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正香
1.宿州學院美術學院,安徽宿州,234000;2.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關于輔導員擔任“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的思考
雷正香1,2
1.宿州學院美術學院,安徽宿州,234000;2.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輔導員是擔任“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工作的主體之一。為做好“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工作,輔導員首先要克服自身的不足,努力提高理論水平,拓寬知識面;同時,要充分利用自身優(yōu)勢,根據(jù)平時學生工作中積累的素材和經(jīng)驗,選擇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采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以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讓學生有機會走向社會,把學到的形勢與政策理論同社會現(xiàn)實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輔導員;“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內容;社會實踐
目前,學界關于輔導員工作的研究主要著眼于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服務、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對輔導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1]。而關于輔導員承擔“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的研究鮮見報道,為此,本文借鑒他人的研究成果,并結合自身的教學體會,對輔導員擔任“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進行一些思考,提出了個人看法,供同行參考。
高校輔導員是履行高等學校學生工作職責的專業(yè)人員,其主要工作職責是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務、指導和管理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和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工作。而“形勢與政策”課程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解讀國內國際政治經(jīng)濟形勢,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黨和國家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的一門政治教育課程,是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條重要途徑[2]。這樣看來,輔導員承擔“形勢與政策”課程,有利于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同時,教育部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6年發(fā)布了第24號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其中第十條要求輔導員“承擔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形勢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業(yè)指導等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從工作職責上看,承擔“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是輔導員工作的基本職責。就高校實踐層面而言,目前全國已有三分之一的高校安排輔導員擔任“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工作,并把輔導員隊伍納入到了“形勢與政策”課程師資隊伍建設之中。因此,無論從理論層面上還是實踐層面上,都可以說輔導員是承擔“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任務的主力之一。
近年來,“形勢與政策”課程倍受高校的重視,各高校都將其作為必修課程納入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并加強了課程建設,尤其是師資隊伍建設,包括輔導員隊伍建設。“形勢與政策”課程具有政治性和政策性、多元性和時效性等特點,內容涉及到政治、歷史、地理、經(jīng)濟諸多方面,這就要求授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基礎知識扎實,知識面廣,而多學科出身的輔導員隊伍能否承擔起該課程的教學任務呢?根據(jù)近年來的實踐,筆者認為,專職輔導員隊伍不僅能勝任“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工作,而且還有思想政治教育專任教師不具備的優(yōu)勢。
輔導員擔任“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工作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專任教師由于與學生之間缺乏前期的交流、溝通,課前準備的授課內容往往不是學生關注的熱點,這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輔導員長期在學生工作的第一線,在平時的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現(xiàn)實素材和寶貴經(jīng)驗,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能選擇學生易接受的方式,分析學生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使得課程更加具有現(xiàn)實性和針對性。另外,輔導員還可以從學生工作實際出發(fā),結合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幫助學生分析和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現(xiàn)實問題,引導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用學到的政治理論去分析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作為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出身的輔導員,如何克服自身的不足,充分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做好“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工作呢?筆者認為,輔導員要從提高自身素質入手,選擇針對性的授課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及加強實踐教學,來做好“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工作。
3.1 克服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素質
首先,輔導員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應系統(tǒng)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夯實理論基礎,提高理論水平,拓寬知識面。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要關注時事變化,及時把握局勢動態(tài)。由于形勢與政策教育涉及政治、經(jīng)濟、歷史、文化等領域知識,所以輔導員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保證一定的學習時間,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課前要了解與課題相關的背景知識,適時地用于教學中,并力求做到生動活潑、史料詳實,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政治思想要過硬,信念要堅定,唯有如此,才能擔當起學生思想政治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第三,輔導員在工作中要主動積極,要以身作則,從而成為學生思想和行為上的模范和榜樣,這樣,才能讓學生信服。中國教育有一句古訓,“親其師,信其道”,因此,輔導員要及時了解學生思想情況,指導學生解決學習、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問題,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上的知心人,把“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延伸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3.2 選擇教學內容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號)指出,形勢與政策課程的任務是:“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jīng)驗教育;進行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形勢、任務和發(fā)展成就教育;進行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重大活動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進行當前國際形勢與國際關系的狀況、發(fā)展趨勢和我國的對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國政府的原則立場教育;進行馬克思主義形勢觀、政策觀教育”[3]。通知中除第一項和最后一項內容相對穩(wěn)定外,其他各項內容都會隨時變化。這就要求輔導員充分運用有限的教學時間,正確處理教學內容不斷變化與教學運行規(guī)范有序的矛盾。
輔導員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層人員,與學生接觸最多,最了解學生,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因此,輔導員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需要選擇適當?shù)慕虒W內容,超前制定并適時調整教學計劃。如每學期開學前,輔導員可根據(jù)教材以及相關材料做好教學計劃,并根據(jù)形勢和任務的變化發(fā)展,及時調整教學計劃,精心選擇學生最迫切需要了解的國內外熱點問題,然后尋找相關視頻,制作課件,使新穎的內容與生動的形式相結合,以滿足學生深入了解國內外重大事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趨勢的需求,從而起到學生武裝思想,提高學生分析和把握形勢能力的重要作用[4]。
3.3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輔導員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做到教學形式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興趣。如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及時組織學生學習中央領導或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針對高等學校學生報告,或播放相關音像制品,讓學生直接了解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新變化、新成就,全面把握國情、市情、校情,深刻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輔導員可以利用平時工作中與學生建立的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組織開展教師答疑、輔導、討論等互動活動,改變讀教材、念文件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關注形勢變化,時刻與黨和政府保持一致。另外,還要制作融聲音、文字、動畫為一體的多媒體教學課件,營造立體、動態(tài)的教學氛圍,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4 加強社會實踐
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黨的基本理論、路線和綱領以及接受的理想信念教育,都是抽象的理論和現(xiàn)成的結論,要想讓他們理解、接受和吸收這些理論,必須讓他們對社會現(xiàn)實、社會生活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因此,輔導員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把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中深化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并內化為自己的立場、觀點、方法[5]。
輔導員是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組織者、領導者和參與者,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輔導員要充分利用自身這一優(yōu)勢,把“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與學生的社會服務、實習、就業(yè)等實踐活動結合起來,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形勢政策”教育貫穿高校教育全過程,具有適應快、針對性強等特點,可以對正在發(fā)生的形勢作出科學的分析,對正在實施的政策作出科學的解讀和宣傳,可以有效地使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從而引導大學生走出思想認識上的誤區(qū),達到解疑釋惑的目的。因此,輔導員擔任“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工作,可以與輔導員的學生工作相輔相成,共同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這樣,既有利于學校的管理、社會的穩(wěn)定,又有利于大學生的全面成長。
[1]李克榮,張俊橋.高等學?!靶蝿菖c政策”課教師隊伍規(guī)范化建設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9):36-39
[2]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EB/OL].[2014-06-19].http://baike.baidu.com/view/3677815.htm?fr=Aladdin
[3]許青.關于增強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2):138-141
[4]孫旭.輔導員專業(yè)化發(fā)展視閾下的“形勢與政策”課程規(guī)范化改革[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2):56-59
[5]張梅娟,何月珠,劉淑芳.“形勢與政策”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功能互補的探討[J].2009(21):73-75
(責任編輯:劉小陽)
2014-09-26
雷正香(1978-),女,安徽六安人,在讀碩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
10.3969/j.issn.1673-2006.2014.12.037
G642
A
1673-2006(2014)12-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