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靜,封雅瓊,徐劍平
(山東省濰坊市氣象局,山東濰坊 261011)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并未停止,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仍不可忽視。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的決策者摘要中指出,過去的130年全球溫度升高了0.85℃,21世紀的全球變暖程度可能超過1.5℃[1]。濰坊市過去的氣候變化趨勢與全球一致,近30年來濰坊市年平均氣溫增加幅度為0.5℃/10a[2]。氣候變化已經(jīng)對濰坊市農(nóng)作物的生長發(fā)育和產(chǎn)量產(chǎn)生了影響[3-4],預估濰坊未來氣候變化趨勢,能夠為降低氣候變化脆弱性提供科學依據(jù),對于未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規(guī)劃和促進國民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采用PRECIS(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 for Impacts Study)[5]模擬的 IPCC《排放情景特別報告》(SRES)[6]的 A2、B2 情景下的氣候情景數(shù)據(jù),對濰坊市2021~2050年氣溫、降水等變化趨勢進行分析,為下一步研究未來氣候變化對濰坊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打下基礎。
1.1 研究區(qū)概況 濰坊市位于山東半島中部,地跨35°41'~37°26'N,118°10'~120°01'E??偯娣e 15 859 km2,南北長188 km,東西寬164 km,市域地勢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區(qū)丘陵,中部為平原,北部是沿海灘涂,山區(qū)、平原、灘涂面積分別占總面積的28.7%、57.7%、和13.6%。市域共有大小河流112條,海岸線為東南-西北走向,呈孤形曲線狀,西起淄脈河口,東到膠萊河口,全長143 km。濰坊全境處于北溫帶季風區(qū),背陸面海,屬暖溫帶季風型半濕潤性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
1.2 資料來源 該研究所用未來氣候情景數(shù)據(jù)由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所氣候變化研究室提供,數(shù)據(jù)包括2021~2050年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降水量、降水日數(shù)等。
1.3 氣候模式及氣候情景簡介 PRECIS是由英國Hadley氣候中心開發(fā)的區(qū)域氣候模式,其水平方向的分辨率為50 km×50 km,垂直方向分為19層,界面友好,可以在全球任何區(qū)域設置進行區(qū)域降尺度。許吟隆等對PRECIS模型在中國區(qū)域模擬能力進行了驗證[7-10],并在站點水平上進行了模擬驗證[11]。筆者選用了SRES A2、B2 2種排放情景。根據(jù)我國的國情分析,未來我國應發(fā)展經(jīng)濟與保護環(huán)境并重,這與B2情景即區(qū)域可持續(xù)情景最接近。A2情景考慮了快速的人口增長,與我國人口發(fā)展狀況差異很大,但作為一種假設的高排放情景,可以評估在最壞的發(fā)展狀況下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1.4 研究方法 該研究綜合應用5年滑動平均值和線性傾向估計的方法,分析濰坊市2021~2050年氣溫和降水的變化趨勢。
2.1 氣溫變化趨勢
2.1.1 年平均氣溫變化。從2021~2050年A2、B2情景下年平均氣溫的5年滑動平均曲線和線性變化趨勢(圖1)可以看出,2種情景下濰坊市2021~2050年平均氣溫均呈上升趨勢;A2情景下,年平均氣溫在2042年出現(xiàn)了明顯低谷,2042年之前氣溫以波動變化為主,2042年之后氣溫急劇上升;B2情景下年平均氣溫變化趨勢與A2情景基本一致,A2情景比B2情景升溫幅度大;在A2情景下,年平均氣溫將升高0.9℃;在B2情景下,年平均氣溫將升高0.6℃。
從各年代際平均氣溫變化看(表1),A2、B2情景下,21世紀30年代平均氣溫較前后年代均偏低;A2情景下,各年代內氣溫均呈上升趨勢,21世紀30年代較20年代氣溫上升速率放緩,到了40年代氣溫急劇升高;B2情景下,21世紀20年代氣溫呈下降趨勢,而后20年氣溫呈上升趨勢,且21世紀40年代比30年代氣溫上升得更快。
圖1 未來氣候變化A2(a)和B2(b)情景下濰坊市年平均氣溫變化
表1 2021~2050年濰坊市各年代平均氣溫距平及氣候傾向率
2.1.2 最高氣溫變化。由2021~2050年A2、B2情景下濰坊市年平均最高氣溫變化曲線(圖2)可知,A2、B2情景下,未來濰坊市年平均最高氣溫均呈現(xiàn)出波動上升的趨勢,且A2情景下年平均最高氣溫升高幅度更大;在A2情景下,年平均最高氣溫將升高1.3℃;在B2情景下,年平均最高氣溫將升高0.8℃;A2情景下,年平均最高氣溫在2032年之前平穩(wěn)上升,之后最高氣溫變化波動劇烈,在2034、2046年先后出現(xiàn)2個低谷,在2041年達到高峰;B2情景下年平均最高氣溫在2031年出現(xiàn)低谷,之后最高氣溫平穩(wěn)上升,在2045年到達高峰,之后呈現(xiàn)下降趨勢。
圖2 未來氣候變化A2(a)和B2(b)情景下濰坊市年平均最高氣溫變化
將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時定義為高溫,逐年統(tǒng)計高溫日數(shù),與氣候基準值相比,距平結果(表2)顯示,2種情景下,濰坊市2021~2050年高溫日數(shù)均將增加,A2情景下高溫日數(shù)比B2情景下高溫日數(shù)增加的多;從各年代變化來看,高溫日數(shù)隨著時間呈逐漸增多的趨勢,表明未來出現(xiàn)極端高溫事件的概率逐漸增大。
表2 2021~2050年濰坊市各年代高溫日數(shù)距平 d
2.1.3 最低氣溫變化。由圖3可以看出,2021~2050年濰坊市年平均最低氣溫的變化趨勢與最高氣溫變化趨勢一致,均呈波動上升趨勢,B2情景下年平均最低氣溫的波動更為平緩;在A2情景下,年平均最低氣溫將升高1.6℃;在B2情景下年平均最高氣溫將升高1.0℃。由此可見,與最高氣溫變化相比,最低氣溫的升高對未來氣候變暖的貢獻更大。
2.2 降水變化趨勢
2.2.1 年降水量變化。由圖4可見,A2、B2情景下,濰坊市未來30年降水量均呈增加的趨勢,B2情景比A2情景降水量增加的略多;在A2情景下,未來30年濰坊市年平均降水量增加17.9%;在B2情景下,年平均降水量增加21.3%。從各年代際降水量變化看(表3),A2、B2情景下,3個年代際平均降水量均較常年偏多,總體呈現(xiàn)先增后減的趨勢,其中,21世紀30年代降水量最多;A2情景下,2021~2030年降水量呈增加趨勢,而2031~2040和2041~2050年降水量呈減少趨勢,且2031~2040年較2041~2050年降水量下降幅度更大;B2情景下,各年代內降水量變化趨勢與A2情景變化一致,但2041~2050年比2031~2040年降水量下降得更快。
圖3 未來氣候變化A2(a)和B2(b)情景下濰坊市年平均最低氣溫變化
圖4 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下濰坊市年降水量變化
表3 2021~2050年濰坊市各年代降水距平百分率及氣候傾向率
2.2.2 暴雨日數(shù)變化。從2021~2050年A2、B2情景下濰坊市日降水量≥50 mm的日數(shù)隨時間變化趨勢(圖5)可以看出,A2、B2情景下暴雨日數(shù)均較常年多,出現(xiàn)暴雨洪澇災害的風險加大。A2情景下,2021~2050年平均暴雨日數(shù)較常年明顯增多,平均增多0.70 d,暴雨日數(shù)隨時間變化總體呈增加趨勢,增加趨勢不明顯;從5年滑動平均來看,A2情景下年暴雨日數(shù)在2036年之前呈增加趨勢,2036年之后年暴雨日數(shù)減少,至2043年降至最少,之后又呈增加趨勢。B2情景下,2021~2050年平均暴雨日數(shù)較常年略增,平均增加0.03 d;從5年滑動平均看,B2情景下年暴雨日數(shù)在2032年之前呈增加趨勢,2032年之后年暴雨日數(shù)減少,至2037年降至最少,之后又緩慢增加。
(1)從PRECIS模型模擬結果來看,未來濰坊市氣候變化趨勢與全球一致,2021~2050年濰坊市年平均氣溫、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均升高;年平均氣溫升高0.6~0.9℃,年平均最高氣溫將升高0.8~1.3℃,年平均最低氣溫將升高1.0~1.6℃;未來年高溫日數(shù)呈增加趨勢,高溫熱浪幾率增大。
(2)2021~2050年濰坊市年降水量將增加,平均增多17.9% ~21.3%;2031~2040年年平均降水量最多;未來暴雨日數(shù)將增加,平均增多0.03~0.70 d,出現(xiàn)暴雨洪澇災害的幾率將增大。
(3)在此僅針對一種氣候模式模擬結果分析了未來氣候變化情景,結果具有局限性,今后考慮運用多種氣候模式模擬的氣候變化情景進行綜合分析,以減少不確定性。
圖5 未來氣候變化A2(a)和B2(b)情景下濰坊市暴雨日數(shù)時間序列變化
[1]IPCC,2013:Summary for Policymakers[C]//STOCKER T F,QIN D,PLATTNER G K,et al.Climate Change 2013: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New York,US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5,18.
[2]高曉梅,秦增良,李樹軍,等.近45年濰坊市氣溫的年際和年代際變化分析[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8(12):351-354,359.
[3]李樹軍,肖清華,袁靜.濰坊市冬小麥生育期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1,27(33):23-27.
[4]劉艷紅,袁靜,李晶晶,等.濰坊市冬小麥生育期氣候因子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分析[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3,29(33):62-66.
[5]JONES R G,NOGUER M,HASSELL D C,et al.Generating high resolution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using PRECIS[M].Exeter,UK:Met Office Hadley Centre,2004:40.
[6]NAKI C'ENOVI C'N,ALCAMO G,DAVIS G,et al.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M].NY,US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599.
[7]許吟隆,黃曉瑩,張勇,等.中國21世紀氣候變化情景的統(tǒng)計分析[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5,1(2):80-83.
[8]許吟隆.中國21世紀氣候變化的情景模擬分析[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2005,28(3):323-329.
[9]許吟隆,JONES R.利用ECMWF再分析數(shù)據(jù)驗證PRECIS對中國區(qū)域氣候的模擬能力[J].中國農(nóng)業(yè)氣象,2004,25(1):5-9.
[10]許吟隆,張勇,林一驊,等.利用PRECIS分析SRES B2情景下中國區(qū)域的氣候變化響應[J].科學通報,2006,51(17):2068-2074.
[11]袁靜.氣候變化對小麥生產(chǎn)的影響及適應措施研究[D].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8: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