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聰
飼料中黃曲霉毒素的認識及其預防
李培聰
(山東省諸城市龍都畜牧獸醫(yī)管理站 262200)
玉米發(fā)霉時的黃曲霉分泌的黃曲霉毒素有一定的毒性。毛皮動物日糧中不慎用了這樣的玉米可能引起中毒。水貂、紫貂、銀狐、藍狐、貉子等,都曾因食用了發(fā)霉玉米做的飼料而引起中毒的實例。
黃曲霉毒素是神經(jīng)組織毒,對動物具有全身毒害作用。毒素由消化道吸收,進入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當毒素進入神經(jīng)系統(tǒng)時,引起腦出血和水腫。有時可在神經(jīng)組織和腦膜上發(fā)生反應,引起臨床上一系列的神經(jīng)癥狀,出現(xiàn)興奮或抑制,感覺喪失和反射遲鈍等。當毒素侵入血管內(nèi)皮或整個血管壁時,直接的或反射性的引起毛細血管炎癥或壞死,使血管壁脆性增強,通透性增加,造成大面積出血。當造血器官受損時,則出現(xiàn)造血機能障礙,導致血液理化性能改變,發(fā)生凝血緩慢、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單核細胞和顆粒性白細胞減少或消失,淋巴細胞相應增多。當毒性作用于心臟時,引起心肌營養(yǎng)不良。當毒素作用于胃、腸黏膜時,會引起黏膜出血、壞死,從而造成腹瀉、機體脫水、白細胞極度減少,動物體抵抗力下降。
患獸食欲減退、嘔吐、拉稀、精神沉郁,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抽搐、震顫、口吐沫、角弓反張、癲癇性發(fā)作。急性病例有的在臨床上看不到明顯癥狀就已經(jīng)死亡。解剖尸體見到胃腸黏膜充血、出血、潰瘍、壞死,肝、腎充血、變性、壞死。
應立即停止使用霉變玉米或可疑有霉變的玉米;新調(diào)飼料時要加入蔗糖或葡萄糖、綠豆等進行解毒;靜脈或腹腔注射等滲溶液,如5%的葡萄糖水;防止出血可用維生素K,0.5~2.5mg/kg體重,1次/d,連續(xù)注射3~5d。防止肺水腫可用20%葡萄糖酸鈣溶液或5%氯化鈣溶液;防止繼發(fā)性感染可用抗生素。
黃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產(chǎn)生的一類有毒次生代謝物,污染玉米、花生、棉子及其餅粕等動物性飼料。因其毒性極強,不易破壞,并且能夠?qū)π笄菰斐蓢乐氐拿庖咭种?,使疫苗接種失敗等原因,所以預防、去除飼料中的黃曲霉毒素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去除飼料中黃曲霉毒素的方法主要分為3大類,分別為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
關(guān)鍵在于要嚴格控制飼料和原料的水分含量、控制飼料加工過程中的水分和溫度、選育和培養(yǎng)抗霉菌的飼料作物品種、選擇適當?shù)姆N植或收獲技術(shù)、注意飼料產(chǎn)品的包裝、貯存與運輸、在飼料中添加防霉劑等。但需注意的一點是使用防霉劑無法去除飼料原料中已存有的霉菌毒素,添加防霉劑僅僅只是預防未來霉菌的生長,所以飼料的脫毒也是必要的一項措施。飼料貯存過程中,倉庫要通風、陰涼、干燥、清潔,沒有霉積料。其次堆入要規(guī)范,應與窗、壁保持一定的距離,貯存時間長的話還要定期翻動通風。
黃曲霉毒素污染嚴重的飼料,應該廢棄。對輕度污染的飼料,經(jīng)適當?shù)奶幚砗罂梢赃_到飼用標準的可以利用,主要的脫毒方法有:
3.2.1 物理脫毒法 (1)水洗法:此法適用于籽實飼料的去毒處理,其方法是:先將發(fā)霉的飼料磨成碎粉,將其倒進缸中,加入3~4倍水,然后進行攪拌靜置浸泡,換水攪拌2次/d,直至浸泡的水由茶色變成無色為止。(2)挑除法:其方法是把飼料中有霉變的部分挑除。可適用于秸稈、顆粒飼料的去毒處理。(3)晾曬去毒法:此法主要用于秸稈飼料的去毒。其方法是:先將發(fā)霉飼料置于陽光下曬干,然后進行通風抖松,以除去霉菌的芽孢,使其變得無害而達到無毒的目的。(4)脫胚去毒法:此法主要用于玉米的去毒,因為發(fā)霉玉米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玉米的胚部。其方法是:先將玉米磨成1.5~4.5mm的小顆粒,再加5~6倍水,然后進行攪拌,胚部碎片因輕而浮在水面上,將其撈出或隨水倒掉,如此反復數(shù)次,即可達到脫胚去毒的目的。(5)石灰水浸法:此法適宜對玉米、高粱等籽實類飼料進行去毒處理。其方法是:先將玉米等大粒發(fā)霉飼料粉碎成直徑1.5~ 5mm的小粒,然后將過120目篩后的石灰粉按0.8%~1%的比例摻入發(fā)霉飼料中,最后將摻入石灰粉的料和水按1:2的比例倒入容器中攪拌1min,然后靜止5~8h,將水倒出,再用清水沖洗2~3次,一般去毒率可達91%以上。(6)熱處理法:在濕度較高的條件下,高熱或高壓可破壞毒素,如用260℃處理污染玉米,可使黃曲霉毒素含量下降85%。(7)輻射法:紫外線和等離子體發(fā)射可以殺死霉菌也可破壞霉菌產(chǎn)生的毒素,但同時也會破壞飼料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將污染黃曲霉毒素的飼料鋪成薄層,用高壓汞燈紫外線大劑量照射,去毒率可達97%~99%。(8)吸咐法:在飼料中加霉菌吸附劑是最常用的方法。①添加無機吸附劑:一些礦物質(zhì)能夠吸附并捕獲霉菌毒素分子。如硅酸鋁鹽、沸石、膨潤土、活性炭、硅藻土等,但大量添加這類吸附劑會降低養(yǎng)分濃度。沸石對黃曲霉毒素有吸附和降低毒性的作用,解毒的效果與沸石的來源與結(jié)構(gòu)有密切關(guān)系。據(jù)研究表明,沸石可以明顯減少蛋雞肝臟中黃曲霉毒素的蓄積。膨潤土可以與腸道中的黃曲霉毒素結(jié)合,減少黃曲霉毒素在腸道中的吸收時間,促進其通過糞便排出體外?;钚蕴紝S曲霉毒素的吸附作用很強,但是對其解毒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另外,添加活性碳可導致飼料顏色變黑,影響其商品外觀。②添加有機吸附劑:蛋氨酸動物對黃曲霉毒素的解毒過程主要依靠谷胱甘肽的氧化還原反應,而蛋氨酸是合成谷胱甘肽的原料,所以在飼料中額外添加蛋氨酸可降低黃曲霉毒素的毒性。牛血清白蛋白可以抵抗黃曲霉毒素對雛雞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通過在消化道吸附黃曲霉毒素而發(fā)揮作用。③添加生物吸附劑:酯化甘露寡糖(商品名為霉可吸):酯化甘露寡糖對黃曲霉毒素的結(jié)合率為95%,對蛋雞的試驗表明,飼料中添加0.1%的酯化甘露寡糖可以將肝臟中的黃曲霉毒素含量由4μg/kg降低到2μg/kg。活菌制劑(益生素):腸道中的一些有益菌如乳酸菌酵母菌等都可以降解和轉(zhuǎn)化消化道中的黃曲霉毒素,在動物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益生素產(chǎn)品有助于緩解黃曲霉毒素的毒性。
3.2.2 化學方法 (1)堿煮處理法:此法適用于對籽實類飼料進行去毒處理。其方法是:按每100g發(fā)霉飼料加入3倍的水,再加入500g蘇打粉或1000g石灰共煮,待煮到飼料裂開時,讓其冷卻,然后再用清水沖洗到?jīng)]有堿味時即可使用。(2)中草藥熏蒸法:用含芳香油的中草藥如山蒼子油在60℃條件下熏蒸飼料,對黃曲霉毒素B1有解毒去毒的作用。(3)氧化劑法:氧化劑是有效的黃曲霉毒素鈍化劑;過氧化氫能有效抑制飼料中的毒素。(4)微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轉(zhuǎn)化作用降解黃曲霉毒素的毒性。常用的微生物菌種有乳酸菌、黑曲霉、米根霉、葡萄梨頭菌、灰藍毛菌、橙色黃桿菌等。(5)營養(yǎng)素法:由于黃曲霉毒素主要是通過細胞膜的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破壞細胞膜,所以一些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如VA、VE、VC以及微量元素硒等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①補充維生素:葉酸具有破壞黃曲霉毒素的能力,把葉酸加入到輕度發(fā)霉的飼料中,可以有效去除黃曲霉毒素。②補充硒:硒對于火雞、豬具有抗黃曲霉毒素作用,因為硒可以提高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③補加蛋白質(zhì)或氨基酸:肝臟能夠凈化被動物吸收的霉菌毒素,此凈化的過程基于谷胱甘肽的氧化還原反應,而蛋氨酸有利于谷胱甘肽的組成,因而額外添加蛋氨酸可以減少對動物生長和其它性能產(chǎn)生的不利作用。
(2014–02–21)
S852.662
B
1007-1733(2014)05-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