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景物,會由于觀察者觀察距離和角度的不同,而在視覺上產(chǎn)生不同的反映,這種現(xiàn)象就是透視現(xiàn)象。而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理就是透視原理。研究透視現(xiàn)象和其產(chǎn)生的原理,從而掌握使之能在平面上用線來表現(xiàn)其規(guī)律的方法,使畫面可正確地表現(xiàn)出物體遠近之間的層次關系,帶給觀察者獲得立體、有深度的空間感覺。將其應用于現(xiàn)代影視作品包裝封面設計中,不僅可以增加包裝封面的內涵和欣賞性,同時能夠突出影視作品最具特色的要素,使其以獨特的個性和優(yōu)勢在其他影視作品中脫穎而出,從而獲得更高的關注度。
關鍵詞:透視原理 影視作品包裝封面 中西方繪畫 散點透視
影視作品的包裝封面承擔著推銷作品、傳遞信息的重要使命。它需要幫助影片在激烈的影視市場競爭中獲得更高的識別度,來吸引人群和達到宣傳作用,從而增加影視作品的銷量。
透視原理應用于繪畫領域,能帶給欣賞者獨特的視覺感受,應用于現(xiàn)代影視作品包裝封面設計中,也能產(chǎn)生出其不意的效果,不僅可以增加包裝封面的內涵和欣賞性,同時能夠突出影視作品最具特色的要素,使其以獨特的個性和優(yōu)勢在其他影視作品中脫穎而出,從而獲得更高的關注度。
一、透視原理在中西方繪畫中的產(chǎn)生與應用
透視是西方寫實繪畫藝術的主要形式法則之一,透視方法的產(chǎn)生是與人的視覺原理研究密不可分的。在視覺錐體的概念產(chǎn)生后,藝術家就運用焦點透視理論,即通過一塊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將所見景物準確描畫在這塊平面上,之后在平面畫幅上根據(jù)一定的原理,用線條來顯示物體的空間位置、輪廓和投影。透視原理的運用是整個西方傳統(tǒng)繪畫的一大特色,因為透視方法在其表層影響了畫作質感、量感及肌理等,在里層則是反映物體構成關系的結構解剖學。正是這種系統(tǒng)的透視學反映了物體的空間關系,使繪畫藝術的技法和內涵都更上一個層次。
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散點透視也是運用較多的一種手法。它是指中國畫的構成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時間和空間相結的一種表現(xiàn)方法。例如著名的《富春山居圖》就運用了散點透視法來表現(xiàn)近景與遠景的關系,畫中的山水形象層層相疊而成,沒有相對大小之分,前景不擋后景,而相互連接,在欣賞者的視覺感受上產(chǎn)生無限的展開。
總之,中西方繪畫都很重視對透視的研究。散點透視畫面的組合,讓畫家可以打破空間的局限,透視是具體的形式,也是一件作品形式美的集中體現(xiàn),因此透視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透視原理在影視作品包裝封面中的應用
(一)透視原理在包裝設計效果圖中的應用
在包裝設計中,繪制效果圖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產(chǎn)品包裝的形、色、質等綜合效果進行預現(xiàn)的設計。由于包裝設計是運用美學藝術進行平面的外觀美化,而產(chǎn)品的外形通常是空間的幾何形體,所以在繪制效果圖與制作輪廓時,必須要準確符合透視原理,從透視投影的角度考慮立體效果和平面效果的關系,這樣才能制作出正確的效果圖。
在效果圖制作中,透視形式就突破了最初在繪畫藝術中的應用,它解決了形狀、線條、色彩等視覺效果在空間角度發(fā)生變換時會產(chǎn)生偏折的問題。就回轉體類包裝容器而言,如果設計時的畫面效果是平面的, 那么當貼在回轉面上時畫面一定會發(fā)生扭曲,結果會破壞視覺美感。而一般的影視作品光盤的包裝盒雖然是規(guī)則的長方體,其表面沒有回轉面,但是在其棱和角這類空間發(fā)生轉變的細節(jié)處,包裝的畫面也會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扭曲。這需要引起包裝設計師的注意。在設計時要考慮包裝盒的實際尺寸,盡量調整圖形或文字的位置,避免被邊界處的轉折所影響?;蛘叱浞掷猛敢曉?,將空間的轉換變?yōu)樾纬瑟毺匾曈X效果的有利因素,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的設計。
(二)在包裝封面形象中的應用及其優(yōu)勢
透視原理在包裝封面形象中的應用在影視作品包裝封面中,既需要通過獨特的視覺感受吸引人們的觀賞興趣,又要做到符合作品的內容情節(jié)、人物形象,這是設計者要重點研究的。
1.焦點透視
焦點透視反映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的視覺經(jīng)驗,即同一個物體在遠處看上去小,而在近處就會變大;距離相等的兩個物體,遠看時間隔小,而近看時間隔大,這就是所謂透視現(xiàn)象。包裝封面想要達到真實的視覺效果,就要充分利用透視原理來表現(xiàn)景物的空間關系,使人、物、景搭配合理,比例科學,并且各自形成自己的節(jié)奏,帶給欣賞者美的感受。
影視作品包裝封面設計的一大重點是要體現(xiàn)作品的內容情節(jié)、人物形象,所以凸顯主要人物或者其他實物線索,就可以運用焦點透視法。它除了有寫實的優(yōu)點,還有突出主題的效果。所以焦點透視法在影視作品包裝封面中的應用也是極廣的。
2.散點透視
散點透視是指不是從一個特定的視點去表現(xiàn)景物,將之運用于影視作品包裝封面,可以同時體現(xiàn)許多形象,反映影視作品中幾個同等重要的元素,例如人物角色、建筑景觀等。相較于焦點透視法只能表現(xiàn)一個確定的視點周圍的景物,散點透視法能忽略掉近大遠小的原則,從而將其他同時需要突出的形象也體現(xiàn)出來,對全面、豐富地表現(xiàn)該作品的內容有極大的幫助。
3.三遠法
三遠法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技法,讓畫家可以安排景物形象使其有起有伏,給畫面帶來整體上的節(jié)奏感與和諧感。雖然三遠法在繪畫長卷中運用較多,但是在影視作品包裝封面設計中,仍可用于表現(xiàn)山川等連續(xù)壯大的景物。于有限中見到無限,再從無限中回歸有限,如此回旋往復,節(jié)奏鮮明,可以增強畫面的感染力。
4.反透視
反透視,即故意違反透視近大遠小的規(guī)律,這種透視能創(chuàng)造出畫面中的物或者人向觀賞者走出來的視覺感受,而不是讓欣賞者進入畫面的深度。反透視雖然不能表現(xiàn)出畫面的立體感,但是卻能使畫面產(chǎn)生特殊的藝術感,給欣賞者帶來獨特的視覺享受。
從以上介紹的這些透視方法,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所有透視方法都服從于設計者對畫面的表現(xiàn)要求,設計者要做的就是根據(jù)實際需求來選擇運用合適的透視手法。相對的,使用透視法時絕不能一成不變、刻板地嚴格按照某一種透視原理進行創(chuàng)作,否則創(chuàng)作出的往往是呆板而無趣的作品。
三、透視原理在影視作品包裝封面中應用的意義
(一)突出影視作品的情節(jié)或人物主體
焦點透視法有突出畫面主體的作用,這就幫助解決了影視作品包裝封面的一大任務。如今在影視市場中,影片的年產(chǎn)量已足夠使人目不暇接,如果包裝在傳遞信息方面含糊不清的話,就會導致無人問津的結果。因此,包裝封面要避免晦澀的、隱蔽的設計,以傳達影片信息為主,合理安排封面上的所有形象,做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楚,使觀者一目了然。這一點可以通過利用透視原理來完成,增強包裝封面的易讀性和醒目性,讓人們可以通過觀察包裝封面來快速獲悉作品的主要角色、演員、時代和地點,從而從眾多影片中迅速地識別出來,并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這對便于觀眾識別和為影片宣傳造勢都有促進作用。
(二)新穎的包裝封面能吸引人群,達到宣傳作用
如今,透視原理僅僅體現(xiàn)在畫面的均衡與完整,是不能滿足市場受眾的審美需求的,所以透視原理需要進行更多的美學追求。由于透視原理能幫助實現(xiàn)包裝封面的內容表達,所以透視原理已廣泛在包裝設計領域內被運用。因此出現(xiàn)了同一透視方法被多次使用的現(xiàn)象??紤]到長此以往受眾會產(chǎn)生審美疲勞而無法被吸引,設計師應意識到心理學中的首因效應,探索出新穎的透視方法。通過點、線、面還有色塊的大小分配,給觀賞者新鮮的、別具一格的設計感,從而引發(fā)對影視作品本身的興趣。
同時,通過透視原理的應用來強化影片的信息傳達,可以達到廣告的宣傳作用。例如在包裝封面上著重突出該影視作品的主要演出人員,利用明星效應來吸引觀眾,有時能起到比一般情節(jié)介紹更生動、更顯著的宣傳效果。它就像無聲的推銷員,極力宣傳了該作品的最大看點,傳達了影片的主要信息,能為影片創(chuàng)造更廣的關注度。
(三)增加影視作品的銷量
影視作品包裝封面應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如果設計時視覺關系處理不當,就會產(chǎn)生眉目不清,雜亂無章的結果,也就會對影視作品的關注度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因此,包裝封面設計要利用透視原理來增強吸引力和誘惑力,要能吸引那些從未接受過廣告宣傳的人,讓他們單從包裝封面本身就產(chǎn)生對影片的興趣,并做出購買商品的決定。簡言之,就是要通過透視原理的運用來設計出優(yōu)秀包裝封面,為影片增加收益。
四、結 語
透視學起源于西方繪畫,發(fā)展至今已應用于許多藝術設計領域,例如新興的設計專業(yè)中就有造型設計透視、建筑透視、環(huán)境藝術設計透視等。運用透視原理進行設計創(chuàng)作能夠表現(xiàn)出畫面中物體遠近之間的層次關系,帶給觀察者獲得立體、有深度的空間感覺。在影視作品包裝封面中,更能帶給受眾鮮明的影片特色,說明內容主體。其帶來的結果有提高影視作品的識別度,吸引人群,達到宣傳作用,從而增加影視作品的銷量。
影視作品包裝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求得關注度,包裝封面要適應影片市場競爭的需要,它承擔著推銷作品、傳遞信息的多重使命。為了達到更好地表達效果,封面設計師應充分利用透視原理在包裝中的優(yōu)勢,把影片最具特色的要素,通過藝術語言傳遞給受眾,使其以獨特的個性和優(yōu)勢在其他影視作品中脫穎而出,從而引起人們的注目,獲得收視率或者打動消費者購買欲。
參考文獻:
[1] 何援軍.透視和透視投影變換[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5(04)
[2] 王志成.中西方繪畫中的透視原理對造型語言的影響[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1(19)
[3] 馬連弟,劉運符.透視學原理[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6
[4] 李少林.西方美術史[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郭薇,四川師范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