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強
摘 要: 虛功原理是伯努利首先提出的解決靜力學問題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變靜為動,思路奇特,不失為一種優(yōu)秀的解題方法。本文就幾個例子將該法與常規(guī)法進行比較,旨在使學習者對該法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關鍵詞: 虛功原理 力的平衡法 靜力學問題
如圖1所示,一根2m長的棒,一端被支撐著,在棒的中間有一個60N的重物,離支點0.5m處還有一個100N的重物。假如不考慮棒的重量,為了保持它的平衡,我們要在棒的另一端加多大的力?假設在棒的另一端放上一個滑輪,并在滑輪上懸掛一個重物W,為了使棒平衡,W應該是多重?我們設想W落下任意一段距離,為了簡便起見,假設它下降了4cm,那么這兩個重物要升高多少呢?棒的中心升高了2cm,而離固定端0.5m處的那一點升高了1cm,所以各個重物與高度的乘積之和不變。這個原理告訴我們,W乘以下降的4cm,加上60N乘以升高的2cm,再加上100N乘以升高的1cm,其和必定是零:
-4W+2×60+1×100=0,W=55N
這就是說,為了使棒平衡,必須加上一個55N的重物。用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得出“平衡”定律——復雜的橋梁建筑的靜力學,等等。這種處理物體的方法稱為“虛功原理”,因為為了進行這種論證,我們必須“設想”系統(tǒng)移動一下——盡管它實際上沒有移動,甚至不能移動[1]。下面我們應用該原理解決幾個實際問題。
圖1 圖2
討論:1.虛功原理法解題思路獨特,變靜為動,是解決靜力學的一種優(yōu)秀方法;
2.從例一、例二可以看出,對于某些題目,虛功原理法未必是最簡單的方法,卻是一種重要的解題方法。提高學生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就是一題多解,多一種方法就多一分能力,所以筆者認為在物理教學中適當介紹虛功原理很有必要。
參考文獻:
[1][美]費恩曼.費恩曼物理學講義.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6:37-38.
[2]新編物理奧林匹克教程.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293-295.
[3]程稼夫.中學奧林匹克物理教程——電磁學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