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李進
2014年埃博拉出血熱疫情相關動態(tài)及啟示
王姝,李進
2014年埃博拉出血熱疫情的感染及死亡人數(shù)都達到歷史最高,目前疫情仍處于持續(xù)狀態(tài)。本文跟蹤本次疫情的相關動態(tài)信息,總結經(jīng)驗與教訓,以期為應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提供依據(jù)。
傳染?。怀鲅獰?,埃博拉;治療學;綜合預防
2014年埃博拉出血熱(Ebolavirusdisease,EVD)疫情是自2014年2月開始暴發(fā)于西非的大規(guī)模病毒疫情,已波及到歐洲和美洲,目前疫情仍在持續(xù)。本次疫情為1976年發(fā)現(xiàn)埃博拉病毒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感染及死亡人數(shù)都達到歷史最高。本文跟蹤本次疫情的相關動態(tài)信息,總結防控經(jīng)驗與教訓,以期為應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提供依據(jù)。
WHO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自2014年3月起截至12月17日,幾內(nèi)亞等八國報告EVD感染病例18603例,死亡病例6915例。大多數(shù)病例集中在幾內(nèi)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三國,目前幾內(nèi)亞病例數(shù)有所波動,利比里亞呈下降趨勢,塞拉利昂的上升趨勢得以減緩,此三國確診病例的病死率達到70%。WHO已宣布塞內(nèi)加爾、尼日利亞和西班牙EVD疫情結束[1]。
2.1 實驗室診斷目前在西非地區(qū)主要采用聚合酶鏈反應法檢測埃博拉病毒核酸,該方法步驟復雜,還須配備昂貴的專用儀器,得出結果需1~2h。人們正致力于研制能在各種檢測環(huán)境中盡早、快速、準確檢測出是否存在埃博拉病毒的診斷檢測工具。日本長崎大學熱帶醫(yī)學研究所宣布開發(fā)出了高效檢測埃博拉病毒的方法,無需特殊儀器,得出結果的時間縮短到30min,在缺乏醫(yī)療設備的發(fā)展中國家也能簡便使用,且適合人員流動頻繁的機場等場所防疫[2]。法國研究者稱根據(jù)單克隆抗體會對存在于少量血液、血清或尿液樣本中的病毒做出反應的原理,研制出一種可在15min內(nèi)診斷患者是否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方法[3]。傳染病快速診斷測試領域全球領導者BioLytical Laboratories也宣稱成功研制出能快速檢測埃博拉病毒扎伊爾毒株抗體的臨床前診斷測試工具,出具檢測結果僅需60 s,在現(xiàn)場及受到時間限制的地點(如旅途中的入境處)對大量對象進行篩查時其具有更大優(yōu)勢[4]。不過,這些方法還須在EVD疫區(qū)進行臨床試驗。
2.2 治療目前尚無治療EVD的特效藥,各國正加緊開發(fā)對抗埃博拉病毒的藥物,并已取得一定進展。例如美國馬普生物制藥公司研發(fā)的試驗性藥物ZMapp、日本富山化學工業(yè)公司研發(fā)的法匹拉韋、加拿大Tekmira公司研發(fā)的TKM-Ebola以及我國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制的藥物“jk-05”已證實在動物感染實驗中具有抗埃博拉病毒活性[5],但國際上所有EVD試驗性藥物的效果均未得到人體試驗驗證。不過,據(jù)報道,12月在西非的3個埃博拉治療中心將開展臨床治療測試,即法國國家健康與醫(yī)學研究院的科學家將在幾內(nèi)亞的蓋凱杜開展一項使用抗病毒藥物法匹拉韋的測試,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熱帶醫(y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將在幾內(nèi)亞科納克里的唐卡埃博拉治療中心進行一項使用康復期全血和血漿療法的治療測試,英國牛津大學將代表國際嚴重急性呼吸道及新發(fā)傳染病聯(lián)盟進行抗病毒藥物brincidofovir的治療測試,2015年2月將公布初步結果[6]。
此外,從EVD康復患者的情況來看,幫助患者康復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還無法確定到底是哪個因素起作用。德國漢堡大學醫(yī)院10月22日稱用5周時間治愈了1例出現(xiàn)敗血癥、呼吸衰竭和腦病等并發(fā)癥的36歲重癥EVD患者,并未使用EVD試驗性藥物。該院醫(yī)生發(fā)表在美國《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網(wǎng)絡版上的論文得出結論:支持性重癥治療,包括大量補充水分以及使用廣譜抗生素和呼吸機,使得這例患者在沒有使用埃博拉試驗性藥物的情況下康復[7]。截至10月底美國本土感染埃博拉病毒的2名女護士以及從非洲接回的5名EVD患者在美國醫(yī)院接受治療后全部康復。醫(yī)學專家認為康復的原因可能有:①支持性療法,如及時輸液補充電解質;②2名女護士年輕,大量數(shù)據(jù)表明年輕的EVD患者更容易康復;③2名女護士穿了防護服,接觸到的病毒數(shù)量有限,而EVD患者通常是感染病毒數(shù)量越多,病情越嚴重;④接受過EVD康復患者的輸血[8]。
2.3 疫苗EVD肆虐近40年,至今仍未研制出一支有效疫苗。迫于西非EVD疫情的嚴峻形勢,在最近數(shù)月,幾種EVD疫苗迅速進入研制階段,并加快了疫苗的臨床試驗。其實,約10年前加拿大和美國科學家就利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制造了EVD疫苗(VSV-EBOV),動物實驗證實有效后,于2010年由美國紐林克基因公司生產(chǎn)了800~1000劑該疫苗[9]。但是,直至2014年10月1000劑該疫苗才運送至WHO的日爾瓦總部,開始進行人體試驗[10]。目前由葛蘭素史克公司研制的疫苗ChAd3正在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進行安全試驗,預計2015年初將生產(chǎn)出10000劑強力有效疫苗,一旦通過安全試驗,將會首先被應用于西非抗擊埃博拉病毒一線的醫(yī)護人員,以進行效果測試[11]。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11月26日宣布,首個EVD疫苗初期人體試驗得到了積極的結果,志愿者體內(nèi)出現(xiàn)抗體和免疫細胞,并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產(chǎn)生。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下屬的過敏癥與傳染病研究院與葛蘭素史克公司的研究人員從埃博拉病毒中提取出部分基因,并植入人體細胞內(nèi),最終制成疫苗。研究人員未來將在美國和西非國家對這種疫苗的安全性做進一步試驗[12]。
本次疫情還在持續(xù),此前無論是慘痛的教訓還是成功的經(jīng)驗都值得深思和汲取,都將會給應對本次疫情以及各種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高致死性傳染病疫情或其他公共衛(wèi)生事件帶來啟示。
3.1 提高公眾防疫意識,普及防疫知識在西非疫區(qū)的有些國家,葬禮是大規(guī)模的社會活動,親朋好友有清洗、觸摸和親吻遺體以示永別的習俗,疫情之初,這樣的喪葬習俗加速了疫情的蔓延。此外,這些國家多信奉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經(jīng)常有聚集性宗教活動,存在著病毒傳播的潛在危險。針對這些情況,加強防疫知識普及尤為重要,以使公眾心甘情愿地遵循更安全的尸體埋葬方法,支持新的安全防護措施,而且防疫知識的宣傳要增加覆蓋面,深入到村莊、鄉(xiāng)鎮(zhèn),尤其是人口受教育程度低、貧窮落后的地方。同時,應及時向公眾通報疫情資訊,開通疫情舉報、咨詢熱線等。因此,面對突發(fā)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公眾自我衛(wèi)生防范措施的落實是有效控制疫情進一步傳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加強防疫知識的宣傳,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并確保疫情咨訊的公開以及舉報、咨詢渠道的暢通。
3.2 加強醫(yī)療設施建設,完善疾病防控體系本次疫情暴露出西非疫區(qū)國家醫(yī)療設施落后,缺乏必要的緊急救援及醫(yī)療力量,收治能力明顯不足,而且疾病防控能力薄弱。以塞拉利昂為例,該國目前設立有分別針對EVD疑似和確診患者的留觀中心和治療中心,但數(shù)量嚴重不足,收治能力有限,導致疑似患者不能及時運送至留觀中心觀察及治療,而確診患者不能及時轉運至治療中心得到相應救治;而且缺乏與收治床位相匹配的醫(yī)護人員和清潔人員配置,醫(yī)務人員工作強度大,面臨極大的潛在感染危險。對此,國際社會積極行動,提供大力支持,例如WHO計劃在西非設立56家EVD診所,共配備4700個床位[13],還擬在塞拉利昂設立首個小型EVD照護中心,以隔離患者[14];中國軍隊在利比里亞首都蒙羅維亞援建100張床位規(guī)模的EVD診療中心[15]。疫區(qū)國家也不乏成功做法,例如尼日利亞實施了“特別干預行動計劃”,劃撥??铋_展疫情防控,建立了6家埃博拉病毒檢測實驗室,以快速檢測病毒,并成立EVD治療研究小組以及緊急救治中心等專業(yè)機構,指導醫(yī)護人員向患者提供專業(yè)醫(yī)療與護理[16]。因此,應加強和完善醫(yī)療設施和醫(yī)療體系建設,提高疾病防控能力,充實緊急救援及醫(yī)療力量儲備,這樣在應對突發(fā)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時,才有能力實施救治,控制疫情。
3.3 快速響應,采取有力措施尼日利亞遏制本國EVD疫情的成功經(jīng)驗值得借鑒。它對收治首例患者的醫(yī)院封閉、消毒,采取篩查甄別、追蹤監(jiān)控、隔離治療等有效措施,嚴密追蹤監(jiān)控所有與首例患者有過直接或間接接觸的人群,有效避免了疫情失控和擴散;并且第一時間在機場、港口、陸地邊境等口岸加強人員和裝備配備,實施檢驗檢疫措施,取消飛往其他疫區(qū)國家的航班,嚴防再次出現(xiàn)輸入病例。其他應對措施還包括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實施的設置防疫封鎖線和(或)宵禁等[17]。WHO也就關鍵環(huán)節(jié)推薦了相關干預措施,包括防止醫(yī)護工作者感染、進行衛(wèi)生的葬禮、隔離感染者、追蹤接觸者以及進行檢疫隔離等。可見,對于疫情的防控,迅速、果斷采取有效措施是關鍵。因此,面對突發(fā)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迅速進入緊急狀態(tài),高度重視,立即研究、制定和執(zhí)行有效的防疫措施,爭取堵住源頭,控制住事態(tài)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Ebola response roadmap-Situation report[EB/OL].[2014-12-18].http://www.who.int/csr/disease/ebola/situation-reports/en/.
[2]科學網(wǎng).新方法可快速檢測埃博拉病毒[EB/OL].[2014-11-26].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4/11/294398.shtm.
[3]廣西日報網(wǎng).法國開發(fā)出埃博拉病毒快速檢測儀[EB/OL].[2014-10-25].http://www.gxrb.com.cn/html/2014-10/24/content_10426-82.htm.
[4]美通社.BioLytical Laboratories研制出60秒埃博拉病毒測試工具[EB/OL].[2014-10-30].http://www.prnasia.com/story/archive/ 1250891_ZH50891_1.
[5]科學網(wǎng).埃博拉藥物研究獲新進展[EB/OL].[2014-10-25].http:// news.sciencenet.cn/htm lnews/2014/9/304502.shtm.
[6]光明網(wǎng).多國將在西非開展埃博拉治療測試[EB/OL].[2014-11-27].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4-11/27/content_1023-08935.htm.
[7]新華網(wǎng).美國怎么治療埃博拉患者[EB/OL].[2014-10-25].http:// 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10/25/c_1112974208.htm.
[8]新華網(wǎng).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兩名護士全部康復[EB/OL].[2014-10-25].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10/25/c_1112971-174.htm.
[9]新華網(wǎng).埃博拉疫苗十年前已研制但未進行人體試驗[EB/OL].[2014-10-28].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10/28/c_1-27149318.htm.
[10]網(wǎng)易網(wǎng).千份試驗性疫苗送往瑞士埃博拉疫苗人體試驗最快月底啟動[EB/OL].[2014-10-21].http://news.163.com/14/1021/17/ A93KBO5D00014SEH.htm l.
[11]中國日報網(wǎng).醫(yī)藥商利欲熏心導致埃博拉疫苗研發(fā)緩慢[EB/OL].[2014-11-04].http://world.chinadaily.com.cn/2014-11/04/content_18865598.htm.
[12]科學網(wǎng).美國宣布首個埃博拉疫苗通過臨床試驗安全有效[EB/ OL].[2014-11-27].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1/ 308111.shtm.
[13]新浪網(wǎng).WHO:西非埃博拉疫情蔓延似在趨緩[EB/OL].[2014-10-22].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20141030/15322068787-4.shtml.
[14]環(huán)球網(wǎng).世衛(wèi)組織擬在塞拉利昂設立首個小型埃博拉照護中心[EB/ OL].[2014-10-30].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4-10/ 5184648.htm l.
[15]人民網(wǎng).我軍援建利比里亞埃博拉診療中心啟動[EB/OL].[2014-10-22].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4/1027/c172467-259-10495.htm l.
[16]新華網(wǎng).尼日利亞成功戰(zhàn)勝埃博拉的啟示[EB/OL].[2014-10-25].http://www.xianghuanews.cn/a/news/2014/1024/14284.html.
[17]果殼網(wǎng).控制埃博拉疫情還需多管齊下[EB/OL].[2014-10-31].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9401/.
(2014-10-31收稿 2014-11-28修回)
(責任編委 李軍 本文編輯 張云輝)
Updated information about and inspiration from 2014 Ebola outbreak
WANG Shu,LIJin*
Editorial Board,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Beijing 10003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lijin302@hotmail.com
The ongoing 2014 Ebola outbreak has the greatestnumber of infected patientsand deaths in history.The authors give the updat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outbreak,and try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address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by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rom 2014 Ebola outbreak.
communicable diseases;hemorrhagic fever,Ebola;therapeutics;universal precautions
R51
A
1007-8134(2014)06-0382-03
100039北京,《傳染病信息》雜志社(王姝);100039北京,解放軍第三○二醫(yī)院(李進)
李進,E-mail:lijin302@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