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惑之
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大趨勢給國人的感覺總是“風景這邊獨好”,在去歲世界經濟GDP排名榜上我國已然穩(wěn)居第二,今年又傳來世界貨物貿易總值排位居首的喜訊。然而也有不盡人意之處,那就是被視為經濟發(fā)展“晴雨表”的股市曲線“看上去很不美”,乃至于億萬股民大軍發(fā)出一聲嘆息——“我們成為被高官、高管、經濟學家、金融學者遺忘的群落”?!敖瘕垺辈惶ь^,“銀蛇”沒狂舞,“駿馬”能奔騰嗎?始終沒看到權威們給出一個科學合理讓人信服的解釋。
由股民的“牢騷”聯想到上市公司。日前讀到一篇新華社刊發(fā)的《上市公司現獨董離職潮 》的文字,卻讓人眼睛一亮,朦朧中看到股市的微弱光明和些許希望。在中組部18號文件即《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yè)兼職(任職)問題的意見》公布后,年初至今A股上市公司已有逾60多位獨立董事宣布辭職。官員獨董離職潮,透露出過去幾年我國“政商旋轉門”已成為一些地方官場之潛規(guī)則。投資者期待,新規(guī)能有效遏制“人情董事”和“花瓶董事”,乃至“亦官亦商的董事”,真正代表中小股東利益與大股東形成權力制衡。國人期待中國股市健康發(fā)展,恢復經濟發(fā)展“晴雨表”的功能,與世界經濟溫度接軌。
“官員獨董”始作俑者是由“政商旋轉門”所致?!蔼毝笔仟毩⒍碌暮喎Q。股票上市公司從外部聘請的具有專業(yè)知識和公信力的資深人士,主要職能是獨立檢查和監(jiān)督本公司的各項工作。如此看來“獨董”的職業(yè)操守極其重要!回眸中華幾千年的官場規(guī)則,“人老謝事,古之禮也”(皇帝除外)。官員卸任后盡可頤養(yǎng)天年,含飴弄孫,如耐不住寂寞,著書立說、吟詩潑墨、引吭高歌,也都是儒雅又能收獲銀子的妙法。最忌諱的是發(fā)揮“余威”還要干政,最不該的是“隨心所欲”而忘卻了“不逾矩”。
據權威部門的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歲首以來,滬深兩市共發(fā)布逾300多份關于高管辭職的公告,其中獨立董事辭職的公告也有近70份,這一數字還在不斷上升。盡管有人表示主要由于個人原因辭職,但仍有不少明確承認是按照相關文件要求辭去獨董一職的。如果細分官銜,處長、局長、部長有之,國企總經理、黨委書記也多忝列其中。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官員可以利用他們當年在官場上結下的豐富人脈資源給“知我者”送特殊利益,從而造成市場的不公平競爭。因為缺少有效的監(jiān)管并潛規(guī)則根深蒂固,難免不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由此可見,時下的官員“獨董”離職潮,是黨的政策威力使然,是符合民意的進步,“覺今是而昨非”,當鼓勵之,一以貫之,落到實處,有助于“晴雨表”功能的回歸。
還有一批“獨董”,是經濟學家、金融學者、管理達人者流,這些“術業(yè)有專攻的”的名人或“高管”亦多是“準官”,自然受到上市公司的熱烈歡迎。“滿城身佩六國印”者絕不是鳳毛麟角,更不是危言聳聽。至于他們的功能不必諱言,多是“拉大旗,作虎皮,包著自己,嚇唬別人”。真正起到“檢查”和“監(jiān)督”作用的“獨董”微乎其微。索取送上門來不菲的銀子,自然要幫主人牟利或弭患?!懊说脑挷欢际敲浴?,草民有“惟名人是尊”妄自菲薄的心態(tài),那是孔孟的熏陶;名人有“惟利是圖”妄自尊大的自戀癖,則是市場經濟的副作用。時下諸多“官員獨董”和“學者獨董”,多是“孔方兄”的門徒。新華社的文章道出了真相:獨立董事為什么會“淪陷”?顯然與其所獲的可觀薪酬不無關系。數據顯示,大部分獨董的年薪都集中在10到20萬元之間,有的甚至高達87萬元。
“重利之下必有蠢夫”?!肮偕绦D門”通向何處?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