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滿分:100分 時間:100分鐘)
一、基礎練兵場(26分)
1.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膽怯( ) 秀頎( ) 倦dài( ) 豐yú( )
2.指出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辭手法。(4分)
A.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 )
B.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 )
C.它對于自己的戲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來,露出一口的皓齒。( )
D.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3.默寫。(5分)
(1) ,高齋聞雁來。(韋應物《聞雁》)
(2)臨風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鶴》)
(3)翅濕沾微雨, 。(葛天民(《迎燕》)
(4)但是它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 ,它是樹中的偉丈夫。(茅盾《白楊禮贊》)
(5)《馬說》中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
4.讀下面某商場促銷活動的廣告片段,完成相關題目。(4分)
活動期間,為感謝我們多年來對廣大顧客的關心和愛護,本商場將讓利50萬元回報消費者;同時,本商場將為(A)購買大型家電產品的市內顧客提供(B)送貨上門的(C)服務(D)。
(1)語段中的畫線句有語病,應改為:
(2)為使語意明確,應把“免費”一詞加入A、B、C、D的 處。
5.請仔細觀察題為《釣魚》的漫畫,然后說出你受到的啟發(fā)。(5分)
6.請你仿照示例,從“棉花、帆、釘子、谷穗、牡丹、梅花、菊花、竹子”等選項中任選兩個,各寫一句含有生活哲理的格言。(4分)
示例(1) 根:蓬勃向上的生命,以及默默無聞的奉獻,全部屬于大地母親;如果離開大地的懷抱,一切的成就,都會化為泡影。
示例(2) 藕:無論是生活在水中,還是生活在淤泥里,都能夠保有一個純潔的靈魂。
格言(1):
格言(2):
二、閱讀精品屋(34分)
(一)閱讀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7~11題。(16分)
【甲】馬說
韓 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龍說
韓 愈
龍噓氣成云,云固弗靈于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靈怪矣哉。
云,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云,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兑住吩唬骸霸茝凝?。”既曰龍,云從之矣。
(乙文選自《古文筆法百篇》,李扶九選編,黃仁甫纂定,岳麓書社1984年)
7.解釋下列加點詞。(2分)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2)薄日月,伏光景( )
8.下列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食之不能盡其材 若龍之靈
B.然龍乘是氣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C.執(zhí)策而臨之 策之不以其道
D.云固弗靈于龍也 只辱于奴隸人之手
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10.甲、乙兩文都是“說”的文體,它們分別論述了什么觀點?(用原文語句回答)(4分)
11.讀了甲、乙兩文,你得到了怎樣的啟示?(用自己的話回答)(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2~17題。(18分)
淡竹
蘇滄桑
(1)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個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2)他是竹,植物中的另類。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對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個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3)稻子,正是揚花灌漿的妙齡,名牌大學生般躊躇滿志;銀杏終于褪去了一身濃艷,和藍天的高潔媲美;法國梧桐是老實人,沉浸在年代久遠的優(yōu)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種鵝掌梧桐,要悄然替代它無敵的位置;蘭花三七,像極薰衣草,卻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誠地朝一個方向,像被一種崇高使命蠱惑。浮萍無根,卻有心肺,掙脫著隨波逐流的命運;貪婪的蔓,不知羞恥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邊嗜血,一邊甜言蜜語……
(4)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攢足勁兒,在喊——我要生存!我要開花!我要結果!
(5)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類。其實,名利、金錢、權勢,如同陽光雨露的垂愛,蜜蜂花蝶的青睞,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彎下腰,要費盡心機——要將每一條根都變成利爪,依附土壤,虛偽地贊美越來越污濁的空氣;要與昆蟲講和,與風霜妥協(xié);對蒼蠅獻媚,對強加在身上的種種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飛黃騰達的可能。
(5)可是,他的節(jié)生來就是直的,他不能彎腰;他的心生來就是空的,他不愿費盡心機。
(6)真是空的嗎?不,那一節(jié)節(jié)空里,早已成就一個美妙的小宇宙——有與生俱來的一些堅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達智慧,有對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愛,與筍的親,與周圍無數青光綠影的促膝長談、開懷暢飲,有鳥兒偶爾駐足的呢喃,有清風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祿,荒蕪繁雜的每一秒時光都格外靜謐而美好。
(7)那一節(jié)節(jié)空里,是永遠的滿盈。
(8)更讓我驚異的是,他不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員。從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紅、淡褐、淡綠、淡泊,所以,他與世無爭到看淡生死。
(9)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風,成蔭,美化環(huán)境;死可以做篾,成為最土最實用的曬竿、瓜架、涼席、竹桌、竹椅、竹籃。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簫與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隨天籟之音往來天地之間,優(yōu)雅散淡而雋永。
(10)當然,這并不表示他逆來順受。他會和壓在頭頂上的積雪抗爭,他不允許荒草占領腳下的領地,他搖曳著枝干向毒蛇示威,他告訴所有的竹要獨善其身兼愛天下。
(11)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是鄭板橋,“蓋竹之體,瘦勁孤高,枝枝傲雪,節(jié)節(jié)干霄,有君子之豪氣凌云,不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蘇軾、岳飛、辛棄疾……他是我們身邊那些堅守著什么的人。他們懂得,濃墨重彩是一輩子,云淡風輕也是一輩子;奴顏婢膝是一輩子,坦蕩瀟灑也是一輩子。他們選擇了后者,等于選擇了物質上的清瘦,心靈上的豐衣足食。
(12)于是,這些自由快樂的心靈,站在一個孤寂的陣營里,成為人世間越來越彌足珍貴的另類,風雨過處,仰天長笑。
(選自《散文》2009年第12期,有刪改)
12.畫線句“那一節(jié)節(jié)空里,是永遠的滿盈”,既說淡竹是“空”的,又說其是“滿盈”的,你認為這是否矛盾,為什么?(2分)
13.閱讀第(3)(4)兩段,請你分析作者寫作這兩段的意圖。(3分)
14.閱讀全文,請你揣摩文中 “淡”字的豐富意蘊。(4分)
15.本文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16.文章主要寫淡竹,為什么在第(3)段寫到稻子、銀杏、法國梧桐?又為什么在第(11)段寫到李白、陶淵明、鄭板橋等人?(4分)
17.結合本文對“淡竹”的描寫,聯系生活經歷,談談你對人生的理解。(2分)
三、文筆展示臺(40分)
18.觀賞優(yōu)美的景色,是感受生活;聆聽悅耳的音樂,是感受生活;享受濃濃的親情,是感受生活;擁有純真的友誼,是感受生活; 追求遠大的目標,是感受生活;體驗奮斗的苦樂,是感受生活; 遭遇痛苦的挫折,是感受生活。
請圍繞“感受生活”這一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