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上海博物館
展覽時間:2014.06.07 ~ 08.31
展覽地點:上海博物館第一、二、三展廳
考古證明,上海不僅是現(xiàn)代化的國際都市,而且具有6000年的悠久歷史。展覽在“古代文明尋根溯源”和“城鎮(zhèn)社會興起繁榮”兩大主題引領(lǐng)下,分為“文明之光”、“城鎮(zhèn)之路”和“古塔遺珍”三大展廳,匯集了上海地區(qū)考古出土的各時期文物精品500余件,有新石器時代的精美玉器、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元代的金器等。這些文物猶如歷史的碎片,串聯(lián)起上海的發(fā)展軌跡。
主辦:山東博物館、汶上縣人民政府
展覽時間:2014.06.14 ~ 09.14
展覽地點:山東博物館三樓20號展廳
汶上佛教文化源遠(yuǎn)流長,北朝時期開始盛行,尤以寶相寺規(guī)模最大,可惜近代毀于戰(zhàn)火。1994年,寶相寺塔地宮的搶救性發(fā)掘,轟動了海內(nèi)外。2014年,適逢寶相寺塔地宮佛教文物出土20周年,作為寶相寺佛教文物出土后第一次大規(guī)模赴外展覽,此次展品主要包括佛牙、舍利、金棺銀槨、水晶舍利瓶、跪捧真身菩薩等29件珍貴佛教文物,多角度還原文物出土背后的故事。
主辦:四川博物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等
展覽時間:2014.05.30 ~ 07.09
展覽地點:四川博物院臨展一廳
新疆古稱“西域”,自古以來便形成了多民族居住、多種宗教并存、文化多元一體的現(xiàn)象。展覽展出西域古代絲綢之路上出土的精品文物190余件,涵蓋距今3000~1000年間的古代紙質(zhì)文獻(xiàn)、紡織品、陶器、彩繪泥塑、錢幣等多個文物種類,生動再現(xiàn)了古代活躍在絲綢之路大舞臺上各民族的人文景觀,充分展示東西方文明在新疆的相互碰撞、交融、吸納、傳播與發(fā)展。
主辦:中國三峽博物館
展覽時間:2014.06.06 ~ 08.06
展覽地點:中國三峽博物館二樓展廳
展覽展出館藏玉器精品百余件,展覽按照玉器使用功能分為“陳設(shè)之玉”、“禮儀之玉”、“潤身之玉”和“生活之玉”四部分,其中穿插關(guān)于中國玉器的背景常識介紹,向觀眾普及玉器發(fā)展史、功能和制作工藝等方面的知識。展覽旨在通過玉器精品引領(lǐng)觀眾走入先民的精神世界,感知先民的審美情趣,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展覽期間,三峽博物館將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社教活動,讓觀眾們在炎炎夏日,感受到玉器帶來的冰清玉潔之美。
主辦:河北博物院
展覽時間:常設(shè)陳列
展覽地點:河北博物院南區(qū)(新館)三層?xùn)|北展廳
展覽分為“舊石器時代的泥河灣”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兩部分,“舊石器時代的泥河灣” 圍繞著泥河灣遺址展開,重點展現(xiàn)馬圈溝、小長梁、侯家窯和于家溝等著名遺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從河北上百處新石器遺址中選取了南莊頭、北福地和磁山三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址加以展示。展覽通過大量實物、照片、模型及復(fù)原景觀,生動再現(xiàn)了史前時期河北先民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生活場景,展示了人類祖先由蒙昧落后走向文明開化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