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縣委辦主任,李浩第一時間得知了縣委書記將升任副市長的消息。他激動,更有些焦躁。他焦躁的是,伯樂走了,自己的縣委常委還有戲嗎?他本有機會直接躋身縣委常委,但當時要考慮的人太多,李浩只能暫時“委屈”一下。在那段“離別期”里,李浩曾抱有希望——書記能否利用離開前的這一段時間,把自己的事情解決了。然而,這名即將出任副市長的縣委書記直接搖頭拒絕。書記說,這段時間突擊提拔干部,影響不好。
兩年后,趁著換屆,李浩終于成為副處級干部。不過職位是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那名高升為副市長的原縣委書記,1年后就成為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浩稱,自己能解決副處,對方還是出了不少力的。
李浩說,縣官不如現(xiàn)管。原來的書記步步高升,看似影響力猶在,但在很多事情上,畢竟不如當一把手時來得方便?!翱h官不如現(xiàn)管”,的確是官場中的普遍心態(tài)。正是基于這種心態(tài),在官員離別期,哪怕是升職了,原來下屬對其的評價也會更放得開。在一次飯局上,有人提到即將升任縣委書記的現(xiàn)任縣長,在座的林業(yè)局長閉口不言。而提到即將升任某地級市副市長的縣委書記,這名局長的話多起來,“真不知他是怎么混到副廳的”。
一名已退休的正處級官員介紹說,遇到官員離任,下屬最關(guān)心的事,其實就是誰來繼任。在探聽消息方面,各路人馬各有各的神通。打聽到確切的繼任者后,下面的事,就是如何給新領(lǐng)導(dǎo)留下好印象。
媒體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新聞:某個貪官出獄后,受到昔日部屬夾道歡迎……對此,劉文廣是不大相信的。劉文廣在兩個縣擔(dān)任縣長,又在縣委書記任上干了4年。后來回到市里擔(dān)任財政局長,直至退休。劉文廣的感受是,別說入獄,就是正大光明退休,周圍那些小人也會立刻消失。最近,劉從局長崗位上轉(zhuǎn)到二線,還未退休,但那些對他恭敬有加的人又少了許多。
不過,并非所有退居二線的人都如劉文廣一般遭遇。曾和劉同個班子的縣委副書記,年初剛剛當選縣政協(xié)主席?!八峭辽灵L的實力派,門生多。就是現(xiàn)任縣委書記見了他,也得禮讓三分,別說其他部門領(lǐng)導(dǎo)了”。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