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4日,我在南通參加李庾南老師的一個168的培訓項目的時候,接到了陶主任的一個電話,要我準備一份今天的交流材料。在準備材料的內(nèi)容時,我頗費了番腦筋。作為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我講不出李庾南老師的“在三重境界中,我追求三個‘合璧’”的高深理論,也沒有她老人家“為生存而教育、為教育而生存、視教育為生命”的崇高境界,我只是憑著一個普通的教育人的一顆熱忱的心,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做著我本職的工作?,F(xiàn)借此平臺,暢談日常工作一些措施,以達拋磚引玉的目的。
一、備課
備課作為六認真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它是記錄一個教師日常教育過程的一種痕跡,理應受到大家異乎尋常的重視,可事實上,除新教師以外,大家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最可有可無的就是備課。在學校的備課筆記檢查時,我看著那一本本的備課筆記,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小時代》中林蕭形容自己的一段話:這就是一個紙盒子,看上去還算牢固,但其實包不住火,也裝不下水,還呼啦啦的一直漏風。我想我們在座的各位很多人都參加過優(yōu)課評比,你們準備一節(jié)這樣的課備課花了多少時間?至少也要一、兩天的時間吧!我們很多人也參加過觀摩課的活動,在感慨某人的課上得好的時候,我們是否也在問這樣一個問題:這節(jié)課他花了多少時間啊?所以,我想:如果要讓備課這個紙盒子既能包得住火,又能裝得下水,還要不漏風,這樣的工作量是巨大的,也是憑個人能力很難辦到的。現(xiàn)在我們好多學校都有集體備課,有人形容之為“一人備課,集體偷懶”,我覺得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自己要備的一周的課或十天的課能仔細研究、認真打磨,再提供給大家的話,這樣一個制度未嘗不可。因此我在這里呼吁大家,在接下來的校本培訓中,我們每個人都能認真?zhèn)浜脤儆谧约旱哪菐坠?jié)課,那我們整體的備課就會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可以省了我們很多二次備課的時間,也為我們以后上好課創(chuàng)造了一個最好的條件!
二、上課
我們都知道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效率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教學質(zhì)量,在我們目前所處的“事事求質(zhì)量,課課講效率”的大環(huán)境中,我們已經(jīng)視質(zhì)量為生命了,還要怎樣呢?所以我在這里想說的不是我們?nèi)粘5恼n堂教學,我想說的是:各級各類的優(yōu)課評比、學校的教研課等。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每個學期至少上一節(jié)校級公開課,每個學年有一次市級上課、說課、交流的機會。我覺得我們在準備這樣一節(jié)課時,必然要對教材做出認真、細致的分析,會查遍我們所能找到的所有資料,認真鉆研,仔細推敲,完成一份自認為最完美的教案。然后還會針對這節(jié)課與同事交流、試上,請同事來幫忙提意見,并對這節(jié)課的流程、銜接作進一步的修改。說實話,有時候多聽一個講座(例如今天的我的發(fā)言)、多聽一節(jié)課(例如每年中考復溫研討)對教師的成長取不了多大作用,但如果你能花兩天或更多的時間認認真真地準備一節(jié)展示課,你的收獲會更大。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你會付出很多,但你會得到更多,你經(jīng)過自己探索而得到的收獲會不自覺地引用到你以后的教學活動中,甚至在幾年后你還能清晰地記起你曾經(jīng)上過的某節(jié)課,你還念念不忘在這次上課過程中你的成長與收獲。我曾聽到過我們學校的老師發(fā)出過這樣的感慨,我以前和某某老師差不多,自從他拿了一個南通市上課比賽一等獎后,我就發(fā)現(xiàn)與他有差距了。因此,我在這里提一個倡議,希望大家從現(xiàn)在開始,堅持每個人在每個學期能認真地上一節(jié)示范課,從而達到取長補短的功效。
三、批改作業(yè)
對于每一個理科教師、尤其是數(shù)學老師來說,我們?nèi)粘=虒W工作中很大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批改作業(yè),我想在座的大部分老師恐怕花在批改作業(yè)上的時間遠遠超過了備課的時間。我們在備課時,特別是在為了應付檢查補已經(jīng)上好課的備課時,我們的心情是很差的,往往一邊抄著別人的備課,一邊牢騷滿腹地抱怨著:抄這種東西純粹是浪費時間嗎,還不如讓我多批一本作業(yè)了。而當我們每天捧著學生的二套、三套作業(yè)批改時,我們不會再在乎流逝的時間,也不會再在乎工作量的多少,最多是發(fā)出類似于這樣的抱怨:這個題怎么會那么錯呢,我明明講得很清楚了呀;或是某某同學這幾天好像有問題,作業(yè)是越來越差了,我要找他談談了。大家如果做一個有心人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周圍所謂的數(shù)學教得好的老師,往往不是備課備得多出色的老師,而是批改作業(yè)最認真的、反饋練習做得最到位的老師。這幾年“15/20/10”的上課模式已經(jīng)深入人心,其中最關鍵的內(nèi)容也就是“當堂反饋”,在一些展示課上,由于時間的問題,“當堂反饋”大多是來不及批改的,這對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問題是有障礙的,如果是平常的教學,我還是主張要一一批改,如果課上來不及的話,可以放到課后再批改,再選擇其它時間作一下反饋,效果會更好。在此,我提醒各位老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重視作業(yè)的批改,這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四、課后反思
我們在座的所有人的備課筆記上,都有課后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每一篇的備課后面,我們差不多都寫了一點反思,但這樣的反思有用嗎?我覺得這樣的課后反思僅僅是給檢查的人看的,而不是給自己看的,更不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而寫的,事實上一點用處都沒有。我想說的有用的反思就是以論文或案例的形式記錄下來的,經(jīng)過你大腦回顧、總結來的真正的反思。這樣的反思一則是對自己工作的總結,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更重要的原因是論文是我們評職稱的首要條件、是評各級各類優(yōu)秀教育人才的必要條件。
發(fā)言的最后,我還是想回到李庾南老師的一段話上,我們都是一線的普通教師,想在高深的理論上、重要的實驗上、偉大的創(chuàng)造上取得突破性的成績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我們只有朝著“問題即課題、實踐即研究、結果即成果”的研究方向,認真、努力、踏實地去完成我們?nèi)粘9ぷ?,才能成為一名?yōu)秀的人民教師,讓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