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jié)這天,吉拉在微信群中轉(zhuǎn)發(fā)了《十名殘女子的勵志故事》。其實,最勵志的是她本人,這個從小生活在黑暗中的盲童,因為德國盲女薩布瑞亞在拉薩開辦的盲校而命運大變。2011年,在西藏日喀則,吉拉開辦了中國第一家盲童幼兒園。
變不可能為可能
2011年6月28日,對于吉拉來說是一個銘心刻骨的日子。這一天,她所創(chuàng)辦的吉吉幼兒園在日喀則開園,這是中國第一家盲童幼兒園。據(jù)說,在世界上也獨一無二。
那一天,吉拉穿上了最漂亮的藏裝,外表堅強的她致詞時一度哽咽。
坐在下面的車剛最能理解這一切,這位來自內(nèi)地的“車叔叔”自上世紀80年代初次進藏,便一直用鏡頭記錄這片雪域圣地。跟隨吉拉多年,車剛是吉拉最信任的朋友。那天,他租了一輛大巴,拉著30多位朋友一路唱著歌來日喀則為吉拉慶賀。
中國有超過4000萬的殘障女性,其中75%生活在農(nóng)村?!白鳛槊と?,能活著就不錯,哪有機會受教育,并且有自己的事業(yè)。”說起那天的吉拉,車剛十分感慨。
藏語“吉吉”是幸福的意思,這個詞原本與盲童無關(guān),在西藏,盲人是前世造孽,今世被棄,連鄰居都會繞行。吉拉執(zhí)意要把“吉吉”還給這些被上天遺棄的孩子。
吉拉出生在老拉孜縣城旁邊的一個小村莊里,兩個哥哥都是盲人,每天枯坐到天黑,是12歲前她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
“小時候,父母怕我們摔倒,讓我們不要亂動。哥哥很聽話,就乖乖坐在那里。我比較調(diào)皮,有時就跑出去,有兩次掉到村里的水井里。”說起這些,吉拉一臉頑皮的笑容。
12歲那年,命運有了第一次轉(zhuǎn)折,站在創(chuàng)辦了西藏第一座盲童學校的德國盲女薩布瑞亞面前,吉拉問,“你看不見嗎?”
“是的。”薩布瑞亞回答。
自信之光在吉拉心頭掠過,她暗自問,薩布瑞亞看不見,卻辦起了一座盲校。我也看不見,為什么不能?
有過不敢出門的童年,吉拉深知早期教育對一個盲童的重要性。13歲時,薩布瑞亞讓大家寫下自己的理想,吉拉說要辦一所盲童幼兒園。
離開盲校5年后,在西藏日喀則的一座農(nóng)場里,吉拉夢想成真??拷T口的一排平房是幼兒園的主體建筑,以前是奶牛的房子,“豬也住過”,現(xiàn)在裝修一新,8個孩子成了幼兒園第一批小主人。
目前,幼兒園已經(jīng)擁有24個孩子,他們最遠來自西藏昌都,還有的來自山南、拉薩、日喀則等地,吃住全部免費。雖然依靠募捐,但吉拉說,“還是比較困難,因為不穩(wěn)定,今年夠了,明年能否延續(xù),還是未知?!?/p>
吉拉從小喜歡英語,在盲校時,薩布瑞亞對她承諾,有機會讓你去留學。2005年時,吉拉終于成行,她去了英國。
在吉拉的課堂上,正宗的倫敦口語夾雜著藏語和中文,吉拉帶給孩子們的是多語境的成長環(huán)境。老師中有兩個盲人,其中之一是吉拉的哥哥,這里的英語老師,說起哥哥,吉拉一臉自豪,“我哥哥英語特別棒!”
幾個月后,凱珠變了一個人
丹增凱珠今年7歲,吉拉從100多公里的拉孜縣把他接來,之前,他一直沒有出過家門。
剛來時,吉拉讓他去看別的孩子上課,小凱珠羞怯地說,“不?!?/p>
“很多孩子剛來幼兒園的時候,都跟凱珠一樣自閉,不愛說話,一直低著頭。”對于這樣的新生,吉拉很有“一套”,她一把拉起凱珠的手,“走,老師帶你去看。”
教室里,孩子們在上音樂課,在盲人老師的帶領(lǐng)下,大家咿咿呀呀學著識譜,小凱珠咬著手指頭站在門口“看”了半天,臉上一副渴慕的神情。
吉拉安排幾個孩子陪伴凱珠,做游戲時,大家喊著凱珠的名字,高喊“凱珠加油”。這是第一次,凱珠聽到這么多孩子同聲呼喚自己,充滿了愛意和鼓勵,很快,他就丟棄了羞怯,加入到盲童隊伍中。幾個月后,凱珠變了一個人,他說話大聲,喜歡交流。
美術(shù)課上,吉拉教孩子辨別顏色。她把橘色彩筆放在孩子們的鼻子下面,似乎這些顏色具有氣味。古人有“絕利一原,用師百倍”之說,是說一種器官關(guān)閉了,其他的器官會加倍靈敏。在盲童學校,這些都被驗證,雖然看不見,但是盲童的嗅覺異常靈敏。
孩子們自己打來水,洗完腳后,再自己倒掉,這些都是幼兒園訓練課程的一部分。幼兒園的課程分上、下午,上午分別學習盲文、數(shù)學、漢語、英語,藏語,下午是大家一起游戲,有體育、盲杖、畫畫等。
運作一個幼兒園,各方面都要考慮周全。吉拉去過英國、美國、加拿大、印度,在印度國際管理培訓中心,日本、挪威、印度、尼泊爾等16個國家的學生在那里培訓。辦項目需要學習預算、演講等,這些吉拉都不在話下。
“那一批學生都是有理想的人,他們回去后辦起了學校、電腦培訓中心和按摩所?!奔瓌t辦起了幼兒園,她說,“自己自信后,世界開闊了,周圍一切都在幫忙?!?/p>
“希望他們像健全人一樣”
2012年,又盲又聾的3歲女童旺姆來到“吉吉”,給幼兒園的教學帶來了挑戰(zhàn)。幼兒園的孩子從不亂扔垃圾,開始,吉拉和老師們就手把手教旺姆如何扔垃圾。
天天訓練果然見效,從開始一頭霧水,到后來完全理解。原本連走路都費勁的旺姆如今穿衣、吃飯都游刃有余。她的父母對吉拉說,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說起這些,吉拉開心地說,“挺有成就感的?!?/p>
和盲童生活在一起的還有5名正常孩子,其中3名是孤兒,兩個來自玉樹貧困家庭,吉拉認為,對于盲孩子來說,從小接觸正常環(huán)境,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不想把幼兒園弄成什么都是盲童用的,我還是希望他們像健全人一樣?!?/p>
當年,吉拉在盲校畢業(yè)后去英國留學,來到機場,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跟她交流。
她問登機口在哪兒,對方大聲在她耳邊回答。吉拉只好苦笑,“我是盲人,但我不聾,我能聽見?!?/p>
“這是問題。他們(明眼人)從來沒有見過盲人,不知道該如何交流,我們也一樣,自己之間交流沒有問題,但是忽然走進社會,就會沒有自信?!?/p>
“夢想是世界上最美的東西”,吉拉在課堂上常常這樣告訴孩子們,孩子們把自己的夢想七嘴八舌說給老師聽,翻譯、作家、商人,還有司機,在這些夢中,能不能看見完全被忽略不計。
24個孩子從來沒有吵過架,說起這點,吉拉也覺得驚奇?!翱赡苁且粋€人在家太孤獨,來到這里有一群朋友玩,他們覺得太幸福了吧?!奔f。
“自己自信后,世界開闊了”
2013年7月11日,CA41 2 6次航班從拉薩貢嘎機場起飛,吉拉和藏族女孩嘎瑪康卓一起去北京參加盲人歌手周云蓬發(fā)起的“摸讀北京”盲童夏令營。
來到北京,小康卓眼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之所以選擇康卓,吉拉說,是因為她“性格內(nèi)向、不愛說話,喜歡一個人待著?!?/p>
小康卓從出生那天起就沒有見過陽光。父母怕她受傷,一直讓她躺在床上,8歲時,這個女孩還不會走路。
開營儀式上,周云蓬坐在孩子們中間,脖子上掛著康卓送上的哈達。央視主持人白巖松蹲在面前告訴孩子們:“你們看不見這個世界,所以更有機會跟別人的手拉在一起,感受到更多的愛和溫暖。長大后,你們也要像周叔叔一樣去幫助別人?!?/p>
讓吉拉高興的是,回到幼兒園,康卓主動給孩子們講述她的北京見聞,不再那么孤僻了。
帶孩子認識社會是吉拉一直以來的愿望,“出去時,會有人在旁邊說,‘一群瞎子來了,第一次聽到,他們心里會很刺激?!?/p>
這時候,吉拉總是告訴他們,“我雖然看不見,但我會英語,會電腦,跟正常人完全一樣?!奔瓐孕牛?,孩子們就會對周圍人的閑話“免疫”。
2014年,吉吉幼兒園計劃搬到拉薩日月湖,如今500-600平方米的新園正等待裝修,搬到拉薩有望吸引更多的盲童前來入園,“還可以帶他們?nèi)ニ聫R和德克士”,吉拉笑著說,“每次問孩子們想吃什么,都是德克士?!?/p>
2014年9月,身在印度的薩布瑞亞要回到拉薩,這讓吉拉十分期待。為了維持幼兒園的正常運轉(zhuǎn),如今,吉拉也開始像她的老師那樣四處募捐,她終于明白,“薩布瑞亞真得不易?!?/p>
雖然距離遙遠,但是有什么事情,吉拉還是愿意請教薩布瑞亞,畢竟,吉拉是薩布瑞亞在西藏13年的一個結(jié)晶,薩布瑞亞身上的自信,吉拉原汁原味承襲下來,并且不斷復制到幼兒園的每個孩子身上。
說起現(xiàn)在的日子,吉拉坦言,“壓力有點大”,因為要出差,還要管理自己的幼兒園,她跟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短。盡管如此,吉拉還是有更大的夢想,她希望日后能在成都、北京開幾個吉吉幼兒園的分園,讓更多的中國盲童受益。
“幸福就是不管看得見,看不見,我們的生活都很精彩?!奔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