺脂醇等甾醇類化合物[5]。
1.6 脂肪酸 桔梗根中含油0.92%,且多為不飽和化合物。脂肪酸中亞油酸含量達63.24%,軟脂酸的含量為29.51%;此外還含有棕櫚酸、油酸、硬脂酸和亞麻酸等。
1.7 其他成分 桔梗中還含有16種以上的氨基酸,包括8種必需氨基酸。其含有17種以上的無機元素,包括8種必需微量元素,其中Cu、Zn、Mn含量均較高。此外,桔梗中還含有揮發(fā)油和聚炔類等成分。
2 藥理作用
2.1 止咳平喘祛痰作用 孫荏苒等研究發(fā)現,桔梗皂苷膠囊有明顯的抗炎止咳平喘作用,對慢性支氣管炎有一定的預防與治療效果,這可能與其抗氧化有關[6]。粘蛋白是支氣管的分泌物,可作為衡量祛痰效果的指標之一。Shin CY等研究發(fā)現,桔梗皂苷D(Platycodin D, PD)和PD3在體內外均能增加大鼠和倉鼠呼吸道粘蛋白的釋放[7]。
2.2 抗炎鎮(zhèn)痛作用 桔梗能顯著治療特應性皮炎NC/Nga小鼠過敏性炎癥樣皮膚損傷[8]。在甩尾法試驗中,PD的鎮(zhèn)痛作用呈藥物劑量依賴性,進一步研究發(fā)現其作用機制與阿片通路無關,與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下行通路有關[9-10]。
2.3 降血脂 桔??傇碥諏Ω咧暳衔桂B(yǎng)的Wistar大鼠有明顯的降血脂作用,其中高劑量組最顯著[11]。吳敬濤等通過測定高脂血癥大鼠模型血清中載脂蛋白AI(ApoAI)水平和載脂蛋白B(ApoB)水平等血清學指標,發(fā)現桔梗皂苷能夠顯著調節(jié)血清指標,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生理功能[12]。
2.4 抗肥胖作用 PD可以通過降低脂質的積累來達到控制肥胖的目的,作用機理可能是其能夠減少與AMPK通路相關的脂肪形成因素的表達[13]。
2.5 抗腫瘤作用 PD能顯著抑制白血病細胞K562的增值并誘導其凋亡,呈時間劑量依賴性,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線粒體途徑誘導細胞凋亡[14]。Yu J S等研究發(fā)現,PD對人乳腺癌細胞有抑制作用,與細胞凋亡信號調節(jié)激酶1的活化與內質網應激反應途徑有關[15]。
2.6 免疫調節(jié)作用 桔梗水提取物能濃度依賴性地刺激巨噬細胞的增殖,增強其吞噬功能與機體的免疫應答能力,表明桔梗是一種潛在的巨噬細胞功能增強劑[16]。Xie Y等研究發(fā)現,桔梗皂苷D2能通過調節(jié)Th1/Th2細胞因子表達來促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誘導的小鼠的免疫反應,有望成為有潛力的乙肝疫苗佐劑[17]。
2.7 降血糖 陳美娟等研究發(fā)現,桔梗水提醇沉上清部分能夠通過提高鏈脲菌素致糖尿病大鼠的胰島素敏感性,部分修復胰腺損傷,進而改善其糖耐量水平[18]。Kwon D Y等研究發(fā)現,桔梗皂苷可提高糖尿病大鼠肝臟胰島素的敏感性,激活胰島素信號,以減少脂肪儲存,來改善大鼠體內葡萄糖平衡[19]。
2.8 保肝作用 桔梗水提物對膽汁郁積造成的肝損傷和對硫代乙酰胺造成的小鼠爆發(fā)性肝功能衰竭都有保護作用[20-21]。
2.9 其他藥理作用 臨床上桔梗用于呼吸系統疾病為多。最近有學者研究發(fā)現,桔梗總皂苷能顯著抑制體外肺炎支原體的生長繁殖[22]。
3 栽培技術
桔梗市場需求量極大,而野生桔梗資源已經枯竭,市場上的桔梗多為人工種植的產品。因此,研究影響桔梗生長的相關因素,對于提高桔梗的產量和保證桔梗藥材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3.1 繁殖方式對桔梗產量的影響 桔梗主要用種子進行繁殖,也可以進行根頭繁殖。種子繁殖在生產中有直播與移栽2種方式;其中直播方式的產量更高,且產品的質量比移栽的要好,故生產上多用直播。
3.2 種衣劑處理對桔梗出苗率及幼苗性狀的影響 旬洋等研究了不同種衣劑對桔梗的出苗率和苗素質的影響,結果發(fā)現士林神拌種王表現最好,其次是噻蟲嗪和丁戊福美雙[23]。該研究為篩選出適于在桔梗栽培生產中應用的種衣劑奠定了理論基礎。
3.3 種植密度對桔梗產量的影響 楊全等通過不同密度處理對桔梗光合生理特性以及產量的影響進行研究,研究認為桔梗最佳種植密度為行株距20 cm × (10~15) cm,在此行株距下可獲得最高產量[24]。
3.4 光照對桔梗產量的影響 楊全等對桔梗的光合生理特性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桔梗屬于典型的陽性植物,對光照的適應性較強,在生產上應該選擇光照條件好的地塊,合理密植,以提高桔梗的產量[25]。
3.5 生長調控技術對桔梗產量的影響 研究表明,桔梗的花期長,開花多,預蕾與花果的生長要耗費大量的營養(yǎng),不利于根的增重,因此可以在不需要留種的生產田把花蕾全部摘除,且越早摘除越好[26]。
3.6 施肥方式對桔梗產量的影響 李松等對桔梗的吸肥規(guī)律進行研究,認為人工栽培桔梗需施足底肥,后期少量施肥,這樣可以提高桔梗的產量且合理施肥[27]。
4 小結與展望
桔梗是一味療效確切、市場需求量大的傳統中藥,在對桔梗進行深入研究和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時,其毒效性亦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研究發(fā)現,桔梗皂苷具有溶血作用,高濃度桔梗會導致中樞抑制,心功能下降、心率遲緩以及致畸致死等現象。桔梗主要以其根入藥,生長年限長,莖葉多丟棄,最近有學者對其莖葉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桔梗莖葉各部位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尤以生物堿部分抗炎效果最好[28]。因此,開發(fā)桔梗新的藥用部位,以期合理利用桔梗資源。同時,桔梗的藥用價值有待更深入的研究開發(fā),使其更好地服務于人類健康事業(yè)。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196.
[2] 何美蓮,程小衛(wèi),陳家寬,等.桔梗皂苷類成分及其質量分析[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5,6(6):457-459.
[3] INADA A,MURATA H,SOMEKAWA M,et al.Phytoehemical studies of seeds of medicinal plantsII,A new dihydroflavonol glycoside and a new 3methyl1butanol glycoside from seeds of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DECANDOLLE[J].Chem Pharm Bull,1992,40(11):3081-3083.
[4] LEE J Y,YOON J W,KIM C T,et al.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henylpropanoid ester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DC.[J].Phytochem,2004,65(22):3033-3039.
[5] 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萍汲霭嫔?,1977:1775.
[6] 孫荏苒,張滿云,陳勤.桔梗皂苷膠囊抗炎止咳平喘作用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0,26(4):27-29.
[7] SHIN C Y,LEE W J,LEE E B,et al.Platycodin D and D3 increase airway mucin release in vivo and in vitro in rats and hamsters[J].Planta Med,2002,68(3):221-225.
[8] PARK S J,LEE H A,KIM J W,et al.Platycodon grandiflorus alleviates NCBinduced atopylike dermatitis in NC/Nga mice[J].Indian J Pharmacol,2012,44(4):469-474.
[9] CHOI S S,HAN E J,LEE T H,et al.Antinociceptive profiles of platycodin D in the mouse[J].Am J Chin Med,2004,32(2):257-268.
[10] CHOI S S,HAN E J,LEE T H,et al.Antinociceptive mechanisms of platycodin D administered intracerebroventricularly in the mouse[J].Planta Med,2002,68(9):794-798.
[11] 徐麗萍.桔梗總皂苷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7,7(8):224-236.
[12] 吳敬濤,王建軍,湯衛(wèi)東,等.桔梗皂苷對高脂大鼠血清指標的調節(jié)[J].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4(1):68-70.
[13] LEE E J,KANG M,KIM Y S.Platycodin D Inhibits Lipogenesis through MPKαPPARγ2 in 3T3L1 Cells and Modulates Fat Accumulation in Obese Mice[J].Original Papers,2012,78:1536-1542.
[14] 代群,葛宇清,王海兵,等.桔梗皂苷D抑制人白血病細胞株K562的增殖和誘導凋亡的作用[J].浙江中藥雜志,2011,46(12):91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