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匯聚正能量譜寫新華章
———2013 年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回眸
□張文
日出東方,叩啟天穹。2014年1月1日,在漫天朝霞中,山西測繪地理信息人迎來了新的曙光。
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一年365天,在歲月長河中不過匆匆一瞬,在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歷史上卻鐫刻下新的歷史標注。
2013年,對于山西測繪地理信息人來說,是奮斗與喜悅交織、光榮與夢想相伴的一年。這一年,在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全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緊緊圍繞保障山西省轉型跨越發(fā)展大局,科學謀劃,扎實工作,實現了新的發(fā)展。
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宏偉藍圖。“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化”建設同步發(fā)展,振奮人心,催人奮進。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之后,新一屆中央向全黨全國人民發(fā)出了落實黨的科學發(fā)展觀、全民振興、實干興邦的實干聲音,結合山西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實際,扎實提高測繪保障能力,加速服務山西轉型跨越發(fā)展勢在必行。
2013年1月2日,中共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對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我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無論是基礎性工作還是為之開展的服務工作都取得了明顯成績,要按照李克強總理的批示精神,樹立數字化、信息化理念,進一步加強基礎工作,推進信息共享,更好地服務于我省資源的勘測、開采、防災以及城鎮(zhèn)化建設。”
在山西省省委書記袁純清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后,省長李小鵬、常務副省長高建民也相繼對測繪地理信息工作作出批示。
2月21日,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杜善學批示同意將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納入山西省城鎮(zhèn)化建設規(guī)劃協調機制。山西省委在《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進轉型跨越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在信息產業(yè)化方面,大力發(fā)展電子商務、物聯網、云計算、軟件開發(fā)、智能通訊、計算機制造、地理信息等信息產業(yè)。
4月8日,常務副省長高建民又專程到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調研座談,提出了明確要求。高建民要求,全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今后需要加強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服務大局、擴大應用,進一步擴大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在政府管理層面、社會層面以及在經濟社會發(fā)展方面的應用,更好地服務政府決策、服務經濟發(fā)展、服務人民生活;二是提升能力、不斷創(chuàng)新,經濟社會的信息化與地理信息密切相關,要不斷創(chuàng)新、提升能力;三是加強管理、增強效益,測繪地理信息部門既要代表政府行使好統(tǒng)一監(jiān)管職能,同時還要發(fā)展地理信息產業(yè),要建立監(jiān)管有力的管理體系和現代化的生產服務保障體系,為實現全省轉型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好測繪地理信息保障服務。
6月20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在中國測繪創(chuàng)新基地簽訂《關于加強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合作協議》。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德明,山西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高建民出席簽約儀式并致辭。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維森和常務副省長高建民代表雙方在協議書上簽字。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總工程師胥燕嬰出席儀式。根據協議,從2013年6月起至2015年12月底,雙方將在完善現代化測繪基準體系建設、豐富地理信息資源、完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拓寬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服務領域、開展地理國(省)情監(jiān)測、建設應急測繪服務保障體系6個方面開展合作,全面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山西省國家級轉型綜改試驗區(qū)建設的能力和水平,為科學決策、科學評價和科學管理提供依據,促進山西轉型跨越發(fā)展。雙方將共同成立山西省國家級轉型綜改試驗區(qū)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合作工作領導小組,并建立長效的溝通協調機制。
8月29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德明,副局長宋超智等領導在參加完全國測繪法宣傳日山西主場活動后前往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開展調研。在聽取了匯報,考察了山西省基礎地理信息院、山西省遙感中心、山西省綜合地理信息中心后,徐德明對山西測繪地理信息局今后的工作提出四點希望:一是要著力做好地理國情普查工作;二是加大三大平臺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三是要加強測繪市場監(jiān)管,切實維護地理信息安全;四是要以整風的精神,抓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登高才能望遠,一年多來,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領導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在對山西省情深刻洞察和科學把握基礎上,提出全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對山西測繪地理信息工作而言,具有很強的戰(zhàn)略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說是做好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時期全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行動綱領和工作指南。
為了貫徹落實好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領導的要求,不辜負上級領導的殷切期望,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經過認真研究討論,制定了“342”目標任務,即:力爭完成三項任務,努力實現四大突破,加快完善兩個體系。
力爭完成三項任務:完成省級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采集任務,力爭完成地級市數字城市建設和全面啟動縣級市數字城市建設,力爭完成縣級基礎測繪。
努力實現四大突破:努力在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地理國情普查試點建設、山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推廣應用、地理信息資源交換共享機制建設等四個方面實現突破。
加快完善兩個體系:加快完善技術先進、裝備精良、保障有力的現代化測繪地理信息生產服務體系;加快完善職能統(tǒng)一、政令暢通、監(jiān)管有力的省、市、縣三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管理體系。
同時,山西省按照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在中國測繪創(chuàng)新基地簽訂《關于加強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合作協議》的內容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德明視察的講話精神,出臺了具體的落實方案。
2013年,一場自上而下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全黨展開。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積極籌備、認真謀劃、精心組織,深入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確保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要求都落到實處。
1月29日,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及《貫徹落實〈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實施細則》,推動各項工作加速、提升、創(chuàng)新、增效,按照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有關文件要求,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印發(fā)了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具體措施及其實施細則》,從精簡會議活動、提高會議效率和質量、精簡文件簡報、建立基層調研長效機制、切實解決基層問題、提高科學決策水平、提高辦事效率、厲行勤儉節(jié)約、規(guī)范新聞報道、加強督促檢查等10個方面,定出了操作性強、明確具體的規(guī)范與要求。
補精神之“鈣”、除作風之弊、祛行為之垢。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堅持開門搞活動,問政于民,問計于民。一是通過發(fā)放征求意見表,面向省直相關單位、基層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局屬各單位及服務單位發(fā)放征求意見表,多方位征求意見;二是在局門戶網站設立網上征求意見欄,利用網絡平臺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該局的意見建議;三是在局機關設立意見箱、公布投訴電話,征求局機關和局屬事業(yè)單位干部群眾的意見建議;四是局領導分別帶隊,深入基層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和服務對象征求對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意見建議;五是登門征求離退休老干部意見和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六是對征求到的“四風”方面的問題,局黨組高度重視,兩上兩下聽取了局機關處室及局屬單位負責人的意見,同時多次進行專題研究,對照“四風”進行“二次聚焦”,并確定了六個方面的專題,由六位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領相關責任處室領題深度調研;七是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寶玉帶頭面對面向班子成員、機關處室負責人、局屬單位負責人、機關干部和離退休干部63人征求意見,并與班子每名成員開展了談心談話活動。班子成員相互之間、班子成員與分管部門負責人之間都開展了廣泛談心談話活動。
通過“面對面、背靠背”,全局總共收集到162條意見和建議。其中局領導班子共收集意見建議52條,涉及“四風”問題20條。局黨組通過綜合征求意見找問題、班子自身查問題、相互談心提問題、省委第16督導組幫助點問題,最后整理歸納出局領導班子在“四風”方面的問題36條,主要為基層觀念淡薄,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水平不高,聯系群眾不夠密切,深入基層解決困難不夠等六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為了切實解決問題,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領導帶頭,抓好中心組學習,正學風,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建章立制。建立健全集中學習、個人計劃自學、專家輔導助學、辦班集中輪訓等制度機制,通過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的學習,使機關、基層單位學習的內容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改、邊整邊改、即知即改,較好地摒棄了“四風”惡習,實現了作風進一步好轉。
凝心才能聚力。一年多來,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深入基層一線,播種夢想,點燃希望。2013年中秋節(jié)來臨之際,局長張寶玉前往武鄉(xiāng)測區(qū),看望工作在測繪外業(yè)生產一線的干部職工。8月14日,局長張寶玉對山西省地圖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進行了調研,并就該院下一步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轉型發(fā)展與中層以上干部進行了討論。本次調研采取召開座談會與實地查看現場的形式進行,以查實情、找問題、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通過調研,共整理出5大類,19個問題。調研中,現場解決問題15個,主要為該院的地圖產品展示、轉型發(fā)展等等。說明情況3個,主要為該院職工提出的外出學習,職稱資格文件下發(fā)滯后、職工停車難等等。要求相關單位再次調研解決問題1個,即該院多人提出的資源共享問題。
以“蹲點”為載體,深入基層“接地氣”、“交朋友”,與群眾面對面、手拉手、心連心。2013年以來,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領導先后5次深入包村增收點右玉縣金牛莊村,與村民共商致富大計。在投入55萬元的基礎上,又注入20萬元為村民購買種羊,使養(yǎng)羊存欄數由450只增加到2400余只;幫助建成了余曉蘭農牧合作社;已建成占地10多畝的羔羊養(yǎng)殖園區(qū);幫助落實資金539萬余元,實施基本農田整理項目1200畝。
結合查擺出的“四風”問題,重點開展了7個方面的專項整治活動,成立專項整治領導小組,重點解決16個問題,內容涉及整治文山會海、提高機關服務水平、整治公款吃喝及奢侈浪費、整治用車用房違規(guī)、整治“三公”經費開支過大、整治“形象工程”、加強測繪項目管理、加強安全管理工作、杜絕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等方面。通過開展各類專項整治,2013年全局專題會議召開比上年同期下降20%,發(fā)文比上年同期減少17.6%,局機關公務接待支出為上年同期的43%,公務用車購置及維護費為去年同期的77%。
針對成果質量管理問題,2013年,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開展了全省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管理年”活動,并將此納入了市級測繪工作年度考核目標和測繪單位誠信管理體系,各地市也分別制定了實施方案。通過活動的扎實開展,成果質量有了明顯好轉。完成的晉城—運城測區(qū)498幅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更新項目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了100%。2014年至2015年,還要持續(xù)開展質量鞏固年、質量提高年活動,爭取用三年時間有效解決全省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問題。
針對群眾尤為關心的后勤保障這類民生工作,諸如安裝新電梯、改造府西街家屬區(qū)小區(qū)大門、地面硬化,增加停車位、完善食堂管理制度、修繕老干部活動中心、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等等問題,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本著立整立改的態(tài)度,責成專人負責,限期落實,年底這些問題全部得到解決。
行棋當善弈,落子謀全局。
測繪是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防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在信息化時代,人類社會80%以上的信息與地理空間位置相關?,F代測繪已經從傳統(tǒng)的測量描繪擴大到外層空間,成為研究與地理空間分布有關的信息的采集、處理、管理、表達和利用的科學與技術。
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工作扎實有效開展。2月,國務院印發(fā)《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全面開展地理國情普查。山西省人民政府及時下發(fā)了開展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成立了以山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高建民為組長的普查領導小組。按時完成了普查項目試點任務,及時上交了成果數據。深入調研,編制了實施方案,上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備案,并于11月12日由山西省普查領導小組正式印發(fā)。組織參加了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舉辦的相關專業(yè)技術培訓,舉辦了省級技術培訓班,為普查工作開展儲備了技術人才。在陵川縣開展了試點,總結經驗、規(guī)范流程,隨后又在朔州市開展了試生產。
基礎測繪工作穩(wěn)步推進。實施了1089幅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采集任務,完成山西省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整合升級。完成浮山、山陰GNSS基準站的土建工作,新建古交GNSS基準站和改造高平等10個GNSS基準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為13個縣分別撥付了30萬元的縣級基礎測繪項目建設經費,完成航攝和DOM數據產品的制作。
平臺建設成效凸顯。數字太原建設成果在全市30余個部門推廣應用,效果顯著。太原、晉城、晉中、陽泉等4個完成數字城市建設的城市實現與“天地圖”國家級節(jié)點的連接。數字朔州全面建成,推廣應用成效明顯。古交、介休、孝義3個縣級市和昔陽縣的數字縣域建設竣工,啟動了高平、原平2個縣級市和懷仁縣的數字縣域建設。
3月20日,太原市國土資源局啟動了兩項智慧城市(二期)國家863計劃項目,8月29日啟動了“智慧太原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率先開始了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轉型升級。完成了山西省公共地理信息服務平臺政務版和公共版兩次省級節(jié)點數據更新;整合了交通、環(huán)保、教育、國土、林業(yè)、公安等政府部門專題信息;新增了10余個部門的應用系統(tǒng);2013年4月,服務平臺政務版被授予“山西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一等獎”。
服務保障能力持續(xù)增強。2013年初,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取得了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的2013年土地督察業(yè)務技術服務項目,利用GIS、遙感等技術手段服務華北土地督察工作,拓展了測繪服務領域。通過實施該項目,特別是該局的技術負責人通過參與華北五省各個小組例行督察業(yè)務,摸索出一套結合測繪信息技術與土地督察日常工作相結合的工作流程,更新了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儀器設備軟硬件,提高了土地督察業(yè)務水平和效率。
項目牽引提升服務。完成了“航空與航天影像快速獲取與處理系統(tǒng)建設”、“山西省全省及區(qū)域地籍測量控制及服務體系建立”和“山西省重點城市建設用地遙感監(jiān)測系統(tǒng)”等3個重點測繪項目,啟動了“山西省智慧旅游地理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等4個新開發(fā)項目。為省重大項目太榆科技創(chuàng)新城提供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為項目選址方案制作了太榆科技創(chuàng)新城區(qū)域系列圖、烏金山影像圖和地形圖、東山地勢圖等各種圖件上百幅,為太榆科技創(chuàng)新城的規(guī)劃方案編制提供了專業(yè)、快速的技術支持。
積極開展應急保障。投入專項資金整合裝備資源,建成了應急保障指揮系統(tǒng)。11月15日組織了首次測繪應急保障演練,成功使用了“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監(jiān)測移動平臺”和JD3飛艇航攝系統(tǒng)、無人飛機、地面三維激光掃描設備等,達到了檢驗“預案”、鍛煉隊伍的目的。
測繪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取得重大突破。舉辦8期測繪地理信息大講堂”,邀請有關院士、專家和領導開壇授課。與武漢大學共建了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院士工作站,落實5項測繪地理信息科技研究支撐項目。完成的12項科研成果獲得了省部級科技獎勵。
測繪市場監(jiān)管走向依法規(guī)范軌道。2013年里,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完善測繪地理信息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完成首次全省乙、丙、丁級測繪資質單位信用等級評價和發(fā)布;組織開展了行政處罰案卷評查工作,編寫了典型案例評析,上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4篇。投資100多萬元進一步加強測量標志的管理和維護,投資18萬元為臨汾市西部8個縣(市)安排設置測量標志警示牌,投資4萬元對已建成的“山西省測量標志管理數據庫”進行數據維護和更新,投資55萬元用于全省十一個市部分測量標志維修,投資12.5萬元用于太原、大同、朔州、忻州等5座測量標志的恢復重建,投資12萬元用于太原市2座景觀性測量標志建設。大力開展版圖教育,制定了“投資300萬元,以‘進學?!癁橹攸c,以初中生為對象,用三年時間對全省初中學生進行一次版圖教育全覆蓋”的教育規(guī)劃。今年投入100萬元,自主編制完成了太原、朔州、晉城和臨汾四市《版圖教育知識讀本》,印刷18.5萬冊?!?·29”測繪法宣傳日當天,在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學舉行了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進學?!被顒?,并向四個市贈送《讀本》。
潮起海天闊,風好正揚帆。2013漸行漸遠,2014年新一輪的騰飛已經啟航。新的一年里,懷揣“中國夢”、“測繪夢”的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人,將以堅定厚重的奮進足音,一路踏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