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需,山西芮城縣人。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青年文學(xué)》《星星》《綠風(fēng)》《詩潮》《詩歌月刊》等百余種報刊發(fā)表作品,著有散文詩集《站在遠方眺望》《拐個彎是村莊》。作品先后被《中國年度散文詩》《中國年度散文詩精選》《中國年度優(yōu)秀散文詩》等三十余種選本轉(zhuǎn)載。
一棵草站在黃昏里
一棵草站在黃昏里。
黃昏遼闊,一棵草多么渺小!
遼闊的黃昏還在遼闊;渺小的一棵草還在渺小。
但,最終,遼闊卻趨于黑暗的深淵。
或可說虛無。
而一棵渺小的草,正因為它對存在的無所謂。所以,即使黑暗再深,它仍在唱著自己亙久的歌。
無所謂,才是真存在!
一孔廢棄的土窯洞
在我老家的隔壁,有一孔廢棄的土窯洞。
好多年了,它還在那里。陪伴它的只有時間和風(fēng)。
但,時不時,我都會聽到它的嘆息;
時不時,我都會聽到它獨自發(fā)出的一種空蕩蕩的回響。
它是放不下昔日的主人?
還是,那些曾經(jīng)忽輕忽重的印痕,至今仍纏繞得它喘不過氣?
土窯洞無言。
仿佛,一種過程的歸屬,最終竟是如此簡單和沉靜
——沉靜至 有或者無!
老渡口
歲月遠去,老渡口還在。靜靜的。
這時,此處只剩下風(fēng)。風(fēng)用它的腳步,把一些往事踩亮又踩滅。
流殤的河水平緩、散漫,像一張被揉皺的泛黃的紙。
河道里已沒有了船。
河道里已沒有了船老大。
還有,站在渡口用思念等待的,我貌美如花的姑姑。
暮色罩著老渡口。
誰站在風(fēng)里,吼破了嗓子唱道: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桿哎,
九十九個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
曠野無邊
曠野無邊。無邊的曠野上有雷的回眸,
有鳥的歌唱,秋葉的曼舞,
有生命遺落的悲愴和嘆息。
我站在曠野上,曠野上只我一個人。
遠處,有河流的喧囂,有山脈的起伏;
近處,有炊煙橫斜,夕陽的余暉,照著一座村莊的輪廓,如夢如幻。
這時,田地吹來果香,一棵白楊樹的葉隙落下細碎的時光的碎片。
我想起的那人,至今還躺在一塊木板床上,顯得那么安寧。
他背負過72個秋天的重量,最終卻比一枚落葉還輕。
站在無邊的曠野,我握握自己的左手,也許右手。
我深深的內(nèi)心,不知是該舉重若輕,還是該舉輕若重?
遠 處
遠處,水流平緩,陽光明亮。一岸的毛草花,與風(fēng)共舞。今天,我是那只迷途的羔羊,走向你。從此,我將學(xué)會包容。包容曾經(jīng)痛恨的一切惡,和你一穗毛草花搖曳的暖。
露珠,一滴滴露珠,都是一種接近的真實,接近著一種悲憫的情懷。
我想,在我靠近你時,是否就靠近了一顆安歇的靈魂。靈魂,在每一個遠處,都閃爍著善良的光芒。
遠處,我在我的村莊晾曬著我的糧食。爺爺,提一盞月亮的燈,照著我回家。
我懷抱我的笛子,在吹。
草木很低,我主宰著低處的自己。
風(fēng)一遍一遍吹,吹出我淡藍的思想;
風(fēng)一遍一遍吹,我的心里裝著父親丟下的那片潔白的月色。
我在我的遠處了。
一河岸的毛草花,也向我深深彎下腰來。
喜 歡
喜歡黃河里的一滴水,我皮膚一樣的水,它在我的生命里滋潤著我永遠的渴。
喜歡肥美的草和方言壓低的一處處屋檐。
喜歡那棵蒼老的棗樹,開著碎碎的花,把我的童年映淺,懷揣星星一樣的夢,出走。
(爺爺說:我是從門前的那條河里撈上來的。)
喜歡紅高粱在農(nóng)歷里那樣的紅。懷揣秋色,就像一個少年懷揣著秋風(fēng)里站著的那個稻草人,在黃昏里站成我遙遠遙遠的遠方。
讓一群麻雀在天空飛過。
飛過了一個世紀的麻雀,還在飛。
(黃昏里,是誰在喊我。喊聲比風(fēng)跑得還快。眨眼就無影無蹤了。)
喜歡一條古老的蛇。它在蒼茫的河道旋舞,就像爺爺這個老艄公,撐起那葉被歲月染黑的帆,讓風(fēng)的爪撕來扯去。
巷道黑透。
舊磨坊,舊井臺,還有打麥場上那渾圓的碌碡。不見了,不見了。
(我沒有變成爺爺眼里的那條龍。)
我開始喜歡讀詩和寫詩。
我在城里成了一條城里草色的小蛇,躲避紅綠燈,躲避酒肉穿腸過,躲避停留在臉頰上的笑容……
我開始喜歡孤獨。
我開始喜歡懷想。
(偶爾,在幾個安靜的晚上,隔著又圓又大的月亮,常常,我都會嗅到老屋門前那碎碎的棗花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