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老陳
很多年后,我們或許再也想不起誰是“卑鄙的我”,記不清“神偷奶爸”到底如何從神偷變身奶爸,但我們卻很難忘記一群戴著護目鏡的黃色小藥丸——曾經(jīng)萌翻過我們的大配角小黃人。
從第一集起,小黃人就仿佛是神一樣的存在:它不是一個配角,而是烏泱泱的一群;它們身份奇特,既像是格魯?shù)膯T工,又像是他的家仆;它們造型極簡到缺鼻子少耳,直筒身材,珠圓玉潤;它們穿工裝褲,戴護目鏡、安全帽,看起來像產(chǎn)業(yè)工人;它們說話咿咿呀呀,無人能懂,但表情擬人得傳神,隨時引人發(fā)笑;它們性格超二,心智幼稚,粗心且愛耍小聰明……
到了本集,它們仗著擁躉萬千之勢,戲份大增,蠢萌指數(shù)飆升。
影評人貝琪·莎奇在《洛杉磯時報》撰文認為,這部續(xù)作在人氣上超越前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制作者們對兒童鬧劇的動畫模式進行了聰明的改造,兼顧了成人觀眾與兒童觀眾的胃口。確實如此,同樣是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雖能收獲幼童傻笑,卻極少擁有成人觀眾。老少咸宜,雖不是每部動畫片的必然選項,但如果真有人做到了老少通吃,畢竟更是高手。小黃人便是這樣一群能同時取悅各年齡段觀眾的存在。
小黃人的火爆,也反映出觀眾審美情趣對“極簡主義”的回歸,不管是外形還是人物設定上,觀眾已對華麗炫目的畫風和高大上的形象產(chǎn)生審美疲勞。影片導演雷納德就曾坦言,他和該片另一位導演皮埃爾都鐘情于“老式卡通”,喜歡那種傻傻的搞怪方式。而這正是現(xiàn)在很多動畫長片越來越稀缺的元素。小黃人的設計,是影片對經(jīng)典卡通的一次復古和懷舊的嘗試。從效果來看,它無疑是成功的,觀眾或許并未意識到自己也具有懷舊傾向,但征服他們的確是一群沒心沒肺的小藥丸。
小黃人的逆襲,再次證明:出彩的配角也能成為一部電影的代表并為觀眾喜愛和難忘。與《冰川時代》中那只松鼠的逆襲相仿,它們都是那種對食物毫無抵抗力,沒有語言,足夠原始和簡單的角色。雖然這種“喧賓奪主”的情況,可能創(chuàng)作者也始料未及,但是否也說明一點,他們在創(chuàng)造每一個角色時都是如此用心,以至于配角都那么有戲出彩,招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