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愛情的噴泉,永生的噴泉,我為你送來兩朵玫瑰,我愛你連綿不斷的絮語,更有富于詩意的眼淚?!?820年,被沙俄流放到克里米亞的普希金在看到著名的淚泉之后,寫下了這首情詩,之后這首詩廣為流傳。至今淚泉邊都會放著兩朵玫瑰,紅玫瑰代表熱烈,黃玫瑰象征愛情。
不過很多人所不知的是,流淌著愛情泉水的淚泉實則是韃靼可汗修建的。翻開歷史,克里米亞命運跌宕,烏克蘭更是宿命輪回。當俄羅斯人高喊著“烏克蘭是俄羅斯的心臟”,歐盟和美國人言辭鑿鑿地聲稱“主權(quán)大于人權(quán)”時,烏克蘭人,無論身在基輔還是克里米亞,不覺間已經(jīng)無法自主決定自己的命運了。
在經(jīng)歷了克拉夫丘克、庫奇馬、尤先科及亞努科維奇四任總統(tǒng)之后,烏克蘭的GDP竟還不如1989年的水平。2013年,烏克蘭經(jīng)濟增長為0,外債超過GDP的70%,經(jīng)濟連續(xù)18個月下滑,失業(yè)率不斷攀升。這也就不難解釋基輔獨立廣場上招展的烏克蘭國旗和沸反盈天的人群。
烏克蘭這枚硬幣的另一面,是克里米亞高達96.8%的脫烏入俄的支持率,是直到今天仍然流淌在第聶伯河河床深處的民族分裂。
眼下的烏克蘭仍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猶豫不決。而這種對前途命運清晰感的缺失正是烏克蘭政治混亂不堪的主要原因。烏克蘭到底該去向何方,對于這個問題烏克蘭仍然沒有做出回答。彷徨了十年的烏克蘭,始終還在混亂中迷失。自身力量的羸弱,讓這個國家無法拿出足夠的籌碼來爭取自身利益。如今的烏克蘭被人比作是一艘喝醉了的航母,沒有艦長掌舵,也沒有人知道它將駛向何方,唯一希望的只能是沒有戰(zhàn)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