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桂萍
(沈河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43)
180例足月胎膜早破的臨床研究
莊桂萍
(沈河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43)
目的 探討分析足月胎膜早破與妊娠結局及母嬰并發(fā)癥的關系和處理方法。方法 選取我院足月胎膜早破孕婦180例為觀察組,同時再選取我院足月未胎膜早破的孕婦為對照組,對兩組孕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兩組的妊娠結局及母嬰并發(fā)癥。結果 觀察組孕婦行自然分娩有56例(31.11%),陰道助產15例(8.33%),剖宮產109例(60.56%),與對照組相比,除陰道助產外,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發(fā)生產褥感染有13例(7.22%),胎兒窘迫19例(10.56%),新生兒窒息9例(5.00%),產后出血28例(15.56%),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于胎膜早破的孕產婦,應加強分娩期的觀察,做到及時發(fā)現,及時處理,把對母嬰的傷害降到最低。
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結局;母嬰并發(fā)癥
胎膜早破是指孕婦在臨產前胎膜破裂,是一種常見的分娩期并發(fā)癥,其發(fā)生率占分娩總數的5%~10%,并有逐年增高的趨向,而足月胎膜早破是指孕滿37周后發(fā)生胎膜破裂,其發(fā)生率為50%~60%[1]。而胎膜早破容易引發(fā)難產、產后出血、早產、新生兒窒息等嚴重并發(fā)癥,所以,如何減少母嬰并發(fā)癥,改善預后是本文研究重點?,F選取我院180例足月胎膜早破與足月未胎膜早破孕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比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間住院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婦180例為觀察組,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28.78± 5.25)歲,孕次1~5次;并選取我院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未胎膜早破孕婦180例為對照組,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28.52±5.68)歲,孕次1~5次。兩組孕婦孕周均在37周以上,并均無妊娠并發(fā)癥及合并癥,兩組在一般資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診斷標準[2],孕婦一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即可診斷為胎膜早破:①孕婦自覺陰道有混有胎脂或胎糞的流液,檢查時無法觸到羊膜囊,如將胎先露上推見羊水流出可診斷;②取陰道后穹窿積液采用pH試紙醮檢查陰道酸堿度,pH>7可診斷;③取陰道后穹窿積液涂片鏡檢見羊齒狀結晶可診斷;④羊膜鏡檢查、胎兒纖維鏡結合血及超聲等診斷。
1.2.2 處理方法:如一旦發(fā)現胎膜早破,需立即抬高臀部,清潔外陰(2次/天),隨時保證外陰清潔,對胎心、羊水情況等進行嚴密監(jiān)測,如胎膜早破>12 h,應給予抗生素防止感染,如胎膜早破后24 h內仍未臨床,應給予靜滴縮宮素引產。
1.3 統(tǒng)計學處理:兩組之間采用卡方檢驗,計數資料用(n)和(%)表示,所有數據均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上處理,當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婦分娩方式比較:經統(tǒng)計顯示,觀察組孕婦行自然分娩有56例(31.11%),陰道助產15例(8.33%),剖宮產109例(60.56%),與對照組相比,除陰道助產外,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分娩方式比較[n(%)]
2.2 兩組母嬰并發(fā)癥比較:經統(tǒng)計顯示,觀察組發(fā)生產褥感染有13例(7.22%),胎兒窘迫19例(10.56%),新生兒窒息9例(5.00%),產后出血28例(15.56%),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母嬰并發(fā)癥比較[n(%)]
足月胎膜早破發(fā)生的原因到目前還尚未明確,一般認為是與創(chuàng)傷、妊娠后期性生活產生的刺激、宮頸內口松弛、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3]。所以,胎膜早破還是要以預防、控制為主。
3.1 胎膜早破對孕產婦的影響:胎膜早破容易導致羊水分泌減少,宮縮不協(xié)調,胎方位異常,從而加大剖宮產概率,其次,胎膜早破還易引起孕婦宮腔內感染,且感染時間越長,感染程度越嚴重,使子宮對縮宮素的敏感性減低,嚴重時可導致子宮收縮不良,陰道大量出血。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孕產婦剖宮產109例(60.56%),發(fā)生產褥感染有13例(7.22%),產后出血28例(15.56%),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表明,剖宮產率及產后出血、產褥感染的發(fā)生率會隨著胎膜早破而加大,因此,預防及控制感染、保持外陰清潔是糾正胎膜早破的主要方法。
3.2 胎膜早破對圍生兒的影響:新生兒窒息和胎兒窘迫是足月胎膜早破的常見并發(fā)癥。胎兒宮內窘迫主要是指太,胎膜早破后,羊水急劇減少,胎兒臍帶收到壓迫,從而導致缺氧所引起,其發(fā)生率與胎膜早破的時間長短有直接關系。其主要臨床表現有[4]:①胎心率在監(jiān)護儀上表現異常(變異減速或晚期減速);②母體自覺胎動次數減少或消失;③羊水中混有胎糞。臨床上一般以上述第①點和第③點作為胎兒窘迫的診斷標準。而新生兒窒息通常被認為是胎兒窘迫的延續(xù),據有關報道[5],在新生兒窒息中,就有2/3是胎兒窘迫的延續(xù)。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胎兒窘迫19例(10.56%),新生兒窒息9例(5.00%),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足月胎膜早破是造成剖宮產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母嬰的危害也極大。為有效降低足月胎膜早破的發(fā)生率,應積極加強孕前健康宣教、孕期體檢,并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對圍生期保健加以重視。而對于胎膜早破的孕產婦,應加強分娩期的觀察,做到及時發(fā)現,及時處理,把對母嬰的傷害降到最低。
[1] 魏偉. 200例足月胎膜早破臨床分析[D].鄭州:鄭州大學,2012.
[2] 呂春秀. 420例足月胎膜早破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 11(16):266.
[3] 段碧蓉.足月胎膜早破臨床處理策略的前瞻性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2):25-26.
[4] 謝穎. 86例足月胎膜早破的臨床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3,22(24):57-58.
[5] 劉光虹.足月胎膜早破180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33(13): 111+114.
R714.43
:B
:1671-8194(2014)32-0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