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新中
榆林,只要你去過一次,就終身難忘。這里的山川景觀、風土人情,這里的一草一木、一顰一笑,還有那紅艷艷的山丹丹和飄蕩于山峁溝坡的信天游......
去年仲夏,從延安到榆林去參加一個筆會。沿途車窗外的風景如同流動的畫廊,很美! 公路兩邊的月季花、馬蘭花在微風中頻頻向人招手。田野上綠油油的,除過水稻、谷子、高粱等莊稼外,還生長著西瓜、甜瓜、南瓜、西紅柿及向日葵、蓖麻等果菜和經(jīng)濟作物。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這里的溝溝壑壑,磅礴的山,浩茫的嶺,藍天白云,黃土蒼天,讓人魂牽夢縈,難以忘懷。
從延安到榆林的公路與無定河若即若離,行進中通過車窗看見不遠處那蒼黛色的山嶺,靜默橫陳。手執(zhí)牧羊鏟者驅趕著羊群,似朵朵白云飄散在坡坡嶺嶺和溝溝岔岔。山根腳、河岸、村邊,綠樹環(huán)合,一派詩情畫意。
榆林歷史久遠,地處古長城腳下的榆溪河畔,“北瞰河套,南蔽三秦”,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商周以來便成為我國北方頗具聲名的古戰(zhàn)場。榆林志書中說,著名的河套人是以靖邊小橋畔、橫山石馬坬發(fā)現(xiàn)的古人類化石而定名的。六千年前后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遍布無定河兩岸。秦代,榆林設為上郡,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長子扶蘇和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在此駐扎,屯兵戍邊。萬里長城蜿蜒橫貫榆林地區(qū)700多公里,高聳在榆林城北的鎮(zhèn)北臺為長城線上最壯觀的烽火臺之一。公元407年,匈奴族首領赫連勃勃在靖邊縣白城子建立大夏政權。近兩千年來,許多歷史名將在這里叱咤風云,神木的楊家城為宋代楊家將鎮(zhèn)守過的古麟州。
榆林城是明代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修筑的。歷史上榆林城遭沙漠侵襲后有三次遷徙之說,其實那是明代時古城的規(guī)模進行過三次拓展。米脂城內(nèi)的李自成行宮至今保存著歷史的真跡。千百年來,古城榆林和沙漠緊緊依偎在一起,同風雨,共患難,漫步過無數(shù)個春夏秋冬依然無恙。倒是離榆林城100多公里的靖邊縣白城子的大夏都城統(tǒng)萬城,曾經(jīng)的繁花似錦已成過眼煙云,早已沉入沙海,僅存幾個箭樓遺址供人們憑吊,體味無情歲月的滄桑和該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榆林地處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的交界地帶,地貌獨特,能耕能植能漁能牧。無定河、榆溪河、窟野河、十萬畝的沙漠漁場紅堿淖,榆林城里的鴛鴦湖、蓮花池等榆林的水,造就了這里的秀美山川和人文環(huán)境。八景之一的普惠泉,從東山下面的“龍口”里汩汩流出,沿著城北緩緩流到城南,水質(zhì)清澈甘甜。用榆林水做的豆腐筋韌可口,名揚一方。榆林毛毯、皮襖等品牌產(chǎn)品以其制作精細質(zhì)量上乘早就俏銷海內(nèi)外。溝梁梁上山峁峁邊盛產(chǎn)的紅棗、沙棘,地下開采的煤、氣、油、鹽等四大寶藏,促進了榆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幾個縣成了全省十強縣。
榆林城古老又年輕,主要的幾條大街呈南北走向。東邊的老城區(qū)古建筑和民宅居多。古老的街道、“新明樓”、木牌坊體現(xiàn)著歷史的滄桑。西面幾條大街為解放后、改革開放以來所建,寬闊、繁華,高樓大廈和街心花園展示著新時代的輝煌。與這些城區(qū)大道相連的是大專院校、科研和文衛(wèi)單位、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長途汽車站、火車站和飛機場,城市布局錯落有致,科學合理。新老建筑使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煥發(fā)著青春的活力,從人們急促的腳步聲中能夠聽出開拓創(chuàng)新、發(fā)展榆林的時代強音。
站在榆林城北四公里處的紅石峽,舉目眺望,峽頂那逶迤起伏的長城殘垣墩臺,毗連浩瀚大漠的高峽平湖,神之鬼斧的峽溝及穿峽而過的毓秀溪流,峽間峭壁上錯落有致的石窟雕塑,大氣飄逸的摩巖石刻題字,構成了一幅古樸綺秀的圖畫。眺一眼,就會使你沉浸在詩一般的意境里。
陜北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神木二郎山古廟宇,以巍峨險峻而著稱。二郎廟構建在縣城南首的一嶺山峰上,大小廟宇因地制宜分別建造在這嶺山峰的合適地段。從山腳的山門到峰頂?shù)膹R堂殿宇,全由一階一階的山石臺階或水泥臺階所連接,這些建筑設計或精巧奇妙,或大氣壯觀,或寓意深邃。有的臺階一臺一臺直達廟門,銜接是那樣的自然,鬼使神差般平緩地通達相連。第一座殿宇前正巧95個臺階,寓意著華夏文明中的“九五之尊”。山頂?shù)膹R宇高聳入云端,仿佛要把人們引人仙山神閣,去會那玉皇大帝的愛將二郎神。
一條寬闊平坦的公路直通建造在黃河西岸山峰間的佳縣白云寺,登臨可俯瞰山谷中黃河橋上的行人若木偶劇中人般大小,山坡、河畔、村旁的紅棗樹好似永遠數(shù)不清的盆景,翠生生的綠葉下綴滿了好似串串紅瑪瑙的大紅棗,一嘟嚕一嘟嚕地掛滿棗樹的枝枝杈杈,壓彎了枝頭,展示了豐收。白云山古廟宇為國家四A級景區(qū),內(nèi)筑氣勢雄偉的玉皇閣、超然閣、真武大殿、三元考校牌樓等古建筑和一些殿宇,還豎立著毛主席黨中央率中央紅軍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殺敵救國的紀念碑。
從榆林到佳縣的山路蜿蜒崎嶇,山坡坡上圪梁梁上的放羊漢為了趕走寂寞,總會引吭高歌,痛痛快快地放縱感情,于是蒼茫的藍天下就有了他們的信天游:
白天想你圪塄塄上站,
半夜想你燈花花上看,
前半夜想你翻不轉身,
后半夜想你吹不熄燈。
歌聲在峰巒溝壑間回蕩,拂過山峰的褶皺,攪動生命的記憶。忽然間,河畔水邊閃出一個洗衣女子扯著嗓子對著山坡上的放羊漢子唱:
藍格瑩瑩天上飄白云,
放羊漢想著個什么人?
溝坡坡上草草根盤根,
抱上你的婆姨親個夠。
站在高高的黃土地上,可盡情地高歌,也可以放縱地吶喊。也許,那一首首信天游、走西口才吼出了世間的真情。
榆林的民歌與信天游,小曲與酒曲,表達了當?shù)厝嗣袢罕娖谂芜^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望。榆林小曲更加傳神,曾演繹出一代張姓藝人“冰把涼”的“五哥放羊”的傳奇故事,其中有些曲子聽起來與著名的《茉莉花》近乎雷同,大概也是明、清代以來隨著南方官員們的到來傳承而來。
不管是昨天貂蟬故里的一個個米脂婆姨和呂布家鄉(xiāng)的無數(shù)綏德漢子,還是今日陜北一帶的帥男俊女,他們作為榆林文化藝術業(yè)的創(chuàng)造者和傳播者,其聰慧、勤勞、內(nèi)秀的為人品格以及靈巧、精湛、絕妙的表演才技,永遠讓人贊美。
我們幾天的旅游觀光似走馬觀花,但榆林這塊土地上的自然和物產(chǎn)的豐美厚實,歷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蘊,風土和人情的壯美、和諧和熱烈,猶如一座內(nèi)涵豐富的巨大寶庫,享用不盡,令人仰嘆,回味無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