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昕 編輯/馬瑩倩
西方人對于東方文化的迷戀,呈現(xiàn)出的方式有時候是我們無法理解的,比如約翰·佐恩(JOHN ZORN)對于70年代港產(chǎn)武俠片“打女”徐楓的喜愛以及由此誕生的虛擬電影配樂。
約翰·佐恩骨子里的血液其實也是東方式的。他是猶太人,在他組建的無數(shù)個樂隊中 ,“MASADA”這支以耶路撒冷附近古城名字命名的樂隊,便是以演奏猶太音樂和爵士的混合樂作為自己的特色。當然,作為一位紐約人,約翰·佐恩更多的成就聚焦在前衛(wèi)音樂和先鋒爵士上,而他也因此被認為是20世紀下半葉最為重要的現(xiàn)代音樂家之一。紐約中下城前衛(wèi)音樂浪潮從80年代開始興盛,如果沒有約翰·佐恩的推動則無法想象它會如此令人著迷。而他創(chuàng)建的獨立廠牌TZADIK,已是今天最為重要、產(chǎn)量最為豐富、品質(zhì)也最讓人放心的前衛(wèi)音樂廠牌。在評論人眼中,約翰·佐恩有著四個身份:前衛(wèi)作曲家、薩克斯演奏家、電影音樂配樂人和獨立廠牌運營者。暫且不去表述約翰·佐恩在前衛(wèi)音樂和先鋒爵士等其他方面取得的成就,這里還是說說他在電影音樂領(lǐng)域的造詣。在電影配樂方面,約翰·佐恩最早的嘗試是在1985年,那年他出版了專輯《大捕殺》(THE BIG GUNDOWN),名字來自于60年代的一部意大利通心粉式西部片,影片原來的配樂者是大名鼎鼎的埃尼奧·莫里康內(nèi)(ENNIO MORRICONE),這張唱片的內(nèi)容也正是重新演繹莫里康內(nèi)的電影配樂,包括了后者為意大利裔導演創(chuàng)作的最著名的作品《黃金三鏢客》(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美國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西部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WEST)、《西西里匪幫》(THE SICILIAN CLAN)、《阿爾及利亞戰(zhàn)役》(BATTLE OF ALGIERS)和《大捕殺》等等。這些經(jīng)典曲目被佐恩重新詮釋得“面目全非”,充滿了隨機即興的噪音與不和諧音,他用薩克斯發(fā)出的尖利短促高音給人震驚和滑稽的感受,在顛覆中完成了聲音的變形記,而他對電影音樂的愛好和創(chuàng)作,由此一發(fā)不可收拾。佐恩喜歡把自己的音樂以分門別類的方式出版,在電影方面他有專門的名字——電影作品集(FILMWORKS),帶有這個名字,他的唱片已經(jīng)出到第25張,目前還在繼續(xù)中。雖然這25張配樂的內(nèi)容各不相同,傳統(tǒng)的、前衛(wèi)的、現(xiàn)代的、民族的、搖滾的、爵士的,但有一點相同,那些電影無一例外是獨立影片,幾乎沒有商業(yè)大片,這也使得他可以不受商業(yè)電影規(guī)則的束縛,隨心所欲根據(jù)自己對影片的理解來完成配樂。
對東方文化的主題迷戀,也是約翰·佐恩感興趣的。約翰·佐恩對中國電影的心態(tài)是比較健康和正能量的。對此,他懷著相當高的崇敬之情,因為他喜歡影片里的那些武打場面,沒錯,他心目中的中國電影的代表就是功夫片。不過,代表中國功夫片的形象不是李小龍,而是徐楓,所以,才有了這張名為《徐楓》(XU FENG)的電影配樂集的誕生。
“《徐楓》創(chuàng)作于1985年,對我來說是一次轉(zhuǎn)型,從抽象都具象,從理論到實踐……專輯里這些作品,是我受到這位功夫片女演員的表演而產(chǎn)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從而寫出這些快速運動感、充滿能量的,也是競爭感強烈的功夫片語境下的音樂。在這些配樂中,我用雙吉他,雙鍵盤和雙鼓來完成演奏,配樂同樣可以用六個鼓手來完成?!奔s翰·佐恩后來這樣闡述《徐楓》這張唱片的創(chuàng)作動機,他對它們非常滿意,視它們?yōu)樗坝螒蜃髌贰?GAME PIECES)系列的關(guān)鍵組成。
專輯中的11首作品名字,大部分為徐楓主演的電影,在這些電影中,又以胡金銓導演的作品為主。《忠烈圖》、《山中傳奇》、《空山靈雨》、《龍門客棧》、《迎春閣的風波》和《俠女》,后兩部影片更是以拼音音譯和英語意譯為兩個名字分別創(chuàng)作一首曲子,而徐楓的另一代表電影《刺客》也被作為一曲收錄在了專輯之中。唯一的一首莫名其妙的曲目《戰(zhàn)國英豪》(HIDDEN FORTRESS),雖然也是技擊功夫片,卻是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主演的日本電影。11首作品的音樂與原來電影中的配樂完全無關(guān),全部是佐恩自己的原創(chuàng)作品。所以我們也可以稱這張專輯叫做“虛擬電影配樂”。不過他沒有參與這些作品的演奏,鍵盤手的工具也不只僅僅是鍵盤,采用了當年還非常少見的采樣和電音發(fā)生裝置,吉他手和鼓手中各有一位超級樂手,前者是橫跨前衛(wèi)搖滾和自由爵士兩個領(lǐng)域的吉他圣手弗雷德·弗里斯( FRED FRITH),后者是激流金屬指標性樂手殺手(SLAYER)的鼓手戴夫·隆巴多(DAVE LOMBARDO)。這些曲目的聆聽度是非常暢快的,自由爵士、前衛(wèi)搖滾和先鋒電音的組成,聽上去遠沒有這些名詞代表的那么晦澀難懂,音樂的張力感十足,非常能體現(xiàn)胡金銓電影中那些令人窒息的技擊片段。鍵盤和吉他營造出的氣氛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神秘怪異,這和我們眼中的胡金銓與徐楓當然不同,但那些急促靈動,在“狠、準、快”同時留出些許空白段落的鼓聲和電子鼓聲,卻與胡金銓的導演思維完全一致,甚至流露出了不自覺的禪意。而在《空山靈雨》的整首曲子里,其它曲子中的那些高度緊張感消失了,電子音效模擬出的古琴聲和流水聲,在開頭便將人帶入某種意境,吉他聲在中段的扭曲迂回,宛如片中的三方爭斗,彼此纏繞糾纏,急促的鼓點暗合了原來影片中的湖南梆子節(jié)奏,結(jié)尾從混沌雜亂的環(huán)境電音逐漸弱化最終歸于一把電吉他彈奏出梵音的處置,正是大音希聲的語境和影片的禪意空境主題,最是相符。
《空山靈雨》在我認為是胡金銓的最佳作品,這樣看約翰·佐恩也算是胡金銓的一位知己,雖然他自己把這一切都歸功和崇拜于徐楓。
《徐楓》
XU FENG
1 THE VALIANT ONES
2 THE FATE OF LEE KHAN
3 LEGEND OF THE MOUNTAIN
4 THE ASSASSINS
5 DRAGON GATE INN
6 THE BEAUTY OF VANG HUI- CHEN
7 TROUBLE AT SPRING INN
8 HIDDEN FORTRESS
9 HSIA NV
10 RAINING IN THE MOUNTAINS
11 A TOUCH OF 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