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伊拉克BerryPicker網站報道稱,在北京郊區(qū)懷柔有一座怪異小鎮(zhèn),像兒童畫那樣色彩絢麗。與中國眾多城市的宜居問題相比,這座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小鎮(zhèn)宣傳口號是“來自阿爾卑斯的美麗傳奇”。到這里有夢想成真的感覺:黃色電話亭、丘吉爾塑像、德式餐館桌上擺著精美餐具,等待著永遠不會到訪的客人……
該鎮(zhèn)已建成約5年了,但缺乏最主要的元素:居民。這里80%的業(yè)主在北京擁有住房。中國富人有多套住房并不罕見。有學者估測,中國15%的城市家庭擁有兩套房或更多。
中國人為何瘋狂買房?由于受控制的股市脆弱而頗具風險,房地產已成為中國的“可替代商品”。為避免貶值,此類住房大都一直空著,“裝修費用很高,若尋求資產增值,就沒必要對外出租?!边@意味著即便是成功的項目,街道和住房仍缺少生機。
《當代中國的山寨建筑》一書作者碧昂卡·博斯克說,中國業(yè)主們正“夢想如何處理他們將所持房產賣出后獲得的財富。”可能的答案?再購買更多的房產。
但此類山寨歐洲村鎮(zhèn)并非個個成功。博斯克說,寶山某北歐新城的外國建筑師就未能考慮到“中國的生活方式或風俗,特別是風水?!鄙虾R蛔℃?zhèn)是另一個失敗案例,“(中國人想要)半木質建筑和中世紀的浪漫”,但(德國)建筑商自以為是地建成德國的現(xiàn)代住宅區(qū),結果沒人愿意去住……
唱衰中國的人稱空蕩的洋“鬼城”是產能過剩的一個證據(jù)。但一些專家不認可這種片面解讀,說“鬼城”被夸大了。事實上,隨著中國的信心與日俱增,這個國家有一天或許會徹底厭棄外國風格。博斯克注意到,中國已出現(xiàn)不少將傳統(tǒng)作為建筑主題的新項目,“當中國完全停止抄襲外國建筑時,我們或許就會擔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