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崢
(遼寧省朝陽市中心醫(yī)院婦產(chǎn)科,遼寧 朝陽 122000)
婦產(chǎn)科腹腔鏡手術1698例臨床分析
韓 崢
(遼寧省朝陽市中心醫(yī)院婦產(chǎn)科,遼寧 朝陽 122000)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鏡手術在婦產(chǎn)科疾病中的臨床效果,總結婦產(chǎn)科腹腔鏡手術的臨床經(jīng)驗。方法 回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間1698例施行腹腔鏡手術的婦產(chǎn)科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探究腹腔鏡手術的方式、手術技巧、手術適應證及術后并發(fā)癥。結果 1698例腹腔鏡手術中,1694例腹部切口Ⅰ期愈合,7 d痊愈出院;余5例腹腔穿刺切口感染,經(jīng)過治療,10 d痊愈出院。腹腔鏡拓寬了手術適應證,使手術方式更加齊全。腹腔鏡手術占同期婦產(chǎn)科手術的44.81%,同期急腹癥腹腔鏡實施率61.30%,手術并發(fā)癥67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95%。結論 腹腔鏡手術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安全性高,全身反應輕,拓寬了手術的適應證,降低了并發(fā)癥,腹腔鏡在婦產(chǎn)科疾病中得到廣泛應用,腹腔鏡手術成功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病例,術者具備成熟的腹腔鏡手術技能及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及合作默契的手術協(xié)作團隊。
婦科疾病;腹腔鏡;臨床分析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08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間我院婦產(chǎn)科行腹腔鏡手術的1698例患者的情況,同期婦產(chǎn)科手術3789例,腹腔鏡手術患者占44.81%。急腹癥173例,其中106例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占急癥的61.30%。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67例占3.95%。本次研究,患者的年齡22~53歲,已婚待孕者197例,有腹部手術史者98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壓者29例。
1.2 手術指征
本組病例均以第一診斷作為手術指征統(tǒng)計。見表1。
1.3 主要病變及其手術方式
表1 腹腔鏡手術指征(第一診斷)
主要病變?yōu)樽訉m肌瘤、卵巢良性腫瘤、異位妊娠、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等,主要適應證占腹腔鏡手術的87.87%。主要手術方式為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腹腔鏡下卵巢良性腫瘤切除術、腹腔鏡下異位妊娠手術、腹腔鏡下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手術。
1.4 手術并發(fā)癥
我院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67例,為腹腔鏡手術的3.9%,其中LAVH為29例(43.28%),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9例(13.43%),卵巢囊腫切除4例(5.97%),盆腔粘連松解術4例(5.97%),異位妊娠12例(17.91%),不孕癥手術7例(10.44%),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2例(2.98%)。
2.1 腹腔鏡應用率
2008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間,我院婦產(chǎn)科手術3789例,1698例在腹腔鏡下進行,占44.81%,急腹癥173例,腹腔鏡下進行106例,占急癥的61.30%,手術并發(fā)癥67例,占腹腔鏡手術的3.95%。腹腔鏡手術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見表2。
表2 腹腔鏡手術率各年度分布情況(%)
2.2 腹腔鏡手術情況
本組的病例的主要手術指征及手術方式,子宮肌瘤733例,297例(54.16%)行CISH,336例(45.84%)行LAVH,100例(13.64%)行子宮肌瘤剔除術;卵巢囊腫298例,行卵巢囊腫剝除術176例(59.06%),122例(40.93%)行卵巢囊腫切除術;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169例,其中38例(22.49%)行子宮腺肌瘤切除術,42例(24.85%)行腹腔鏡異位囊腫剝除術,30例(17.75%)腹腔鏡卵巢切除術,59例(34.91%)行陰道直腸隔型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的腹腔鏡手術;異位妊娠患者292例,68例(23.29%)行腹腔鏡輸卵管線性切開取胚術,52例(17.81%)行輸卵管傘端胚胎組織擠出術,52例(17.81%)腹腔鏡下輸卵管節(jié)段切除術,28例(9.58%)腹腔鏡下妊娠部位注射MTX,72例(24.66%)行患側輸卵管切除術,13例(4.45%)輸卵管間質(zhì)部妊娠行輸卵管間質(zhì)部切除術。6例(2.05%)宮角部妊娠腹腔鏡監(jiān)視下行吸宮術。
每例手術成功的關鍵不僅依賴于先進的設備、良好的病例選擇,術者的操作技巧也至關重要。良好的視野和空間是成功的關鍵。氣腹肌壓力設定:既保證血液循環(huán)充足又有足夠的腹腔內(nèi)手術操作空間同時減少術中組織出血[1,2],本研究中氣腹機的壓一般為15 mm Hg(1 mm Hg=0.133 kPa),能支起腹壁為宜,對于消瘦患者采用12 mm Hg。具體的操作技巧:分離粘連技術,如輸卵管與卵巢的粘連影響輸卵管的蠕動和拾卵功能,分離粘連以恢復這兩器官的解剖結構和功能,我們采用腹腔鏡顯微剪刀分離粘連,注意界線,分離中不斷用灌洗液沖洗手術創(chuàng)面,檢查出血點,以精確止血,任何微小出血點均止血,避免了用電凝、激光對嬌嫩的傘端造成的不可逆的損傷。本組研究的止血方法:①采用雙極電凝、PK刀、超聲刀、百克鉗等;②以線圈環(huán)套結扎止血法;③縫扎血管止血法;④注射血管加壓素使小血管收縮止血法;⑤可用鈦夾處理血管止血。腹腔鏡下縫合組織不必過于強調(diào)對合準確,因其是無血操作,術后不易形成粘連和腸麻痹。打結:在確切結扎情況下我們盡量減少打結數(shù),以減少異物及粘連;拉緊縫線時,方向與縫線平行,如成角度,線易拉斷。對輸卵管、正常卵巢組織、異位妊娠組織等,柔軟較易分割,從11 mm的套管取出,對大的組織塊不能完整取出者允許切割的分割取出,對不允許標本擠壓切割的放入袋內(nèi)取出,對直徑>3 mm的實質(zhì)性包塊及病理不明確的卵巢囊腫經(jīng)子宮直腸窩經(jīng)陰道取出。腹壁穿刺置入套管、腹腔內(nèi)夾持組織、結扎縫合、止血及將切除的腫物取出是腹腔鏡手術的操作技術,必須熟練掌握才能得心應手,腹腔鏡手術才能順利完成。
[1] 郎景和.婦產(chǎn)科手術筆記[M].北京:中國科學技出版社,2001.
[2] 魏麗慧.婦產(chǎn)科手術精要與并發(fā)癥[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2.
R713
:B
:1671-8194(2014)07-0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