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阿甘正傳》
這部講述蠢人故事的勵志片卻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大放異彩,學院的評委們忽略了《低俗小說》。后者幾乎革新了美國電影界的語言風格,其經(jīng)典程度完全對得起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同時這一年還有強大的《肖申克的救贖》,它雖然沒有拿到奧斯卡,但卻霸占IMDB評分冠軍的位置至今。最終的結果就是《阿甘正傳》以其無差別無死角的殺傷力征服了太多的觀眾,只能反過來說,不喜歡這部影片的人肯定少于不喜歡《低俗小說》和《肖申克的救贖》的人。
9.《末代皇帝》
學院的評委們似乎都喜歡比較“尊貴”一點的電影,所以那些描述皇家家務事的電影多半能笑到最后。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zhí)導的這部以溥儀為主角的《末代皇帝》看上去無比華貴,但說實話這部看上去很美的電影其實非常一般,特別是和當年獲得提名的其他影片相比。講述媒體人三角戀的《廣播新聞》、描述情欲家庭的《月色撩人》以及捍衛(wèi)家庭的《致命誘惑》都比《末代皇帝》強。
8.《環(huán)游世界八十天》
《環(huán)游世界八十天》根據(jù)凡爾納同名小說改編,然后裝備上各位大牌,其實影片本身是一部很俗氣的好萊塢爛大街喜劇片。當年另外一部獲得最佳影片提名的《巨人傳》卻十分精彩,這部講述石油與欲望的德州電影最后未能拿下最佳影片,但卻對影視業(yè)有著不小的影響。
7.《圣雄甘地》
這屆的評選可能比較困難,因為《圣雄甘地》和《E.T》兩部影片的主角都是一副矮小、禿頂、眼睛閃閃發(fā)光的形象。三十年過去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拍攝的《外星人》仍然是好萊塢著名的科幻童話之一,但是《圣雄甘地》這部平淡、虔誠、單調(diào)的偉人紀錄片卻永遠停留在了三十年前。
6.《英國病人》
《英國病人》這部有著濃郁英國味的慢節(jié)奏電影和其他競選者比起來并沒有太大的優(yōu)勢。當年關于運動和金錢的美國原創(chuàng)電影《甜心先生》其實更具備拿到奧斯卡獎的資格,湯姆·克魯斯在這部影片中發(fā)揮出了最高水平。即使是《冰血暴》也完全有資格拿最佳影片。
5.《與狼共舞》
《與狼共舞》確實是一部講述白人和印第安土著故事的優(yōu)秀電影,但《好家伙》無疑是史上最優(yōu)秀的影片之一,這部馬丁·斯科塞斯的黑幫電影完全具備最佳影片的素質(zhì),而讓馬丁·斯科塞斯等了又等的小金人本來應該提早17年送到他手上。
4.《火的戰(zhàn)車》
回想一下《火的戰(zhàn)車》,人們腦海中出現(xiàn)的估計只有伴隨著80年代電子樂的跑步慢鏡頭,難道就因為片中的兩個不起眼的英國猶太人和蘇格蘭基督教徒贏得了徑賽奧斯卡就要頒發(fā)最佳影片?《烽火赤焰萬里情》很好的利用了美國歷史上的重要時刻,并且劇情曲折有張力,這是一部關于大事件的電影,應該得到一個很大的金人。
3.《莎翁情史》
《莎翁情史》是一部好電影,但這部影片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搶走了《拯救大兵瑞恩》的最佳影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的《拯救大兵瑞恩》毫無疑問是史上最精彩的戰(zhàn)爭電影,沒有之一。當年哈里森·福特在頒獎時揭開信封之后目瞪口呆,很明顯他也覺得這個結果不太公正。
2.《青山翠谷》
《青山翠谷》這部關于威爾士采礦家族的電影明顯是一部被夸大了的影片,即使這部影片有傳說中的一半那么好,它也不能從《公民凱恩》那里搶走奧斯卡最佳影片。后者是當時25歲的奧遜·威爾斯自編自導自演的杰作,手法大膽、極具創(chuàng)新意識,但當時的電影界權威人士估計把這部影片當成一個威脅,而不是革新,《公民凱恩》也因此成為奧斯卡史上最著名的冤魂。
1.《撞車》
《撞車》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片中出現(xiàn)了各個階層的洛杉磯人,被十分精心的安排在各自的故事當中,并與其他的故事形成交叉,而《斷背山》這部講述兩個年輕男人的愛情故事的影片也十分優(yōu)秀,可能比《撞車》略勝一籌,但也許是因為對題材的偏見,最終《撞車》獲勝。
摘自【新浪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