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婷
攀登風格的戰(zhàn)場
酋長巖曾經被視為不可能被攀登的巨石,但人類前仆后繼的挑戰(zhàn)和探索,讓多少不可能變成可能?
歷史上最轟動的就是The Nose的首登,該路線基本上沿著酋長巖最顯明的特征,也就是西南面和東南面巖壁的交會線,像是一艘船艦乘風破浪的前端,也像是挺直的鼻梁。首攀發(fā)生在1958年,由Warren Harding領隊的隊伍攀登成功。
Harding構思這個攀登已經很久了,這是酋長巖最明顯的線路,他無論如何都要成功。那時他采取的方式是以前登山界常見的喜馬拉雅式攀登,換成大墻攀登就是使用大量的路繩,有著連接地面和巖壁上各個棲息地的臍帶,可以回到地面重新補給休息,然后慢慢地拼上去。這個計劃從開始到結束,總共長達18個月,在巖壁上的工作天數達到了47天。雖然是喜馬拉雅式的持久圍攻,但是在當時這一路線的難度以及天氣仍然給攀登者以極大挑戰(zhàn),該成功可以說是無爭議的劃世紀。
The Nose成功之后,很多在優(yōu)勝美地的首攀仍然沿用這一模式,但是一些優(yōu)勝美地的??停J為這種“只要肯吃苦慢慢磨就可以成功的方式”抹掉了很多攀巖活動的冒險性甚至本質,攀巖變成工程化邁向成功,而不是提升自我能力挑戰(zhàn)未知。也因此,這些人主張拔掉巖壁與地面連結的臍帶,同時非必要時不應在巖壁上打bolts,不可以安全為名把攀登變簡單化。
而在該冒險攀登風格以及無痕攀登的大旗下,最劃時代的攀登即為Royal Robbins領隊的隊伍在1961年首攀Salathe Wall。在10段以后,他們即放掉與地面連結的路繩,盡管上方的路徑未知,他們一往無前,連續(xù)地把路線攀登完。
今日,Salathe Wall雖然不如The Nose交通繁忙,但卻是酋長巖現在百余條路線中,最依附巖石天然特征來登頂的路線。
自由攀登
過了第一時期的風格之爭,隨著攀登裝備的精進,攀登者在力量和技巧上也有了更長足的進步。開始有人思考,原本大量使用器械攀登的路線,現在是不是可以只用手腳就攀爬得上去呢?是否可以讓所有身體以外的裝備,都退回純保護的角色,而使用自由攀登來挑戰(zhàn)這些線路?
酋長巖上第一條被自由攀登的路線,是1979年由Ray Jardine和Bill Price所完成,但是時至今日較少人知曉這段歷史,因為這條路線較短,也不是酋長巖上的主要路線。
一直到著名的環(huán)球攀巖探險家Todd Skinner以及他的好友和長期搭檔Paul Piana,兩人視前輩Royal Robbins為偶像,立志要自由攀登所有Robbins之前以器械攀登建立的路線,在1988年花了30天的功夫熟悉Salathe Wall上的動作,最后再以九天時間完成了該路線的自由攀登,算是開啟了先河。
而The Nose是酋長巖上第二條被自由攀登的主要路線。算是優(yōu)勝美地巖石大師時代的Lynn Hill將此設為她的主要目標。終于在1993年,四天的攀登,她成為第一位自由攀登The Nose的攀巖者,來年她又重回優(yōu)勝美地,在一天時間內爬完了The Nose。這兩次跨時代的攀登,奠定了她在攀巖史上不可撼動的傳奇地位。
快速攀登
時至今日,攀登者在著名路線上的挑戰(zhàn),有一項是快速攀登。每一條酋長巖上的路線都有時間紀錄。但是最受人矚目的還是The Nose的時間紀錄。歷史上Hans Florine是紀錄保持者當中名字出現最頻繁的。對于The Nose上的快速攀登,他極有心得。每當有新人突破他的紀錄之后,攀巖者就會關心Florine又會物色哪一位適合的人選當他的繩伴,再把紀錄搶回來。
目前The Nose的速度紀錄為2小時23分46秒,由他和Alex Honnold在2012年6月17日所完成。
而另外一位El Cap的傳奇人物則是Ammon McNeely,他完攀了酋長巖上的絕大多數線路,包括一些極端危險可怕的器械攀登路線,他也是酋長巖上二十余條路線的速度紀錄保持者,其中有13條都是由他首次在一天之內完攀。
24小時內的挑戰(zhàn)
在優(yōu)勝美地,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有了所謂24小時的挑戰(zhàn),即“可不可以在一天內爬完某路線?”或是“24小時內我總共可以爬完多少路線?”等。歷史上較著名的可能是1975年John Long、Jim Birdwell和Bill Westbay第一次在24小時內爬完了The Nose。之后的攀巖者都有意無意地維持這一傳統(tǒng),如上述提到Lynn Hill在一天的時間內自由攀登The Nose,以及Tommy Caldwell,他是近年來少數致力于自由攀登酋長巖的器械路線的頂尖攀登者,所以我對Tommy Caldwell的第一印象就是怎么他常常戴著頭燈攀巖。
目前最有名的24小時內的壯舉,當數Alex Honnold在24小時內連爬了三座優(yōu)勝美地的大墻:The Watkins、El Cap和Half Dome。
基本上,攀巖者如果聊到大墻攀登,第一個一定會想到酋長巖。而現在酋長巖也變成有志于大墻攀登者最友善的環(huán)境了:第一,海拔不高,不用適應高度;第二,天氣穩(wěn)定舒適陽光充足,不像很多大墻不是在深山就是離赤道很遠;第三,救援服務數一數二;第四,路線資料豐富。所以如果你想爬大墻,不要再等待了,趕快奔向加州的陽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