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若
相比真正的科幻電影,呂克·貝松的《超體》倒更像是部愚蠢的“超級英雄”公式片。影片的劇本既未能刻畫好角色的性格,也沒能從優(yōu)秀的漫畫原作中提取出清晰的人物動機。雖然頂級的國際明星陣容,以及導演過去在動作片方面的成功(哪怕已經(jīng)逐漸被人淡忘),應該會讓這部《超體》取得不錯的票房,但評論和口碑或許會讓該片在開局強勁的首周末后走不了太遠。
影片主角露西是在臺北求學的派對女郎,由于新男友惹上麻煩,她被迫成為了毒梟姜(崔岷植飾)運輸毒品的爪牙。一大袋名為CPH4的超級毒品被縫入了她體內(nèi),等著運到歐洲的新市場。但是當露西被主子虐待時,袋子出現(xiàn)了裂口,部分毒品進入了其身體,并激活了她從未觸及過的大腦區(qū)域。電影在露西和研究員薩繆爾·諾曼(摩根·弗里曼飾)在巴黎的學術演講間來回切換。后者提出的假說正好在前者身上印證:人類大腦這臺神奇的超級電腦,潛力比現(xiàn)在多開發(fā)出10%會怎樣?
在露西轉(zhuǎn)變初期,電影中開始出現(xiàn)大量動作場面,其中不乏少數(shù)動人場景。在手術臺上,她要醫(yī)生將剩下的毒品取出來,并拒絕打麻藥。手術途中,她還給自己的母親打電話,“媽媽,我能感覺到一切。”露西的情感體驗甚至追溯到了她出生的時刻,然而這卻是她在影片中表現(xiàn)出人類情感的最后時刻。從此之后,約翰遜的表演越來越理性和冷血。貝松沒有讓她像在《皮囊之下》里一樣令人信服地演繹一個外星人,但導演顯然也不想讓她成為一個普通人。為了追剿其余的毒品,露西來到巴黎。在這里,她要讓諾曼博士見識一下后者理論如何成為現(xiàn)實。當然觀眾難免會納悶:既然她可以在幾分鐘之內(nèi)就閱讀完他那上千頁的研究成果,且能力已遠超諾曼的理解范圍,露西又有什么必要這樣做呢?
實際上,之前已有許多電影和小說都曾暢想過:假如人類意識能夠操控整個大腦會發(fā)生怎樣的情況,但幾乎沒有一個設想會像《超體》一樣可笑。電影沒有為露西神乎其神的超能力做出任何解釋,甚至包括時空穿梭和反重力。劇本里不時會出現(xiàn)一兩句真知灼見,但卻總是被一大堆絮絮叨叨的臺詞淹沒。更糟糕的是,對于一部動作電影來說,過多運用“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故事中內(nèi)含的戲劇性。電影開始沒多久觀眾就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壞人能阻擋露西。既然她只消一揮手就能讓整個屋子的人昏睡過去,那么當黑幫拿槍指著露西時,我們干嘛還要為她擔心呢?
當然,電影偶爾也試圖讓觀眾理解露西的追尋之路,比如,盡管她不需要那名法國警察的協(xié)助,但卻仍然將他留在身邊,以提醒她逐漸喪失的人性。然而大量富于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打斗場面卻讓人感覺在電影的大多數(shù)時間里,遠離了這些人性表達。盡管影片最后通過幾句臺詞暗示露西最終找到了全部答案,但是《超體》卻從未告訴我們,問題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