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BBC的熱播英劇《神探夏洛克》播出之前已有不少劇透,但國內眾多腐女影迷們仍然樂此不疲地尋找劇中任何存在“賣腐”可能的細節(jié)。國內“腐女”勢力之大連外媒都吃驚不已。除了BBC外,最近一期的美國雜志《外交政策》也關注了中國的“腐”文化。
“腐女”的由來 “腐女”一詞源自于日語,為喜愛BL(BoysLove)的女性自嘲的用語。腐女的“腐”在日文有無可救藥的意思,腐女主要是指喜歡BL,也就是幻想中男男愛情的女性。當然,大部分腐女也會對真實世界男性間的關系產生遐想,例如:偶像(郭敬明和韓寒)、歷史人物(白玉堂和展昭)等等。更有一些資深腐女,她們平時便具有“不管是2D架空角色還是現(xiàn)實中的人,總之先把男性在腦海里配對并妄想他們戀愛”的惡趣味。但需牢記:腐女普遍的自身性向很正常,自身并不會同性配對。
中國“腐女”火到了國外 許多中國網站上的《神探夏洛克》同人小說把夏洛克·福爾摩斯和約翰·華生寫成了一對。
中國網站上的一個評論這樣寫道:“我今天早上掙扎著從床上爬起來,就是為了看90分鐘我的卷福和華生。基情終于回歸!”“卷福”和“花生”是中國的粉絲給福爾摩斯和他的伙伴華生醫(yī)生取的昵稱。至于說“基情”?好吧,這個詞兒是用來形容中國粉絲腦補這兩個主角之間的愛意時的激動心情。
這還不算什么,最狂熱的粉絲則努力在福爾摩斯和華生之間尋找關于基情潛臺詞的蛛絲馬跡。有大量的中國網站上連載著《神探夏洛克》的同人小說,將這對偵探描述成一對情侶。這群粉絲很多都自稱為“腐女”——即喜歡同性戀題材故事的年輕女性。
一位粉絲這樣說:“不得不說,這部劇越來越多地在迎合腐女們的口味了?!绷硗庖晃粍t表示:“卷福虐花生千萬遍,花生依然待他如初戀。我等了兩年,第三季沒讓我失望。”
“腐女”現(xiàn)象源于日本流行文化 旅日作家、AV導演蔣濤從專業(yè)角度出發(fā),為我們剖析了全民“基情”的根源所在。他認為,支撐基情消費的是“腐女”群體,腐女作為日本流行文化,通過動畫形式在中國“找到了知音”。
腐女一般會隱瞞自己是腐女,她們有三個境界,一是只在自己的腐女朋友之間不隱瞞,對一般人會隱瞞;二是對腐女朋友之外的一般朋友公開自己的興趣以獲得理解;三是只有腐女和腐女是朋友,所以沒什么好隱瞞的。
這樣我們就理解了腐女的行為,她們只對作品中的同性男有興趣,而且她們的愛好就是配對,給有某種關聯(lián)的兩個男的配對,甚至,還有一種樂趣,是把她們喜歡的各色各樣的男人,進行想象中的各種配對。偶像歌手和鋼琴家就是她們臆想的一個強力結果,通過各種資訊,腐女們對他倆進行了一個總配對。除了他們倆,所有演藝界的人,或者是社會名人,比如孔二狗和劉春,潘石屹和任志強,也是他們眾多人物的一部分,盡管她們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這些人并不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