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陸地資源愈發(fā)緊張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把目光投向海洋,被譽為21世紀最具商業(yè)開發(fā)前景的戰(zhàn)略資源——“可燃冰”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如今,蛟龍?zhí)栆言谥袊虾?、東太平洋、西北太平洋等海域執(zhí)行過73次下潛任務,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重點考察“冷泉”(可燃冰的海底出口),并以此為起點,繪制一幅深海的藏寶圖。
可燃冰爭奪戰(zhàn) 天然氣水合物,因其外觀像冰一樣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固體瓦斯”。在可燃冰開采方面,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國走在了世界前列。2013年3月,日本在全球首次實現海底開采可燃冰,并用特殊的技術把可燃冰轉換成甲烷氣體。
據公開數據整理,迄今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大陸地層中,已探明的可燃冰儲量超過16.7萬億噸油當量,相當于全球煤、石油、天然氣、頁巖氣等傳統(tǒng)化石能源探明儲量的2倍以上,夠人類使用1000年。
經略深海要靠自己 日本成功開采可燃冰的消息,迫使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加快了對可燃冰開采研發(fā)的腳步。各國都將可燃冰開采方面的技術視為高度機密。在中美第二次戰(zhàn)略經濟對話簽署的能源合作協(xié)議中,盡管雙方同意在清潔能源技術方面展開廣泛合作,但是可燃冰開采方面的技術合作卻被排除在外。
2013年6月,蛟龍?zhí)柕氖渍灸虾?,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國內海洋油氣資源最發(fā)達的區(qū)域繪制一份海底“藏油圖”。據悉,國內目前對南海的定位是“2020年的另一個深水大慶”。屆時,南海深水區(qū)將建成年產4000萬~5000萬噸油當量能力,相當于大慶油田的年產油量。
除可燃冰之外,中國的南海還蘊藏著大量的油氣資源,同樣需要深海裝備去勘探、開采。參與蛟龍?zhí)栄兄频闹袊爸毓ぜ瘓F公司第702研究所所長翁震平一直在為可燃冰的開采利用而努力?!斑@件事,必須要超前謀劃,要快做。日本花了20多年的時間來研究可燃冰,美國人對于頁巖氣從基礎研究到商業(yè)化開采也用了20多年。創(chuàng)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期不懈的堅持。”
海洋強國:深+遠 蛟龍?zhí)柼剿骱Q蟮囊恍〔?,將引領我國在經略海洋方面邁出一大步。蛟龍?zhí)柛笨傇O計師、702所水下工程研究設計室主任胡震表示,對海洋的勘探開發(fā),探索海洋資源可以為百姓生活的發(fā)展提供更多的食物、水、礦產等資源。
不久前,日本海洋開發(fā)機構與東京大學組成的科研小組宣布,已成功發(fā)現日本南鳥島附近海域的海底泥層中含有高濃度稀土。據稱,這些稀土的濃度最高達0.6%,約是中國稀土礦石的20倍,其總量可供日本國內消費230年。
深海采礦還不止于稀土,還包括石油、天然氣,煤、鐵、銅等固體礦產,海底裂谷噴出的高溫巖漿冷卻沉積形成的熱液礦藏,多金屬結核和富鈷錳結殼,以及可燃冰。
不過,以目前的技術水平,深海采礦耗費太高,有學者甚至指出,深海采礦就像是上月球采礦那么難,商業(yè)化則更遙遠。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技術演進需要時間,資源戰(zhàn)略競爭卻不等人?!笆裁唇泻Q髲妵??一個‘深字,一個‘遠字。在深海和遠洋能靈活自如地運用我們的力量,就是強國?!蔽陶鹌秸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