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艷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杰出的女詞人.其在詩、詞、散文等領域也有成就,但她最擅長的,成就最高的還是詞。她被尊為“婉約之宗”,其詞被譽為”易安體”。清代文學家王士禎之評:“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唯幼安稱首?!辈煌纳鐣詈蛡€性心理歷程,使李清照的詞在各個時期表現(xiàn)出迥異的風格。
一、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下,詞風活潑靈動
李清照前期生活無憂無慮,生活環(huán)境舒適優(yōu)越,家庭完整幸福,所以其前期作品風格比較明快、清新、俊朗,有很多寫閑適之情、愛戀之意、山水之美。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人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崩钋逭找运赜械陌酌枋址鑼懥怂缙谏倥畷r代歡快的生活。情趣盎然,境界迷人,寥寥數(shù)語,給人以美的享受。透過這首詞作,我們看到了一位無拘無束、天真爛漫、率真灑脫的少女形象。
前期中一首《如夢令》非常有名: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非常有韻律的一首小詞,含蓄而且委婉。開頭的“雨疏風驟”概括了昨夜暴風驟雨的情景,也啟迪了下文“試間卷簾人”擔心花兒是否被摧殘。然作者卻不同意卷簾人的回答—“海棠依舊”,自道“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北砻嫔想m是在說花的殘損,經(jīng)一夜的風吹雨打,應該是葉子多了花少了,其實也寫出了作者主觀上紅顏易老的感觸。全詞字面上雖無一“愁”字,但卻在那字里行間透露著一種對人生、對社會的苦悶。特別是“綠肥紅瘦”一語,以“肥”、“瘦”二字描寫出了風雨過后,花葉的外形和意態(tài)。但卻意外有意,可見她表達的婉約。
前期的作品還有《一剪梅》(紅藕香殘玉覃秋)表達了對丈夫的思念?!队駱谴骸罚t酥肯放瓊苞碎)借對紅梅未來命運的關注,寄寓了作者本人因受新舊黨爭株連,朝不保夕的身世之嘆。《點降唇》(跋罷秋千)向人展示了她作為待字少女的內(nèi)心世界。《鶴鴿夭》(暗淡輕黃體性弱)通過對以香取勝的桂花的褒獎,暗示其自身內(nèi)美之所在,也表現(xiàn)了作者那種得意自負的心態(tài)和情緒。
李這時期的詞語言歡樂明快,感情清新自然,具有聰明活潑的率真美。并以女子特有的細膩心理和藝術手法.成功地開創(chuàng)了一種自然清麗、深婉蘊藉的藝術境界。
以通俗易懂的白描手法抒寫真性情。
二、幸福美滿的婚后生活,詞風溫馨纏綿
愛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當李清照滿載著閨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愛河時,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層樓,為我們留下了一部愛情經(jīng)典。夫婿趙明誠是一位翩翩少年,兩人又是文學知己.情投意合。趙明誠的父親也在朝為官,兩家門當戶對。更難得的是他們二人除一般文人詩詞琴棋的雅興外,還有更相投的事業(yè)結(jié)合點——金石研究。像陸游的《釵頭鳳》為我們留下愛的悲傷一樣,李清照為我們留下了愛情的另一端一愛的甜美。愛情使得新婚燕爾的李清照文思泉涌,一首首佳作紛至沓來,她在詩作中大膽表露自己的情感,表達了一個新婚女子特有的真摯纏綿的柔情。如《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替,徒教郎比并看.
婚后不久,趙明誠經(jīng)常要外出游學,為官,這就給多情的李清照帶來極大的悲愁和苦悶,于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傾訴于筆瑞,并以她特有的女性視角和女性筆觸去感悟人生,去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因此她的詞就格外真摯細膩,委婉動人,女性的柔情美在詞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聳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月毩闼粤?,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三、以夸張的手法描寫情思,愁腸欲斷
李清照在詞作大量運用了夸張的手法來表達情感。如《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瀟瀟微雨聞孤館。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痹~作寫于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秋天,時趙明誠被任命為萊州守,李清照從青州赴萊州途中住宿昌樂縣騷館時寄給其家鄉(xiāng)姊妹的。詞人通過自青州赴萊州途中的感受,表達希望姐妹寄書東萊、互相聯(lián)系的深厚感情。詞中“唱到千千遍”以夸張手法,極力渲染離別場面之依依不舍。
《念奴嬌》是描寫閨情的佳作:
蕭條庭院,又抖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吉日春寒,簾垂四面,玉蘭千墉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戀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意。日高煙數(shù),更看今日晴未?
此詞書寫春閨懷人之情,而以寒食節(jié)前的“惱人天氣”相烘托使其情感的起伏與天氣的變化在作者精心構(gòu)置的藝術時空中同步進行,造成情景相生的藝術效果。其中,“春寒”回應“蕭條”,“簾垂”繽合“門閉”,“新夢”遙接“心事”,細針密線,頗覺工致。篇末宕開一筆,拓出新境:簾外“清露晨梳,新桐初引”,勾起她的游春之意;但隨即又擔心能否云散天晴。用筆忽遠忽近,時開時合,曲盡人物乍喜乍悲,倏陰倏晴的心理變化。
又如《點絳唇》:“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這是一首借傷春寫離恨的閨怨詞。詞人將“一寸”柔腸與“千縷”愁思相提并論,運用夸張的手法,使人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壓抑感,仿佛她愁腸欲斷,再也承受不住總之,特定的社會生活及個性心理歷程對李清照的詞風的影響,使李清照的詞在不同時期呈現(xiàn)出風格迥異的美:由活潑靈動、溫馨纏綿到凄冷孤獨、大丈夫氣。藝術上更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描寫抒情真摯感人,意境幽美深遠,語言曉暢而富有音樂美,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