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深刻指明了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對于我們?nèi)嬲J識國家綜合實力的內(nèi)涵,將文化軟實力建設納入國家綜合國力建設總體布局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化軟實力體現(xiàn)出一個國家的凝聚力。國家強大不強大,要看經(jīng)濟、看科技、看軍事,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必須還要有民族凝聚力、民族的精氣神。缺少民族凝聚力,人心渙散、精神不振,一個國家就立不起來。有了民族凝聚力,有了民族的精氣神,經(jīng)濟、科技、軍事等硬實力一時落后,一個國家和民族也會挺起腰桿,不輸氣節(jié),不妄自菲薄,不自我矮化,有自己的骨氣和底氣,在國際舞臺上照樣能贏得尊重。同時,有了民族凝聚力,有了民族精氣神,經(jīng)濟、科技、軍事一時落后的國家和民族,會自我加壓、自我奮起,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中國在30多年的時間里創(chuàng)造了世界發(fā)展史上的諸多奇跡,從根本上說,是中華民族有一種民族氣節(jié),有一種民族精神。這種民族氣節(jié)和民族精神與正確的發(fā)展道路相結(jié)合,使當今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今世界,國際社會贊嘆中國的奇跡,同時由衷贊嘆中國人民的民族氣節(jié)和民族精神。這種民族氣節(jié)和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發(fā)展中沉淀和凝結(jié)起來的,已深深融鑄在中華文化之中,成為我國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正由于文化軟實力在國家綜合國力中的核心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不僅關(guān)系我國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關(guān)系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關(guān)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
文化軟實力既然是國家綜合實力的核心,我們在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過程中,就要特別注意提升文化軟實力。在現(xiàn)實社會中,有一種現(xiàn)象,即工具理性盛行,重器不重道,表現(xiàn)在國家綜合實力建設上,就是重視提升硬實力而不重視提升文化軟實力。重視提升硬實力是對的,文化軟實力也一定要以硬實力為基礎(chǔ),事實上,硬實力的提升會極大地推動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比如,世界上學習中文,過去是冷門,現(xiàn)在是熱門,因為中國現(xiàn)在是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中國與世界交往越來越多,世界也越來越需要同中國交往,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促進了文化的交往,也促進了世界對中文的需求,推動形成了學習中文的熱潮。但是,在重視提升硬實力的同時,決不能忽視、輕視提升文化軟實力。正確的態(tài)度是,硬實力與軟實力并重,寓軟實力于硬實力之中,既見物又見精神。
提升文化軟實力,一要建強價值觀念,二要建強中華文化。價值觀念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價值觀念在文化中起中軸作用,文化的影響力首先是價值觀念的影響力。世界上各種文化之爭,本質(zhì)上是價值觀念之爭,也是人心之爭。提升文化軟實力,必須鑄造出強大的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并使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走向世界。中華文化是我們提高文化軟實力的最深厚的源泉,是我們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根基。這個根基動搖了,我們民族的獨特標識就沒有了,我們的民族精神也堅持不住了。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精神相融合,增強中華文化的創(chuàng)造力和感召力,增強中華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總之,國家實力中有文化,文化中有國家實力;離開文化軟實力談不上國家實力,離開國家實力也沒有文化軟實力,這個辯證法我們要牢牢記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