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鈴宋科佳施玲玲龔寧宋匯鋒黃美林
(1 浙江省嵊州市景觀園林綠化有限公司;2 浙江省嵊州市林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3 浙江省紹興市環(huán)境綠化工作站;4 浙江省嵊州市大地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312400)
嵊州早櫻無性扦插快繁技術研究
陳夢鈴1宋科佳1施玲玲2龔寧3宋匯鋒2黃美林4
(1 浙江省嵊州市景觀園林綠化有限公司;2 浙江省嵊州市林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3 浙江省紹興市環(huán)境綠化工作站;4 浙江省嵊州市大地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312400)
通過對嵊州早櫻插穗所取部位、扦插季節(jié)、插條來源(母樹類型)、母樹年齡、土壤類型、扦插密度及有無外源激素處理等因素的研究,創(chuàng)新了嵊州早櫻扦插繁育技術,縮短了苗木培育周期,將櫻花幾十年傳統(tǒng)的繁育方式由“嫁接”創(chuàng)新成 “扦插”,將苗木出圃時間由常規(guī)兩年(1年砧1年嫁接苗培育)縮短成半年,扦插繁殖技術為櫻花無性系育種推廣奠定了技術基礎。
嵊州早櫻;育苗;扦插繁殖;成活率
櫻花是世界著名的花木,它隸屬于薔薇科(Rosaceae)櫻屬(Cerasus),主要種類分布在我國西部、西南部以及日本、朝鮮,歐洲、美國等地的櫻花從我國和日本引種。櫻屬植物栽培品種繁多,為落葉小喬木。
櫻花因其花色艷麗、壯觀,為我國園林綠化工程中傳統(tǒng)配花樹種,深受人民喜愛;日本還作為國花,相互贈送作為友好往來象征。我國櫻花品種豐富,據統(tǒng)計有300多種,但多數(shù)品種未開發(fā)應用,目前市場上常用的只有3個品種,即大島櫻、染井吉野櫻(均屬于早櫻)及普賢象(晚櫻品種),這些品種的櫻花不耐水濕,生長速度相對較慢,尤其是晚櫻普賢象。針對這種情況,嵊州市2009年就展開了對櫻花品種的研究,經過多年的培育,于2012年篩選出速生又較耐水濕的嵊州早櫻(原名速生櫻花)。根據觀察,該品種根系發(fā)達,喜光,耐高溫干旱,也耐水澇,抗寒性好,耐鹽堿,抗風折、抗病蟲害能力強,干性好,是一個值得推廣的優(yōu)良品種。櫻花常規(guī)繁育方式為嫁接,從砧木培育到嫁接、培育出圃需2年時間。為提高嵊州早櫻的繁殖效率,課題組對嵊州早櫻扦插快繁技術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為該品種快速擴繁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嵊州市靠近東南沿海,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年均氣溫16.4℃,年均降水量1447mm,無霜期235d,7月最熱,1月最冷,降水量集中于春季、梅季、秋季。試驗地分設在甘霖鎮(zhèn)士門村、甘一村,三界鎮(zhèn)白沙村和鹿山街道唐家園,地勢平緩,土壤為輕粘質壤土,微酸性,土層深厚、肥沃。
2.1 試驗材料
55%透光率的遮陽網、剪刀、盆子、毛竹、生根劑、透明薄膜、多菌靈等。
2.2 試驗方法
2.2.1 田間試驗設計
圃地內環(huán)境條件較為一致,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設有18個小區(qū)(處理),每小區(qū)40株,每小區(qū)重復3次。
2.2.2 調查及數(shù)據處理方法
插后1星期開始觀察,半月定期撥取一定數(shù)量的插穗,觀察記錄其愈合、生根情況。于插后2個月調查其成活率、于12月份測量其高度、粗度,并進行對比。
2.2.3 整地筑床搭高棚
于扦插前半個月左右,將土地全面翻耕耙平敲碎,耙平前每畝使用復合肥(一般含P高的復合肥)50kg,均勻撒施于土壤上,另外為預防病,扦插苗床上要用五氯消基苯等土壤消毒劑消毒,也可用生石灰消毒,為預防蟲害,可用呋喃丹、敵百蟲精等撒施于土壤。爾后筑成寬120cm、高30cm的苗床(床長依方便而定),步道寬30cm。苗床做畢,在其上搭1.8~2.0m高的大棚,用55%透光率的遮陽網覆蓋。扦插前1~2天,用除草劑金都爾、果爾或丁草胺進行封面(土壤要有一定濕度,除草劑使用量按標簽說明書即可)
2.2.4 扦插季節(jié)
嵊州早櫻嫩枝扦插季節(jié)為4~6月梅季前后及秋季8~10月份進行扦插試驗。
2.2.5 穗條選擇與處理
從1~4年生母樹上采集樹冠中上部枝條,選擇圓滿充實、均勻一致、尚未分叉的半木質化、陽光充足的當年生春梢或秋稍,插條剪取時間為露水未干的清晨,帶回室內平攤于陰涼的地上剪穗,去除枝梢過嫩部分和基部過老部分,剪取中上部枝段剪成插穗,一葉一芽,約2~3 cm長,用繩子綁扎成捆待插。插穗分成用生根劑速蘸處理及未處理做對照。
2.2.6 扦插與插后管理
將穗條1/3~1/2插入土壤中即可。扦插密度,我們在白沙村、甘霖鎮(zhèn)開展了每畝3萬株、2萬株、1.5萬株、1萬株扦插對比試驗。插后要及時進行灑透水,待葉片水稍干后,噴灑800倍液多菌靈或百菌清防病。插好一床用2cm寬光滑竹片兩頭插入苗床兩側架成50cm高的小拱棚,覆上農用透明地膜密封保濕。插后一般每半個月揭膜檢查一次,如果發(fā)現(xiàn)土壤墑情不夠,要及時噴水,然后使用800~1000多菌靈或托布津(交叉進行)等殺菌劑噴霧,預防病害。插后一般半月左右愈合生根,一個月左右待插穗70%生根后,于早晚或陰天兩頭揭膜通風,10天左右待插穗基本生根后于陰天或早晚揭去地膜,一星期后可揭去下層遮陽網練苗。待立秋后,揭去上層(高棚)遮陽網進行全光照煉苗。
2.2.7 除草與施肥
因扦插前使用封面除草劑封草,整個生長季節(jié)雜草很少,若發(fā)現(xiàn)雜草,可用剪刀從雜草基部剪去整株雜草,應避免破壞土壤除草劑藥土層。除草以“除早、除小、除了”為原則。施肥一般在插穗全部生根后進行,一般半個月水施一次,前期濃度為0.2%,后期可增加到0.8%。8月底9月初可根據天氣狀況,撒施復合肥,每畝用量25~40 kg。正常情況下,白露后停止施肥,但可視苗木生長情況,如預估苗木高度、粗度達不到要求,可以施復合肥(含鉀高的復合肥)到9月中旬,但最遲不要超過9月20日,如果發(fā)現(xiàn)施肥后長勢過旺,木質化程度低,可于10月中下旬施用草木灰或噴霧0.3%磷酸二氫鉀,提高苗木木質化程度。
3.1 插穗部位對扦插成活率與生長勢的影響
插穗采集部位分樹冠基部、中部、上部,對插穗枝條分成基段、中段、頂段三部分。將穗條剪成一葉一芽,長約3~4cm,20根一捆,用強力生根壯苗劑100PPM速蘸后扦插。結果如下表(表1)。
表1 穗條不同部位對扦插成活率與生長勢影響情況
結果表明,扦插成活率與插穗采集部位、穗條所處位置密切相關,樹冠中上部采集部位枝條明顯高于基部,穗條部位以中段最高、基部次之、頂段最低。其原因是樹冠下部光照不足,穗條營組織不充實有關,導致成活率低下,而樹冠中上部穗條又以基部、中部為佳,究其原因為當年春梢嫩枝上部穗條過嫩,木質化程度過低,導致成活率低下。
3.2 母本類型與年齡對扦插成活率、生長勢的影響
母本年齡分別為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扦插時間為2013年4月10日,插穗全部采自中上部,均強力生根壯苗劑100PPM速蘸處理。結果如下表(表2)。
表2 母本類型、母本年齡對扦插成活率與生長勢影響情況
根據觀察,母本年齡越大,插穗愈合、生根越慢,生根率、根量、根長明顯降低,苗木高粗生長量也小。1年生母本插穗多數(shù)在1星期到10天愈合,半個月已有根系,20天左右80%生根,根系繁茂;2年生母本一般在半個月愈合,25天左右生根,因2年生母本上的插穗明顯粗于1年生母本上插穗,其長出根系粗壯有力,雖比一年生母本遲發(fā)根,但一旦發(fā)根,新根長勢粗壯有力。而3到4年生母本,20天左右愈合,1~1.5月生根,且根量少,尤其是4年生母本。一般認為,隨著母樹年齡增加,枝條內所含的生根抑制物質增加,營養(yǎng)器官的再生能力差。嵊州早櫻生長速度快,3年生苗樹干粗度已達8cm以上,不利于生根。嵊州早櫻扦插母本以1到2年生苗為佳,成活率、高粗生長沒有明顯差異。
由此可看出,母本年齡與扦插生根、成活率成反比,年齡越大,扦插成活率越低,苗木長勢也越差。
3.3 扦插時間對扦插成活率、生長勢的影響
母本年齡為1年生扦插苗,插穗全部采用中上部枝條的中段,使用濃度強力生根壯苗劑100PPM速蘸處理。結果如下表(表3)。
表3 扦插時間對扦插成活率與生長勢影響情況
結果表明,嵊州早櫻扦插在梅季與秋季均可扦插,但總體來說扦插以梅季好于秋季,梅季扦插苗當年可以出圃,秋季扦插因為扦插生根后,多數(shù)日溫低于25度,生長季節(jié)短,只待來年進入高粗生長。梅季扦插以4月中下旬與5月上旬為佳,因為4月中下旬到5月份日平均氣溫25度左右,非常適宜插穗愈合生根。6月扦插,一般在1個月生根后即進入高溫期,且生長期短于4~5月份扦插苗,高粗都不及4~5月份扦插苗。通過統(tǒng)計分析,4月中下旬與5月上旬扦插,其扦插成活率與高粗生長未達到顯著差異。
由此可見,嵊州早櫻扦插,以4月中下旬到6月份扦插優(yōu)于秋季扦插,且以4~5月份扦插為最佳。
3.4 扦插密度、土壤類型對扦插成活率、生長勢的影響
本試驗在良田上進行,嵊州良田為水稻土,土壤分為沙質與粘質兩大類型,于2013年5月10日,我們分別在沙質、粘質兩大土壤類型及不同扦插密度進行了對比試驗,插穗使用濃度強力生根壯苗劑100PPM速蘸處理。結果見下表(表4)。
結果表明,嵊州早櫻扦插在沙質與粘質壤土上均可扦插,扦插成活率沒有顯著差異,但高粗生長量以粘質壤土略勝于沙質壤土,這估計與2013年6~8月份生長期的持續(xù)高溫干旱有關。對表上數(shù)據進行方差分析得知,扦插密度對扦插苗粗度影響較大,達到顯著差異,但對扦插成活率、高度影響不大,未達到顯著差異。小苗出圃在高度差異不大,以地徑控制質量級別,因此扦插最佳株行距為16cm×18cm,每畝1.5萬株為最佳,粗度達到一級苗標準。
3.5 外源激素處理對扦插成活率、生長勢的影響
2011年5月2日,采用國光生根劑、山西產的強力生根壯苗劑、奈乙酸對嵊州早櫻扦插成活率、苗木生長勢影響試驗,并與不用生根劑作對照(不做任何處理),生根劑使用濃度分別為國光生根劑100PPM、強力生根壯苗劑100PPM、奈乙酸2000PPM對插穗基部進行速蘸處理后扦插,對照不用任何處理。試驗結果如下表(表5)。
表5 不同生根輔助制劑對扦插成活率、生長勢影響
從上表結果表明,3種生根劑對嵊州早櫻扦插成活率、苗木高粗生長影響明顯。其中以山西產強力生根壯苗劑100PPM效果最好。建議推廣應用。
(1)本研究表明,嵊州早櫻可以進行扦插繁殖,但其生根受諸多因素影響,主要掌握好有關技術,嵊州早櫻扦插成活率可高達90%,梅季扦插,半年就可出圃,扦插苗高可達157cm,粗可達1.25cm。經過3年調查觀察,扦插苗長勢好,其長勢、干形優(yōu)于嫁接苗。且扦插繁殖成本低,效益高,具推廣價值。
(2)嵊州早櫻扦插,使用外源激素處理,效果明顯,其中以山西產強力生根壯苗劑100PPM效果最好,建議推廣應用。
(3)嵊州早櫻扦插,其愈合、成活率、苗木長勢與母本年齡、扦插季節(jié)相關密切,但與母本類型(扦插與嫁接母本)無關,母本年齡與扦插生根、成活率成反比,年齡越大,扦插成活率越低,苗木長勢也越差。母本年齡以選擇1到2年生扦插苗為最佳,扦插季節(jié)以梅季優(yōu)于秋季,梅季中又以4~5月份扦插為最佳時間,當年扦插當年出圃,縮短育苗時間。
(4)嵊州早櫻扦插成活率與插穗采集部位、穗條所處位置密切相關,樹冠中上部采集部位枝條明顯高于基部,穗條部位以中段最高、基部次之、頂段最低。
(5)嵊州早櫻扦插,扦插密度與苗木粗度相關密切,以株行距16cm×18cm,每畝1.5萬株為最佳。
(6)本研究突破了櫻花常規(guī)育苗技術方式,創(chuàng)新了櫻花扦插繁育技術,縮短了苗木培育周期。將櫻花幾十年傳統(tǒng)的繁育方式由“嫁接”創(chuàng)新成 “扦插”,將苗木出圃時間由常規(guī)兩年(1年砧1年嫁接苗培育)縮短成半年,扦插繁殖技術為櫻花無性系育種推廣奠定了技術基礎。
(7)對嵊州早櫻的硬枝扦插、鹽堿性土壤扦插,有待于進一步進行試驗研究。
[1] 呂月良,陳璋,施季森,等.福建山櫻花扦插繁殖及其影響因子研究 [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6,33(2):1-6,24.
[2] 王濤.植物扦插繁殖技術[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69-89.
S723.1
B
1004-7743(2014)04-0005-04
201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