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號:沃爾沃環(huán)球帆船賽中國隊吹響沖鋒號
盡管正式比賽在10月,但2014~2015沃爾沃環(huán)球帆船賽的第三支中國隊東風隊已吹響沖鋒號。3月20日,“東風號”VOR65帆船離開三亞基地,經奧克蘭航向賽事起點西班牙阿利坎特。預計6月抵達西班牙的東風號將航行近20000海里,這基本上是半個賽程的航行,既是集結方法和練兵,也是中國水手與國際隊員的磨合機會。
在新賽季中,節(jié)約的精神使 65英尺賽船取代了70英尺賽船,航行組由10人減到8人,船帆減至每隊12面。這些船由賽會統一建造,確保了硬件的公平性。實際上,布魯內爾隊已經在測試航行中創(chuàng)下540海里的24小時航行紀錄,這比世界紀錄只少56海里,也證明了65英尺賽船的競賽將同樣激烈。
從2013年底,來自全國的數十名水手挑戰(zhàn)了Artemis Ocean Racing團隊主持的中國水手選拔36小時任務,通過初選的只有12人,其中會再淘汰六人。面對這種殘酷的現實,來自青島的獨臂水手徐京坤不以為然,在入選機會渺茫的情況下他只放棄了仰臥引體一個項目。
第一代沃爾沃中國水手郭川應邀擔任了水手選拔的嘉賓裁判。而第二代沃爾沃中國水手滕江和參加了選拔但沒能入圍。最成熟的應征者是12人名單中的42歲的吳亮,來自白浪戶外,他為我們展示了組織才能和冷靜處事在帆船運動中的必要。而成功在3月20日登船的水手是陳錦浩、劉明、鄭英杰、劉學、楊濟儒和張翌然。
船長夏爾·戈德赫里埃說:“我們要選四名中國水手一起去比賽。我們的中國水手敬業(yè)而努力,但對遠洋賽事所知較少。我們要教給他們所有,因為最終我們要組成一個團隊。”
宋坤:挑戰(zhàn)克利伯環(huán)球帆船賽全程的中國女性
3月12日,參加2013~2014克利伯環(huán)球帆船賽(Clipper Round the World Yacht Race)的“青島號”帆船??吭趭W帆中心碼頭,以第七名的成績完成了第五段的賽程,截至3月14日截稿時總排名第六。對于船上的青島船員宋坤來說,如果在接下來的三個賽段中堅持住,她將成為第一個完成環(huán)球航海的中國女性。
32歲的宋坤2006年開始接觸帆船,從此愛上了航海。從最初航海項目的翻譯人員到國內青少年帆船普及活動的管理人員,從第一次獨自開船出海到在英國接受最系統的RYA航海培訓,這個樂觀向上、直面挑戰(zhàn)的青島女子把翅膀插在了風帆上,漸行漸遠,軌跡愈漸清晰。
克利伯環(huán)球帆船賽創(chuàng)辦于1996年,每兩年舉辦一屆,通常采用68英尺大帆船作為參賽船只,本屆用的是中德合資的70英尺高速帆船,共有12支參賽船隊。賽程約有四萬海里分為八個賽段,前后歷時約10個月。
這是宋坤第二次參加克利伯環(huán)球帆船賽,上一次宋坤作為分站船員完成了“青島—舊金山”橫跨太平洋航段。而這一次,宋坤要挑戰(zhàn)全程。
自2013年9月1日從英國倫敦出發(fā)以來,“青島號”已經航行了25320海里。為了爭取在船上通過衛(wèi)星電話與病中的母親通話,宋坤不得不犧牲一個小時睡眠時間,而對于連續(xù)在海上航行幾個月還要爭分奪秒搶成績的船員來說,15分鐘的睡眠都是救命稻草,更何況一個小時。宋坤在航海日記中寫道:“我們的每一天都是在似乎可以永遠向前的滾滾輪回當中。由于幾乎沒有個人的私人時間,船員的主要休閑娛樂活動就是睡覺?!?/p>
除了低質量的生活條件與生理機能之間的挑戰(zhàn),遠洋航行比其他海上運動困難得多。在里約航段遭遇過體內體外都在翻江倒海的慘境;在前往開普敦的兇殘的南大西洋上經歷狂風巨浪,半夜遭遇意外順風過帆,緊急修補斷裂的保險繩索和大前帆;從布里斯班北上經過赤道時“令人喪失理智”的極度濕熱……這些經歷,宋坤終身難忘。
在青島短暫休整三天,還沒來得及實現“睡到自然醒”的小心愿,3月16日,宋坤和她的隊友們重新登上了“青島號”繼續(xù)航行,此刻,他們正在橫跨太平洋朝著舊金山前行,向環(huán)球航海夢想一步步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