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彬
跟名人學(xué)自嘲
幽默一直被人們認(rèn)為是只有聰明人才能駕馭的語言藝術(shù),而自嘲又被稱為幽默的最高境界。很多名人都擅長用自嘲擺脫尷尬,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吧!
石曼卿:摔不碎的“石學(xué)士”
宋朝詩人石曼卿,一次騎驢過鬧市時不慎摔倒在地,一副四仰八叉的樣子,真是有辱讀書人的斯文。可這位石學(xué)士卻不慌不忙地站起來說:“虧我是石學(xué)士,要是瓦學(xué)士,還不摔成碎片?”一句妙語,說得在場的人哈哈大笑,石曼卿也在笑聲中免去了難堪。
奧爾德林:我是踏上地球的第一人
美國登陸月球的太空人是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可是踏出第一步,被歌頌為“一個人的一小步,整個人類的一大步”的是阿姆斯特朗,不是奧爾德林。
返回地球的記者招待會上,有人問奧爾德林:“你會不會很遺憾,由阿姆斯特朗先下去?”場面突然變得很尷尬。奧爾德林輕松地笑笑:“你們要知道,當(dāng)我們回到地球,第一個爬出太空艙的可是我!我是由別的星球踏上地球的第一個人?!?/p>
全場的記者都笑了,報以如雷的掌聲。
自嘲這種語言藝術(shù)不分國界,石曼卿和奧爾德林雖不同年代不同國籍,但是應(yīng)對尷尬場面的機(jī)智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跟詩句學(xué)自嘲
自嘲無處不在,古詩里也不乏它的身影。和我一起去古詩中尋找一番吧!
“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這是杜甫《空囊》中的詩句,囊中空空,只有一錢,還是留來看的。用自嘲的方式描寫自己的窮困潦倒,杜甫可真會拿自己“開涮”啊!
“五柳先生”陶淵明也是“自嘲大師”,他的名句“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自嘲自己連種地這件小事都做不好,一代大詩人頓時變成了普通人,讀來令人忍俊不禁。
魯迅先生有一首名詩,詩名就叫《自嘲》,你讀過嗎?考考你,將這首詩缺的句子填上吧!
運(yùn)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躲進(jìn)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冬夏與春秋。
自嘲是交談中的“潤滑劑”,尷尬場面的“急救兵”。那么,使用自嘲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小貼士】
自嘲需要審時度勢,可以妙用,卻不可濫用。自嘲要有個度,不能故意無限度自我貶低,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自嘲還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具有積極意義的自嘲,也是一種自尊自愛的體現(xiàn)。
【動動腦】
在一次招待會上,服務(wù)員倒酒時,不慎將啤酒灑到了一位賓客的光頭上。服務(wù)員嚇得趕忙道歉,全場人目瞪口呆。正在服務(wù)員為這件事情發(fā)愁的時候,這位賓客卻微笑著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場的人聞聲大笑,尷尬的局面立刻就被打破了。
(責(zé)任編輯:徐姍姍)endprint